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解读法思索

时间:2022-04-19 04:26:00

导语:古代文学作品解读法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代文学作品解读法思索

怎样了解古人、认识古人,并从中获得对我们有益的因素,都取决于对作品的解读。作为古代文学教师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在解读中可以教会学生解读作品的方法,而这不是靠讲道理来完成的,所以,解读作品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什么叫解读作品?看起来容易,说起来难。很多教师喜欢讲文字难懂的作品,好像一篇文字上有难度的作品,一旦把文字讲通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相反,语言浅近的作品却不知如何讲解,这说明这样的教师在解读作品方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一种情况,初入大学的同学让他们做一些作品分析的时候,往往是以作品的某一两句话作为话题,就自己发挥个人感想去了,对作品的内容并没理解。我以为解读作品就是从文本的字词中间发现隐藏着的信息,发现的信息量愈大,说明对作品的理解愈充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善于发现问题。这种发现是发现作者的心理、思想、表达乃至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这需要读者的细心和平时的积累、训练,从古以来的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善于发现信息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善于解读典籍的。如杜甫诗《月夜忆舍弟》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收兵”四句文字易读,但俞陛云《诗境浅说》解释说:后数句分数层之意: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问,四也;欲探消息,惟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结句言何况干戈未息,则音书断绝,而生死愈不可知。将心曲折写出,而行间字里,仍浩气流行也。从中找出六层含义,使读者体会到二十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典范。过去很多学者对善于在书中发现问题,称为“独具只眼”,或者“凿破混沌”,前者是说看到人人没有看到的信息,后者是说看透了以前未能看透的问题,这都是就解读作品作品而言的。杨树达在《积微居甲文说自序》中称赞郭沫若研究甲骨文“神识敏锐,博学多能,能于无字缝中读书”,说明其研究本身就是解读文本的典范。

一、张之洞《书目答问》说过:“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把小学作为一切学问的基础,这里的“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张之洞是一位政治家兼学者,这也是他自己读书的经验之谈。《文心雕龙·知音》说得最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里说的“文”指文辞、语言文字,阅读和创作正是双向互动的,一是由内向外,一是由外向内,而语言文字正是起着媒介作用,这里从道理上说明了从语言文字入手才是最为可信的。就目前的《作品选》来看,绝大多数是有注释的,但注释有的未必正确,有的却往往似是而非。关于这点,赵逵夫先生在《是耶?非耶?有据乎?无据乎?》中已有论述。此处再举数例加以说明,如《吕氏春秋·察今》有“口吻之命不愉”一句,《作品选》曰:“这句说,言语不通,使人不愉快。”用愉快解释“愉”,属望文生义。

言语不通,使人不愉快,从道理上说是可通的。但就本句来说,“口吻之命”就是言语之意,命,通“名”,语词也。“不通”二字则是解释者为说通此句含义而强加的,由于缺乏文字依据,训诂学上称为“增字解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曰:“愉,当读为谕。口吻之命不愉,言殊俗口吻所发,声音不同,不相晓谕也。”说得很好。谕,知晓。故下文曰:“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都是用风俗不同造成生活习惯上的区别作比喻的。又如《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二句,《作品选》曰:“恕,忖度。兴,生。妬,同‘妒’。意思说,这些人以自己小人之心衡量他人,以为屈原也如他们一样。”从意思上说大致不错。但把“恕”解释为“忖度”,还是有些宽泛。《论语·卫灵公》载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对“恕”本意的最好解释,“恕”字从如心,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将心比心。《离骚》言党人以自己的贪婪之心来猜测衡量别人,自然会生出嫉妒之心。这要比只介绍“恕”为“忖度”理解上要深入一些。

文本中间还有一些本应加注释却无注释的地方,往往给读者的阅读造成困难,如《作品选》上卷二册王粲《登楼赋》是常要讲到的作品,其中有“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征夫”二字无解,《文选》李善注:“原野阒无农人,但有征夫而已。”又引《诗》曰:“駪駪征夫”。五臣注李周翰曰:“日暮修农故原野无人,时既离乱,故征夫未息也。”今人瞿蛻园《汉魏六朝赋选》则进一步对旧说发挥阐说曰:“征人,行人。这里说:原野中种田的人是没有了,只有行路的人不停息。王粲在这里又暗示乱世的人漂流无定的苦处。”本来征夫在一般行文中作行人并不错,因为“征”有行走之意,但这行人指行路人就有一些问题了,这个问题是从李善来的,因为他把原野无人的“人”解释为“农人”,这样征夫正是和原野中的农夫对应起来,征夫正是在道路上行走之人,后人在此基础上加以解释,征夫的这一意思逐渐解释得更为明确。

