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综述
时间:2022-04-19 04:28:00
导语: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后人蕴蓄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在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传统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侧重于理顺文学史的发展线索,侧重于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的掌握,教学中仅仅满足于局部知识的传授,未能高屋建瓴地宏观地对待文学遗产。这样,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重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共同面临的课题。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应该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演变与审美特征,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质良好的新型人才。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与现代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古代文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日受冷落,古典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度有所动摇,部分学生产生了古典已成过去,没有必要再钻故纸堆的想法,厌学的情绪有所增强,这不能不引起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者的深思。而在反思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滑坡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更新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意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古代文学这一学科其内容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其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封闭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说它稳定、封闭,是因为古代文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体系是已经成型了的。说它变化、开放,是因为对古代文学的诠释都会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因此,在挖掘古代文学课程中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意识对古代文学进行诠释就成为本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古典文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古代作家作品的阅读,把握文学发展的进程。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指出与古人对话不仅要“颂其诗,读其书”还要“知其人”“论其世”。然而古代作家生活的年代距离现代已经相当遥远,古人的思想观念、处世原则、文体形式甚至语言习惯都与当今现实生活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因此我们与古人对话的障碍不仅仅是文字上的。
在教学中找到一些至今也仍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切入,不失为消除障碍,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例如讲授《离骚》以及先秦诸子散文,就可以把表现在屈原、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庄子身上各有侧重的那种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对现实的积极参与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忧世与愤世精神凸现出来,而这些正是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承袭着的美德。可见知识分子阶层与它诞生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阶层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当今知识分子的许多优秀品质,正是士阶层某些特质的延续。这样便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学生会理出从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一条一脉相承的红线,从而理解了古人对“士”的种种解释,如“士,事也”,“凡能事其事者曰士”,“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等等;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弘扬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振兴国家与民族大业中的现实意义。在讲述古代文学作品时,要着重于对作品的现代阐释,发掘其民主性的精华和艺术上的创造性成就,突出对于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能运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例如《老子》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我们不能只认为它是玄而又玄的玄学,其实这里含有宇宙形成的科学。试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摘要》中这样一段话:“(宇宙)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样子?严格地说,什么也没有,就连空间或时间也没有。”这段话的意思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的认识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正说明我国先哲的高度思辨的伟大成就。《诗经》中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这种提倡、崇尚、高度重视创新的思想正是推动我们中华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都要用现代意识加以阐发。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无不包含着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动。我们也要把古代文学教学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阐明作者和作品原来怎么样,更在于阐明文本及各种文学现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或者说,通过教师运用现代意识,创造性的阐释、激活作品,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意义联系,并转换成一种精神滋养。这样,古代文学教学也就成为一个创造性过程,一个审美过程。例如,苏轼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统的解释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反映了它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这个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有一位老师通过对此词的深入钻研,联系现实的人生体验,在讲课时着重分析了它的动人之处:一是揭示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缺陷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的深情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人生的缺陷难以避免,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由于教师注意用现代意识对古代作品作合乎情理的阐释,激活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文史结合,加大与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
我国古代学者,在文史学习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这就是文史结合。学文学的也注意兼学历史,学历史的也兼学文学,形成了人们所常说的“文史不分家”。文史结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代许多著名学者往往如此,如司马迁、班固、范晔、沈约、欧阳修、元好问等皆是。很多现代学者、教育家,它们也大多是走文史结合的路子而获得卓越成就的。如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郭沫若等都是文史兼通,在文学、史学上做出巨大成就的学者。它们在总结治学经验、教导学生时也都强调文史结合,说明相得益彰的道理,强调指出二者不可偏废。但不知从何时起,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上,这一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却渐渐为人所淡忘,极端地甚而加以轻视。在部分青年教师与学生中曾存在着这么一种看法,学习研究文学,只需从文学作品本身着眼,即从文学作品本身去学习研究,而忽视甚至不管作品所产生的时间、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状况,也就是进行所谓的纯文学研究学习。
因此,学文学的仅学文学,而不注重历史学习,文史严重分家,致使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上,都存在着忽视学习和联系历史的倾向。这种脱离历史时代、离开作品所产生的社会人生土壤的教学与研究,是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切中要义的,因此也往往缺乏科学性。文学与历史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古代文学是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受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经由作家的体验感受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它本身就与历史、社会背景、人生遭际等紧密相关,不能断然分割,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它本身就具有历史的属性,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我们只有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将文学作品置于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及社会人生具体的背景中,加以分析说明,将文学与历史、与历史中的社会、人生境遇相联系,给予实事求是的合理阐发,我们才能对文学作品有准确而科学的了解。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才能还古代文学作品以合乎历史真实的原本面目,索解其真意真韵,也才具有真实性、科学性,而不是一种虽然五光十色、耀人眼目,但却是虚浮不实的凭空虚织的花环。
- 上一篇:县委书记在消防安全部署会发言
- 下一篇:县长在城市环境治理调度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