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与服务研究
时间:2022-12-19 11:15:18
导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与服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中小学图书馆发展需求,完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从信息资源配备和服务两个层面,提出构建和完善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方法途径。通过优化信息资源配备与管理、提高图书管理员复合型专业化水平、打造特色的学习资源、采用多层次的配备方式来构建完善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以开展入馆教育、优化读者服务、开设图书馆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育活动、创设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构建完善信息资源服务。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服务;途径
信息资源,广义是指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集合,包括信息及其相关人员、技术、设备等[1]。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大量印刷文本被转换为视觉文本、电子文本、网络文本,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和阅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其信息资源配备、管理和服务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以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任务[2],使图书馆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成为师生的智慧中心、成长中心和活动中心[3]。为了适应信息时代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本文从信息资源的配备与服务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途径。
一、构建完善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的途径
满足师生信息资源需求,是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职能之一。信息资源配备从载体上看,包括馆藏纸质资源、电子馆藏资源、网络资源等。(一)优化信息资源配备与管理。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与管理,可以从图书馆馆藏图书、电子资源、索引服务等方面做起。①以结合学校学生学习发展需求为起点,依据《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目录》和当地的有关文件,配齐配好图书,确保达到《中小学图书馆规程》(2018年)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②在图书馆的明显位置设立图书咨询台。鉴于中小学生图书馆员有限的实际情况,鼓励招募图书馆志愿者,为校园读者提供咨询服务。③建立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索引服务,打造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学校图书资源和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统一纳入信息查询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地区公共图书馆或者其他范围的校园图书馆做好平台对接,形成公共图书资源目录服务,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实现标准化、网络化、兼容性、适应性要求,为各校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打下基础[4]。④设置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电子阅读、上网学习、找资料、查文献,提升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提高图书管理员复合型专业化水平。图书管理人员是读者进入信息服务领域的“领航员”,在专业素养上要求现代化、复合型和专业化。①管理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熟悉《中图法》和馆藏建设,了解它们的学科体系和分类方法及网络资源,精通印刷型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综合加工和管理能力。②培养提高图书馆员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信息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组织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师生高效服务。③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便于面向师生开展相适应的图书馆课程。④加强图书管理员与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的联系协作,提高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专业化水平。(三)打造特色的学习资源。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功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中小学图书馆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满足读者的教育学习需求。①结合课程改革方向,形成特色的学科教育资源库。以语文学科中的唐诗为例,围绕唐诗的内容、作者生平、诵读书写、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如杂文)、考试题目、有关诗文评论和研究影响等,打造专门的学习资源库,为开展学生唐诗深度学习(如唐朝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格、内容题材等)和教师教研打下良好基础。②结合当地或者校园文化特色,创建特色资源库。以学校所在区域、学生所处年级、学科等打造特色书库、音乐库、媒体库,提高学习资源的针对性和特色性。③整合推荐音乐、绘画、视频、游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中小学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利用率。(四)采用多层次的配备方式。配置信息资源时,要从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段来考虑:①内容要涉及课内和课外,知识和兴趣;②呈现方式可以是纸质图书阅读、电子阅读和移动阅读;③充分考虑小学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学生对图书的品味和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图书馆应拓宽配备图书形式,提高图书利用率和可及性。①按照学生需求和教学需要,将图书配进班级或教室。如受条件所限,也可以通过班级统一借阅的方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②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阅读空间。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看不到书架比较高的位置。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单独的低年级阅览室或者阅读区域。环境布置最好要富有童心和想象力,阅读的桌椅要符合低年级的身心特点,并设置保持安静、爱护图书等生动的图书馆小贴士,提高图书馆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温度。③在保证安全和场所功能的前提下,校园各类活动场所可考虑配置自助式书架或者电子图书阅览器,提高信息资源可及性。
二、构建完善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路径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硬件”基础,而服务直接与读者信息需求发生联系,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流动的“主动脉”。(一)开展入馆教育。学生入学第一次接触学校图书馆,需要了解学校图书馆的情况和资源,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入馆教育。入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中小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介绍有关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信息资源、馆藏布局以及工具书运用方法等[5],使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新生建立对图书馆的清晰认知,引导其树立图书馆意识,培养其终身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二)优化读者服务。图书是图书馆的主要信息资源,也是师生最常用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采取多种措施,探索图书资源开放、利用和共享的服务方式。①结合学校学生情况,开展新书(刊、资源)和好书(刊、资源)推荐,在学校宣传区域和活动中进行动态展示,让读者及时获得有效的新资源信息。②通过咨询台、社交账户,提供有关图书馆的馆藏补充、借书期限、规章制度、开馆时间、资源推荐等即时图情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实时了解师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评价和服务的建议。③结合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情况、阅读兴趣等开展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深入分析读者的借阅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态、偏好、需求和倾向,甄选借阅率较高的、需求量大的书籍配置到学生取用方便处,也为之后的信息资源采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④对读者身份的使用等级等进行评价,对于读书需求量比较大、信誉良好的师生,可适当提高可借阅图书本数量。(三)开设图书馆校本课程。中小学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发展,开设信息索取利用、阅读指导等有关图书馆的校本课程等。①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馆藏配备与应用,体验和了解图书分类,进行图书馆基础知识教育。②课程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利用实例讲解论证,介绍文献信息的检索语言、途径、方法、索取与利用等,指导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整理、优化整合利用信息,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情报资料的能力,并注重实践培养学生信息道德。③开展多层面的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获得阅读资源、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技能,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力、创造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四)融入学校教育活动。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①整合图书馆教育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图书馆常规服务与管理工作。面向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图书馆基本业务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图书摆放、整理和修补工作[6],提供图书馆咨询服务,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②开展有意义有趣味的阅读、征文和书展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动员学生成立和参与读书社团,开展常规的读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组织策划师生读书活动,如读书会、朗读者、演绎课本剧等,搭建学生阅读分享交流平台,增强阅读信息流通,推动图书馆信息分享和持续性发展。(五)创设开展探究性学习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结合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课程的学习,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探究性活动。利用图书馆检索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内容,打造阅读或者主题学习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提高学生寻找利用信息、分享信息和提炼升华信息的能力,推动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
三、研究展望
构建完善中小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配备与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其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师生的成长发展。然而,当前普通中小学生,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忙于应对升学考试,利用图书馆的时间、阅读的范围受到了严重挤压,造成图书馆的自身工作活动空间大大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更好地理顺阅读、应试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优化信息资源配备结构和方式,创新服务方式方法,还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
作者:岳盼 杜艳
-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缴纳筹划分析
-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可持续阅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