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分析

时间:2022-09-28 11:32:22

导语: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分析

〔摘要〕2020年是贵州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收官之年。县级总馆在开展总分馆制建设的过程中,从纵深层面对总分馆制建设,尤其对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展总分馆制建设的工作?分馆的选点、分布及设置有何标准?如何推进总分馆制的有效运行?分馆的绩效考核该做怎样的考量?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为例,以总分馆制的建设为背景,结合对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调研,思考花溪区各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作为分馆未来的发展走向,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在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的角色,讨论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作为分馆建设在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的关联作用。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总分馆制;关联性

1引言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兴起,传统纸质阅读方式面对着极大的挑战,由此带来的关于“实体图书馆存在意义”的讨论从未停止,图书馆界也出现了关于未来走向的思考。传统图书馆的改变,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转变尤其引人注目,其扩大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方式,新媒体的引进以及服务“外向”化等转变突出,效果显而易见。如今,公共图书馆面对的服务群体更加多元化,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加多样,服务覆盖面的设定也更加宽泛。总分馆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给县级公共图书馆扩大服务覆盖面提供了平台,总馆的统筹管理与分馆的区域覆盖有效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层级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2总分馆制背景下对主体概念的定位

2.1对贵阳市花溪区图书馆的定位。首先将贵阳市花溪区图书馆定位为其总分馆制建设的总馆。按照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贵阳市花溪区图书馆作为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能效、业务建设和保障条件三个方面都有所不足。除具有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之外,还存在着自身场馆面积、经费及人员编制等方面的严重不足。这些刚性保障条件的短板极大地限制了花溪区图书馆服务能效及业务建设的提升。花溪区图书馆现有职工4人,馆舍面积500平方米,纸质藏书7.5万余册,2019年共接待读者96780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读者57000余人。考虑到馆舍及人员配置不足等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硬件问题,花溪区图书馆在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首先抓软件服务,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跳出馆舍及人员严重不足的限制,配合完成了贵阳市“十件实事”之一的图书共享系统在班芙小镇、万宜广场、贵州民族大学、青岩镇玉带青城小区4个点位的安装,与此同时,着手打造花溪区智能阅读新模式,引入花溪区首台24小时智能借阅机,已正式投入使用。由原来集中式的“坐等”服务上门转变为主动“出击”,开展点位式反哺总馆的服务方式,是花溪区图书馆模拟总分馆制服务方式的有效途径。其次,公共图书馆服务推广除了依赖于服务模式的另辟蹊径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积极的开展宣传工作,结合阅读推广开展具有本馆原创特色的品牌活动,以活动促进阅读推广,以特色促进读者参与度,服务不打烊,活动不停歇。花溪区图书馆开展了“春夏秋冬﹒四季寻芳”系列手工活动,以未成年人读者为主体,率先打造了属于花溪区图书馆的原创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活动开展阅读推广。还结合我国传统的节日,开设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古老的文化传说为主要内容,推广国学文化。2.2对花溪区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定位。花溪区共有乡镇、街道办17个,都建设有图书室。笔者对17个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开展了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图书室建设都以满足当地村民阅读需求为主,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一表现在基础设施欠缺。馆舍狭小,设施简陋,图书种类单一,基本都以农业科技资料为主。更新缓慢,陈旧,图书管理缺乏规范和专业。几乎所有的乡镇、街道办图书室都没有数字文献资源,个别有资源但极其有限且质量也不高。其二表现在服务能效低下。受基础设施短缺的限制,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馆藏资源利用率极低,甚至部分图书室形同虚设,无人管理;或常年关闭,图书管理员基本上是兼职服务,没有固定的人员。对图书的管理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其三表现在缺乏统一管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建设并未纳入属地政府的统一规划当中,对图书室的管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图书管理员的管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2.3对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下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建设的意义定位。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作为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下的分馆进行定位,这样的定位是对乡镇、街道办图书室转变为花溪区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点的考量。这不仅仅是花溪区图书馆服务覆盖率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也是将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最小单位纳入文化管理体系,突破由此带来的无法产生专业化公共图书室服务的顾虑,是对打破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瓶颈的一种尝试。业界关于乡镇、街道办图书室未来发展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人们也做了多种解决途径的假设。一种叫做分馆辐射模式,由总馆在人口密集的乡镇、街道办设立分馆,让分馆发生作用而带动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以此激发乡镇、街道办图书室潜能,试图以点对面的方式激活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服务能效,进而反哺总馆。但这种模式并未改变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基础设施欠缺、服务能效低下、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即使产生作用也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效果,根本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另一种模式叫做联合图书馆模式,以吸纳各行各业、各类型图书馆加盟为目的。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仍旧是一种带动的模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吸纳和引进其他图书馆上,也因其“加盟”的方式容易产生产权的纠纷,也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总而言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总分馆制建设中,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发展一并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体系,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作为分馆来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考核,总馆直接对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产生辐射效应,这种模式较之前面两种更具有可行性。