但从上下文看,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第一,原野并不一定就是田野,在更多的地方指平原旷野,所以原野无人的“人”也很难确定就是农人;第二,文中又有一“阒”字,《周易》:“窥其户,阒其无人。”阒为无人之貌的意思甚为明白。《埤苍》:“阒,静也。”则阒又是形容没有人声的极为寂静的情况。那么从这个词来看,有征夫行而未息,就很难用“阒”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故征夫不能指一般的走在路上的人。从文中看,赋中此时在外之人只有一个人这就是作者,作者能不能做“征夫”呢?应该说是可以的,这里也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征夫不仅仅是指正在行走的人,同时也可用来指远离家乡的人,这个词《诗经》中使用颇多,除李善注引文外,还如《小雅·枤杜》有“征夫遑止”、“征夫归止”、“征夫不远”、“征夫迩止”,《小雅·何草不黄》有“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大雅·烝民》有“征夫捷捷,每怀靡及”,这里的征夫主要还是指离家之人,这里还要解释一下,一般人把征理解为征伐之意是不对的。王粲此时远离故乡,登上当阳城楼,遥望故乡,文中说:“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正和《诗经》中征夫的身份相同。第二,因为文中直接称“征夫”,所以读者总会想到是作者眼中看到的人,其实,作者自称也是可以的,如“哀我征夫”就是以征夫自称。“征夫”一词如指作者本人来讲,正表现了自己长期远离故乡及此时的悲凉寂寞之感。

二、古人作文非常重视谋篇布局,阅读最宜注意者在文章句子段落和篇章中作者的用心命意,今天常说的“艺术性”其实主要体现在这方面。文人创作经常在有意无意间接受着前代的影响,优秀作家的创作能创造性地改造前人作品,丰富自己的语言及表达的方式。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曾说到写诗中的“偷语”、“偷意”和“偷势”三种情况,以为“偷语最为钝贼”,至于“偷势”,则以为“才巧意精,若无朕迹,盖诗人阃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吾亦赏俊,从其漏网。”[7]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楡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中,复得反自然。陶诗素以明白易懂著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里仅说几处,如“暧暧”四句多数注本不注,或仅注“暧暧”、“依依”二词,这种注释和不注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对于具有中等阅读能力的读者来说都能看懂,即使看不懂,查查字典也就解决了。其实这地方是有出处的,《老子》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过,陶渊明略有改造,老子所说的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陶渊明则把它引入到自己的田园理想中来,因为陶渊明向往的田园并不仅仅是旖旎的风光景物,更是一种淳朴的人情风俗,没有熙熙攘攘的你来我往,没有绞尽脑汁的相互算计,各种矛盾冲突都生自于人们过多的利益往来。“狗吠”、“鸡鸣”就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形象性表现,一方面它取自古代典籍,另一方面确是作者在田园中的真实生活体验。又“虚室”一词,有的注本引《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注:“虚室,心也。”有的注本不加注。那么注释者以为虚室指心,无注者大致认为词词并无深意,按一般理解就够了。笔者认为古人作文往往意含双关,“虚室”二字应包含有这两方面内容,既指空虚的房间,和前文“户庭”一词对应,又有心室的意思。前文“尘杂”也具双关意,一是指灰尘,二是指世俗的尘念。

此言人居住在乡间房屋里就没有世俗念想;而内心的澹泊空虚,常常会脱离世俗的紧张忙碌,故有更多的闲暇。苏轼说陶诗“似癯实腴”,就表现在这些方面。,传统注释多注字面义,而很少注意这种字面之下的隐含内容,而这些隐含内容恰恰是我们了解作家内心深处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匠心所在。语言形式,也往往反映作者的情感思想。当然,在解读文本中除传统训诂的方法外,还可用其他一些办法,如从文法、修辞的方式入手也同样比较有效。叙述顺序的考虑,这在古人就已注意到了。《春秋》鲁僖公十六年载: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解释说:“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填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这里的分析很值得注意,他从人体察事物的生理情况介绍了《春秋》记事的特点:“陨”是陨石自天坠落,人不能预知,并未注意此时,但陨石砸在地上发出巨大声音引起人的注意;接着人就要查看声音自何而来,于是才看到石头;也可能声音不止一声,所以落下的石头也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