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跨文化再生思索
时间:2022-04-24 11:59:00
导语:经典文学作品跨文化再生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经典叙事民歌,共22句,330字,讲述了木兰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建立功勋,辞官还乡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她的忠、孝、勇等精神品质,已多次在不同时代被改编为话剧、戏剧、电影等其他的艺术形式,使木兰至今仍保持着鲜活的形象,感动着几千年后的现代观众。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将《木兰辞》搬上银幕,取名Mulan(《木兰》),在全球6O多个国家发行,取得了3亿美元的票房,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片。影片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剧情,还有雄伟壮观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使这首中国古代的乐府民歌跨越时代与文化,在现代美国乃至全球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本文尝试从翻译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对《木兰辞》和电影《木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经典文学作品如何实现跨文化再生。
一、原文的来世生命
翻译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各布森将翻译活动归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Jocobson,2004:139)其中语内翻译是指用同一语言内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或重写;语际翻译是指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即通常意义上的翻译本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系统的其他符号对原文中的语言符号进行阐释。从《木兰辞》到迪斯尼动画片《木兰》的改编不仅涉及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之间的转换,更是语言文字和影音媒体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过渡,是文学经典以更丰满的形式向异域文化译介的具体体现。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生命(afterlife)”t2],(Benjamin,2004:76)标志着原文生命延续的新阶段。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意义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不同的阐释与演绎。本雅明认为这种阐释与演绎取决于作品的可译性,即作品的所有读者中是否有理想的译者;作品本身是否召唤翻译。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迪斯尼公司在改编外国题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动画风格,拥有顶尖的动画制作人才和精湛的动画制作技术,还有着不容小觑的投资实力,是跨越符号系统、跨越语言文化对经典民歌《木兰辞》进行译介的理想译者。从作品本身来看,木兰的忠诚、孝顺、善良、无私、勇敢、质朴的多重品质为多角度阐释作品主题提供了可能性;从参军到胜利凯旋的完整故事梗概为塑造木兰形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民歌简练的语言和诗性的描述有着丰富的想象张力,为充分发挥动画片音画介质的优势提供了舞台。每一次翻译活动都赋予原文一次新的生命。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木兰辞》召唤着新的翻译,木兰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重获新的生命力已成为必然。
二、来世生命是原生命的延续
译文既然是原文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语境中的再生,就避免不了与原文一脉相承的联系。翻译目的论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为“文本间连贯”L3J(Vermeer,229),认为它有助于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异文化电影时,原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这种“文本间连贯”来体现原作生命力的延续,赋予电影异国情调和陌生化效果,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正因为如此,迪斯尼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诗的主要人物、情节,呈现了典型的中国式背景,使影片与民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叙事和文化两方面。首先是叙事联系。叙事是电影改编中首先要传达的因素。当原文的叙事在改编中得以呈现,影片便能激发业已了解该故事的观众的预期,使他们积极参与电影的欣赏和意义的构建。对不了解原故事的观众而言,对原文叙事的呈现亦能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刺激他们到异域故事中去寻找共鸣,体验精神上的猎奇。片名《木兰》是对原文《木兰辞》的呼应。她替父从军、勇敢战斗、建功获封、弃爵归田的主要故事情节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保持了木兰故事的原始框架,使观众看到了《木兰辞》在现代美国的生存与传播。其次是文化联系。为使影片具有外国情调,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比如:长城、书法、传统庆典等视觉符号;长笛、古筝、二胡等听觉符号;中国的图腾龙、幸运蟋蟀、熊猫、胡人、唐装、火药等典型的文化符号等。古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和封建价值观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比如,女孩给家庭带来荣耀的惟一途径就是嫁个好人家,女人在男人面前应该保持缄默等。所有这些中国的文化信息将观众带入了一种神秘而充满魅惑的异域国度,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体现了电影对《木兰辞》的继承,是原作生命力的延续。