3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规划

3.1总体规划。根据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省体育局联合的《贵州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意见》(黔文发〔2017〕30号),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采取政府主导,县、乡(镇)、村(社区)共建的模式实现县域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全面实现无缝衔接,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县—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由总馆制定分馆的规划布局,确定分馆的数量和馆址,对分馆建设标准及服务规范,包括馆舍规模、基础设备、文献资源、服务布局、开放时间、人员配置等进行统一规范,统一配置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馆的新增图书,统一协调和指导分馆开展各种读者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分馆由乡(镇)负责管理,实行和总馆统一的借阅制度和服务标准。3.2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对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规划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花溪区图书馆结合实际情况也制定了自己的实施方案。政府和乡镇、街道办共同出资,加快构建以总馆为中心,各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会同24小时智能借阅机服务网点组成分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建立以花溪区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为分馆的总馆辐射模式,文献资源统一采购和配送、实现通借通还,建立联合编目中心,统一检索,共建、共享各类型数字资源和地方文献资源,统一组织管理员培训,总馆每年对各分馆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在馆舍面积、管理员的长效性和专业性、考核及经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建设在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的关联作用

根据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分类,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区域的划分。较之东部和中部公共图书馆,贵州省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能效、业务建设和保障条件三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而这些不足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更显突出。与过去五次评估相比,第六次评估指标的标准化、指向性及考评内容的严谨和全面,已经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走向指出了方向,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基于这样的思考,花溪区图书馆在开展总分馆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纳入对分馆设置的考量,既是对自身发展模式的探索,也是对原有公共图书馆定位的突破。从总分馆制建设的意义来说,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建设在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存在一定程度关联性,下面将做具体论述。4.1功能覆盖。4.1.1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和县级公共图书馆同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为一定区域共同提供信息的支撑,在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之前,二者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不存在指导关系,两个主体分别独立运作。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为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以花溪区图书馆为中心枢纽,乡镇、街道办图书室为传输节点的关系,将原来的两个互不关联的个体连接到一起,组合成了一个整体,使其整体性和服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4.1.2众所周知,乡镇、街道办图书室都是由地方兴办,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一种补充。花溪区图书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馆舍问题,为打破馆舍局限,花溪区图书馆采取了活动外向型的方式,充分利用联合单位的场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当然,这种模式的活动覆盖面仍然是不够的。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纳入总分馆制的考虑,将会很大程度扩展总馆阅读推广的覆盖面,采取总分馆同步开展、联合开展或是接力式开展阅读推广,将会是花溪区图书馆未来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新方向。4.2优先原则。花溪区图书馆在进行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的思考中,对分馆面积、自有藏书及具备计算机网络等硬件条件进行了量化,除去分馆建设所需的经费外,选点、馆舍设置的时间消耗将会延后分馆建设的进度。乡镇、街道办图书室是由乡镇、街道办综合文化站进行管理的,不存在选点及馆舍设置问题,在乡镇、街道办图书室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分馆,不仅极大地保障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正常运行,也为总分馆制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满足了“在全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要求。4.3效应映射。贵州省关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期望是:实现以县域图书馆为龙头,综合文化站为骨干、村(社区)基层文化点为网点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无缝衔接,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县—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以总馆为中心,分馆为传输点的建设思路与最终的建设期望是相契合的,统一的服务平台,总分馆图书全部进行统一编目,在花溪区全区范围内通借通还,不仅扩大了花溪区图书馆的服务受众,也在效能上激发了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活力,与总馆相互呼应。如何应对信息化及大众阅读方式变化影响下的传统图书馆危机,及时做出调整,在传统图书馆信息传输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和改进,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当然,总分馆制的建设所带来的区域性效应也是公共图书馆扩展阅读受众服务面和影响覆盖面的有效方法。

自2019年起,花溪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2020年,相关物资的采购已经在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其中包含了新书的采购和17个图书借阅的流通授权点。乡镇、街道办图书室的加入,将会是花溪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强大力量,不仅仅帮助乡镇、街道办图书室解决了其自身发展存在的困境,还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了花溪区范围内的图书馆服务网。无论是花溪区图书馆还是乡镇、街道办图书室,都有各自的短板和困难,却都在总分馆制的建设过程中,无论在功能覆盖、优先选点还是效应上,形成了一种短板与短板的融合。克服短板固然重要,然而新的融合也将具备新的爆发力———一种新的有关公共图书馆信息和服务的传导模式即将粉墨登场。

参考文献:

[1]于良芝、李亚设、权昕,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04).

[2]杨晓玲,欠发达地区乡镇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大竹县乡镇图书室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05).

[3]王丙炎;王鳐,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完善刍议———基于《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县级成人馆部分[J],图书馆学研究,2018(07).

作者:秦媛 单位:贵阳市花溪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