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鱼文化
时间:2022-04-19 04:06:00
导语:古代文学鱼文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鱼,是先民们比较容易获得的一种食物来源,很早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于人类文明的星河中。在我国,古往今来,鱼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从仰韶彩陶上口中含鱼的人形,到北京奥运会上备受喜爱的福娃贝贝,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鱼文化的深远影响。与其他文化符号一样,“鱼”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其形象的文化内涵也经历了一个由单纯到复杂的变革过程。“鱼”这一形象的寓意不断地被丰富、被改变。尽管鱼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很早就由于图腾文化的兴衰而出现了某些分化,但是民间文学中,鱼文化始终保持着质朴、自然的特色,与鱼的各种自然属性密切相关。民间文学作品中的“鱼”常以下面这样几种面貌出现。
一、丰足象征与祛病灵药
在我国,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先渔猎而后种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渔业是人们获得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有了鱼,也就有了生存的资本。正因如此,传说中教人们结网捕鱼的伏羲氏才被奉为始祖,受到世代百姓的顶礼膜拜。作为一种实物而存在的鱼,其本身就具有一种最原始的物质文化意义。因此,在民间文学中,鱼的形象总是与丰收、富足等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以记载民间传说著称的《山海经》中的《山经·西山经》中就记载了一种名为“文鳐鱼”的鱼,它“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这里所说的“大穰”,即大丰收。已经进入到农耕社会的人们将水中之鱼与陆地上农作物的丰收联系起来,这是我国鱼文化当中所特有的一个现象。足见上古时期先民们对于鱼的依赖意识影响之深。
此外,《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一种魮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这更是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从古代民间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至晚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古人已经习惯以鱼来喻物质的丰厚了。如,《诗经·采绿》中的那位痴心女子,“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这是以夸说心上人捕鱼之多来夸说他的能干。而《诗经·卫风·硕人》一篇中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则是以网中鱼多来喻庄姜时出嫁场面的盛大及其各种陪嫁(随从与物)的丰厚。鱼的这种象征意义,后来又由于“鱼”与“余”同音而影响日益广泛。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所祈盼的。
然而在上古时期,并不是衣食丰足就可以一生平安的。由于医学的蒙昧,先民们的生命随时遭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那么何以祛病呢?先民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那些他们用以果腹的鱼类。我们可以看到,仅《山海经》当中所记录的鱼类就达几十种,其中许多鱼类都是祛病的良药。如,文鳐鱼与“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的鮨鱼都是可以根治精神方面疾病的灵药;“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的臽父之鱼能让人“食之已呕”;“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的冉遗之鱼可以让食者不害眼病;“其喙如箴”的箴鱼能够让食者远离瘟疫;而“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的鲑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的赤鱬,“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的虎蛟,“其状如鲤而大首”的鱃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的何罗之鱼,以及“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的滑鱼、“六足有珠,其味酸甘”的珠鳖鱼、“其状如鲤而鸡足”的巢鱼等则有着令食者不生疮痈的医疗效果。尽管这些鱼类今天已经难觅踪迹,我们无法考证其医疗效果是否真的有书中所描绘的那么神奇,但古人对于这些鱼类所具有的不同效用的记录显然是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
