古代文学教学论法运用

时间:2022-04-24 05:28:00

导语:古代文学教学论法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代文学教学论法运用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是传统教学思想统治最牢固的阵地。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陷于程式化,老唱一个调子,学生腻味,幽默地称上课是“听老北京的故事”。它形象地反映了古代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方法陈旧、形式单一的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抛弃注入式、填鸭式,运用在“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讨论法

一、讨论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1.国际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并非知识传授信息,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出:“新世纪教改工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和深化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主动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二、讨论法运用的实践证明

据对本校的中文系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中,有80%以上的表示自己喜爱并运用讨论法,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讨论法,并且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讨论法之所以受大广大师生的肯定和喜爱,就在于它的自身魅力。讨论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首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的行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的配合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充当主角,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缺少了教师“传道”与学生“解惑”之间的联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考虑学生的需求、疑惑和态度,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应试,只能强打精神去听课、记笔记,课堂气氛自然难以活跃起来。而讨论法则一改传统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从被动听课、记笔记转变为主讲人,课堂也从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学生在课堂地位的这种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主体意识的回归与觉醒,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进而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有同学在我的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讨论法之所以受到我们的普遍喜爱,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郭叶红同学说:“讨论法的优越性在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法中不管学生学不学、教师只管讲,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所以说,讨论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同志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是十分迫切的。讨论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讨论法的前提就是允许不同意见,允许多角度思考问题,其中包括允许奇思妙想,甚至是奇谈怪论。所以,运用讨论法,教师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观点的束缚,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学会用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进而做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因此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充分表达自我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