三、来世生命是对原生命的超越
新生命不同于旧生命,它具有新的特质。本雅明认为“如果翻译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与原文的相似性,那么翻译几乎不可能。因为在来世生命中,原文要经历变化。如果没有转变,没有新生,就不能叫来世生命”2]。(Benja.min77)电影改编也一样,“由于媒介发生了改变,电影与原文自然不同”。(Stam17)在改编过程中,迪斯尼对《木兰辞》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使影片跨越时代、语言、文化实现了对原作生命的超越。
(一)叙事变化
为增加影片的娱乐性,迪斯尼以归化的方法将《木兰辞》打造成了一部迪斯尼风格的动画片。首先,电影塑造了李翔、大臣、木须龙、单于、媒婆等许多个性鲜明的新形象,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木兰这一主要形象更加鲜活、灵动。其次,电影以木兰的故事梗概为基础,创作了一个更感人、更丰满的故事。为了创造和强化戏剧性的冲突,迪斯尼对原故事的细节进行了改动。比如:木兰当户织变成了说媒的插曲,既制造了幽默效果,又体现了木兰的叛逆,为替父从军作了性格上的铺垫。原诗详细描写了木兰参军前在家所做的准备,而电影则以歌剧的形式重点呈现了军事训练的千辛万苦。欢快的气氛中冲突一个接一个,充分体现了迪斯尼式的幽默风格。对于战争的描写也一样,原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影片中对木兰战胜单于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气氛紧张、惊心动魄,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此外,影片还创造了木兰与李翔相爱的情节来体现迪斯尼风格特有的浪漫气息和一贯的欢快结局。
(二)文化适应
“电影改编受制于当时各方力量的影响,是特定时间所流行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反映。”【4(Stam,45)将中国经典民歌改编成现代美国电影是一个跨文化的行为。为了迎合具有独特文化预期的美国消费者,避免文化冲突,迪斯尼不能不考虑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影片符合目标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国式改造。比如:影片中的奶奶和木须龙就是美国化了的形象。影片还以西方流行的狂欢文化来取代《木兰辞》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先祖庙里,祖先们载歌载舞,俨然盛装打扮的狂欢者,毫无威严可言。木兰与战友、父亲、皇上的拥抱也都是美国式的。这些细节中,中国文化符号的外表之下,其实都演绎着美国文化。其次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阐释。木兰在原诗中是一位忠孝两全的勇敢女孩,完全符合2000年前封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在影片中迪斯尼对这一形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其个性中的独立和勇敢进行发挥,塑造了一位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女英雄。雪山之战,木兰独自一人摧垮了雪山,消灭了敌人,拯救了整个部队。皇宫决斗中,木兰再一次一146圈固圃衄蕊圆凭借勇气和机智杀死了单于,拯救了整个国家,成为万人膜拜的民族英雄。经过改造的木兰成了美国文化的产品,个人的力量被无限夸大,体现了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最后是女性主义的演绎。为迎合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影片在木兰形象中注入了女性主义色彩。影片通过木兰与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突出表达_r女性主义,还特意增加了木兰在战斗中暴露了自己的女人身份,被逐出部队的情节。当木兰最终拯救了整个国家,被尊为英雄时,女性主义的胜利达到了高潮。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为女性主义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翻译也是一种征服,当传统的中国民歌用迪斯尼风格加以改写,当中国文化符号中植入了美国文化的内核,当中国传奇女孩成为个人英雄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言人,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一充满异国情调的形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强化,充分展现了美国电影对中国这一文化他者的拿来主义立场,显示了意识形态对电影改编的隐性操控。这是经典文学作品在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的方式实现跨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四、结语
经典文学作品经由不断的翻译来实现跨文化的来世生命。电影这一多符号的媒体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译介方面有着传统的文本翻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更快捷、更直观、更广泛的方式使经典文学作品得以传播,获得再生。跨文化的电影改编既在很大程度上再现原作的人物、故事和文化背景,展现外国情调,体现原作品生命力的延续,又对原作进行重新阐释与改变,以适应目标文化,体现来世生命中新的特质,使影片超越原作、跨越文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甚至全世界得以再生。这种原作与译作之间变与不变的共存、原文化与目标文化的杂合是经典文学作品突破时代和文化的限制,实现来世生命的必经之路。
- 上一篇: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安排
- 下一篇:想象批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