二、神灵的化身和指示物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人类与自己的渔猎对象似乎总是处于对立的两极。然而在我国,由于人们的生存依赖于鱼,而且鱼类一般不会像凶猛的野兽那样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先民们很自然地对鱼生发出一种崇拜心理,将其视为能够左右自己命运的神灵或者神灵的指示物。鱼最初就是被先民们当作水神的化身来敬奉的。鲧禹治水是上古以来流传甚广的一个民间传说。作为一个因治水失败而被杀的悲剧英雄,鲧被人们尊奉为水神。曾有很多学者通过对“鲧”字的解析认为鲧实际上是一种鱼。而前些年在陕西省韩城出土的其状如鱼的鲧的神像则印证了这种解析的正确性。为什么治水的水神鲧在上古先民们的心目中竟然是一条鱼呢?我们可以从关于鲧的传说中得到启示。在民间传说中,鲧的才干是旁人难以企及的,但他却治水9年毫无起色,反而使得洪水更加泛滥。为什么会如此?鲧的神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鲧本身就是鱼,而鱼是不可能离开水的,所以尽管他才华出众,却不能治理好水患,只能让水势更加凶猛。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水神有多个。除了鲧之外,其他水神也常以鱼的形象出现的。如,西晋时代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中也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民间传说,“黄帝之时,天下大雾三日。黄帝出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
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显然,这里的大鱼也是洛水水神的化身。虽然自商周时代起,鱼文化受到了来自龙文化、凤文化等图腾文化的强烈冲击,被迫逐步向社会下层渗透,鱼极少再被作为神来崇拜,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许多古代民间传说中看到具有某些神性的鱼。如,南朝民歌《白石郎曲》中唱道,“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这里的鱼就是作为水神的侍从而出现的。由清人蒲松龄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编写的《聊斋志异》中言辞风雅的于子游、爱才重情的白秋练等,也都是才华横溢、能知未来的鱼精。与诸多出现在民间传说中的动物不同的是,民间传说中的鱼绝大多数是善良风雅的,极少危害人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先民们对于鱼的认同以及感恩情结影响之深。自古以来,平安幸福是人类共同的心愿,而在我国,风调雨顺更是农业社会的人们所热切祈盼的。
人们渴望安定和丰收,也同样期盼着能够有神灵在福祉或灾祸到来之前给予他们指示,让他们能够预知命运,趋吉避凶。谁能担此大任呢?先民们再一次地把目光投向了对于他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鱼类。前文提到,以收录民间故事传说为主的《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鱼多达几十种,这些鱼类不但是先民的果腹之物、祛病良药,更大多充当着神灵指示物的角色。如,《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的飞鱼“可以御兵”;赢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鲭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堪予鱼,“见则天下大水”;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鳋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滑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等等。直到今天,每逢新年之际,人们仍然喜欢选购那些以鲤鱼等“吉祥”之鱼来做装饰图形的盘子、碗或者贴纸、对联之类,期盼新年之际这些鱼形的出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来来吉祥。这不能不说是古时民间鱼文化中鱼的神示功能的历史遗迹。
三、配偶与爱情的代名词
在上古时期,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人类的寿命普遍偏短,繁衍缓慢。延续种族是婚姻的首要目的,于是生殖力超强的女性也就成为人们心目当中理想的配偶。我国的先民们很早就认识到动物脏器与人体脏器在形态、组织、功能上是相似的,因而“以类补类”这一养生原则自古以来被广泛认同。究竟哪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最强?这个问题恐怕即使现代生物学家们也难以准确地回答。然而在古代劳动者们眼里,答案是确定的,那就是鱼。半坡先民的女性们在祈祷生育的仪式之后吃鱼的行为即是这种观念的一种表现。浙东某些地区婚礼上用“鲤鱼撒子”来祈盼婚后多子的风俗也是这种意识的一个例证。不仅如此,由于鱼形,特别是双鱼的图形与女阴相似,所以先民们对于鱼更有着一种特殊的崇拜。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鱼纹,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葬出土的两枚绿松石鱼形坠等,都有女阴象征的隐义。可见先民们很早就已经把鱼与女性联系了起来。因此,鱼也就成了人们心目当中理想的女性配偶的代名词。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人们常以鱼来指代配偶。如,《诗经·陈风·衡门》中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就是直接把食鱼与娶妻联系起来,而《诗经·豳风·九罭》则通过“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来表达路遇情人的喜悦。因此,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在中国语言中,尤其在民歌中,隐语的例子很多,以‘鱼’来代替‘匹偶’或‘情侣’的隐语,不过是其间之一。”
- 上一篇:中介所清理和整顿指导方案
- 下一篇:古代公文文学化现象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