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批评用语辨义实例
时间:2022-04-19 04:01:00
导语:古典文学批评用语辨义实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们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著作时,常会碰到一些批评家惯常使用的术语。如果只是一读而过、心有所感也就罢了,不必深究,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深入探析其批评的真正涵义与核心思想,那就非得把这些用语弄清楚不可。但问题是这些用语往往不是辨若苍素、一望即知,而是多属印象式的批评、直觉式的感悟,关于这一点,当代研究者早有结论①。也正是因为这些用语的“印象”、“感悟”色彩太浓,以至于成为今人理解前人批评真正涵义的最大障碍。要逾越这个障碍,我们该从哪里得其路径?王夫之尝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自见矣。”
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们在辨析这些术语时,必须察看批评者提出该术语时的语境(“所用”),通过反复体察玩味(“涵咏”)来求得这一术语在这一语境下的确切涵义。另外,还要对同一或其他批评家在不同语境下对同一术语的使用进行模拟、置换、对比、归纳,方可对这一术语的涵义有准确的把握,进而在今天继续使用之。简言之,就是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进而知其所用。近读明代后七子之一谢榛的《四溟诗话》③,其中像“气”、“味”、“悟”、“格调”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术语颇多,这些用语是如此常见(几乎所有古代文学批评家都会用到其中一二),使用时间亦可谓源远流长(上至先秦,下至近代)。那么,这些术语的涵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个研读古典文学批评著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就一个术语来说,在一定的语境中读之仿佛心领神会,但一旦脱离那语境,独立成为一个需要界定的“名词”,就很难明确表述其涵义。
比如曹丕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把“气”理解或诠释为“气质”、“禀赋”、“情趣”、“品位”等等属于作家内在学养修为层面上的抽象之物,但如果将“气”单独拿出来作解释,我们则会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本文拟专就“气”这一术语在《四溟诗话》中的使用为例,并结合其他批评论著中对“气”的解释(理论批评)和使用(实际批评),来探究其涵义的本原及延伸。“气”之内涵,横跨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含歌舞、绘画、雕塑、书法等)、中医、堪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文学审美领域,历代批评家都对“气”之涵义加以延深与推展。
先秦孟子“养气说”肇其端,汉魏之际曹丕“文以气为主”壮其声势,到南朝谢赫论画之“气韵生动”,唐代韩愈之“气盛言宜”,北宋苏辙之“气充文见”,清代姚鼐之气分“阴阳刚柔”等等,都丰富了对“气”这一术语的理解,也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然而随着这一术语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很多理解上的模棱和争议,一是因为批评家们对它的解释似乎相近却又有所不同,二是因为批评家们经常把它与别的词并举合用,如“气骨”、“气象”、“气格”、“气韵”、“气势”、“气魄”、“元气”、“神气”等等。这一方面延伸了“气”的内涵,然而另一方面也为后人解读平添许多困扰和迷惑。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有80余处用到“气”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术语④,我们可以把他对“气”的理解和使用分为基本涵义与延伸涵义两个层面,并逐一进行分析,以求得对“气”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术语的确切理解。一、基本涵义谢榛论诗之语中用到的“气”,其基本涵义有二。
一是言作品,“气”指的是作品内在的、具有流贯性的节奏韵律。如评汉赋:“命意宏博,措辞富丽,千汇万状,出有入无,气贯一篇,意归数语,此长卿所以大过人者也。”(卷二·一一八)又如论作长律:“及错综成篇,工而能浑,气如贯珠,此作长律之法,久而自熟,无不立成。”(卷四·八2)对于谢榛所说的诗文中“气”之流贯性,历代批评家颇有共识。唐人李德裕说:“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辞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⑤明人唐顺之说:“气转于气之未湮,是以湮畅百变而常若一气;声转于声之未歇,是以歇宣万殊而常若一声。”⑥除强调“气”之流贯性外,谢榛或以“气”之“长短”评诗,如评陈琳、陆机、李贺的作品“此皆气短”,评古诗十九首之“人生不满百”,“感慨而气悠长”(卷二·三八)。或以“厚薄”评诗,如评戴叔伦诗《除夜宿石头驿》,“体轻气薄如叶子金,非锭子金”(卷三·二2);评杜约夫拟李商隐《无题》诗,“太清则寒,气薄不寿”(卷三·五六)。或以“顺畅”或“萎靡”评诗,如评曹植《五游》诗,“步骤虽似五言长律,其辞古气顺如此”(卷三·四八);评沈王西屏道人《寄怀大司马郭公》二首,“辞雅气畅”(卷四·五),评杜甫《遣意》句“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况用二虚字,意多气靡,缓于发端”(卷三·四七)。所谓“气”之长短、厚薄、畅靡,在这里都指向诗的内在节奏韵律。二是言作家,“气”指作家之才性、修为呈现于作品之中所形成的审美特质。
如:自古诗人养气,各有主焉。蕴乎内,著乎外,其隐见异同,人莫之辨也。熟读初唐、盛唐诸家所作,有雄浑如大海奔涛,……此见诸家所养之不同也。”(卷三·一一)又如:人非雨露而自泽者,德也;人非金石而自泽者,名也。心非源泉而流不竭者,才也;心非鉴光而照无偏者,神也。非德无以养其心,非才无以充其气。心犹舸也,德犹舵也。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士衡、士龙有才而恃,灵运、玄晖有才而露。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卷三·四三)在这段话中谢榛提到了“德”、“名”、“才”、“神”、“心”、“气”这六个名词,细加分析,其实说的就是“德”与“才”之关系⑦:个人才华需在高远志向的驱动下方得以充分发挥(“鸣世之具,惟舸载之”),而品德节操则是安身立命的前提和立志高远的指南(“立身之要,惟舵主之”),恃才而骄、恃才放旷都不可取,只有德才兼具,方成大家。
- 上一篇:古典文学月的别称
- 下一篇:中西古典文学整体风格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