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地位与作用思考

时间:2022-05-07 08:51:18

导语:高校图书馆地位与作用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图书馆地位与作用思考

摘要:回首中国高校图书馆近百年的发展史,记录了其地位发生的转变,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不同视角来解析高校图书馆的各种地位处境。对高校图书馆发挥的各种积极作用进行了分类分析。对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给出了复兴图书馆事业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位;作用

前不久,笔者路上偶遇一名教授,交谈中对方得知笔者调入图书馆任职,便脱口而出道:“怎么去了那个鬼地方?”从而引发了笔者对于高校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思考

一、高校图书馆地位

(一)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地位。笔者对中国从民国时期以来的图书馆的行政地位进行了相应研究,发现在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行政级别都比较高,往往是隶属于各级的教育主管部门。国立图书馆由教育部直接来管辖,省立图书馆归省教育厅管理,市立图书馆则属市教育局。相比较之下,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地位比较多变。民国初期,高校图书馆往往是直接隶属于校长来管辖。随后,开始逐渐出现高校图书馆归教务处管辖的情况,相应地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地位也随之出现了下滑[1]。解放后,中国高校又向前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当代中国高校行政系统对图书馆的定位依旧存在诸多不同的态度。北京大学将图书馆定位为直属机构,目前中国一流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大多把图书馆定位为直属机构。有一些高校把图书馆定位为教学辅助部门,比如厦门大学。还有一些高校则把图书馆定位为业务部门,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综合来看,站在历史的角度,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地位今不如昔;而站在高校本身水平的角度,越是好的大学越重视图书馆。(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主要涉及图书馆服务与理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信息检索、图书情报、文献数字化等方向的研究。目前图书馆学科的发展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瓶颈,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从而表现得有些停滞不前。目前,国内高校当中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的研究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在科研产出与学术影响上,武汉大学颇具影响力;而在图书馆机构的设置方面,北京大学有了尝试与突破,其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系,来支撑与发展图书馆学的各个研究方向,下属的教研室或研究室有:图书馆学教研室、情报学教研室、图书馆发展教研室、信息系统教研室、信息组织与信息设计教研室、情报分析教研室、信息行为研究室。整个学科的设计与定位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2]。而有些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地位则比较尴尬了,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建制上仅有一个信息检索教研室,负责给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信息检索培训的教学任务。综合来看,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地位普遍不高,实力普遍不强,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三)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地位。说到图书馆的馆员地位,就不得不讲一位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的传奇伟人。回忆起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时期的经历,说:“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3]。从的话中,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地位可见一斑。当代中国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地位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发展处于较弱地位、高校领导普遍对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不够理解、不够重视等,目前,高校图书馆有点像“收容所”。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不听话的刺头“发配”去图书馆工作,高校各级领导的家属“安排”去图书馆工作,高校引进博士等人才时的博士夫人“照顾”去图书馆工作。领导家属与博士夫人现象造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失调。一是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高校图书馆长期处于男少女多的情况;二是学历结构的严重失调,高校图书馆大专与本科学历比例明显多于高校的院系与行政部门;三是专业背景方向的严重失调,高校图书馆当中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馆员少之又少[4]。综合来看,高校图书馆馆员结构比例失调的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善。

二、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美好的。在高校里面,学生往往过着“寝室-教室-图书馆”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而这当中图书馆往往占据着学生心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以笔者曾经就读的西安交通大学为例,每天清晨五点多,天还没有亮,一大群的学生就在钱学森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候图书馆开门。图书馆就像是一片充满知识的海洋,莘莘学子就像海绵一样在图书馆这知识的海洋中一边遨游一边汲取着知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陈列了一些早年学子的工程制图作品,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使用钢笔可以把工程图纸画得比电脑制图还美轮美奂,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正是这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交大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笔者至今都记得校园里流传着一句话“中国人要自强就得上自习、上自习去哪首选图书馆”。上自习去图书馆、写论文查资料去图书馆、甚至有许许多多的恋人就是在图书馆认识的。“爱她,就带她去图书馆吧!”(二)高校图书馆对教师的作用。相对于学生,教师去图书馆的次数与频率远远不如学生,但这并不代表图书馆对于教师不重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图书馆能提供必要的支撑。比如教师要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备课,可以去图书馆找对应的一些教材做参考,然后可以登录图书馆的网站观看类似课程的公开课视频。做科研的时候更是离不开图书馆了,检索中国期刊论文几乎必上中国知网,外文期刊各大高校图书馆也根据经费情况量力而购买。每年高校科研处对教师科研情况进行统计的时候,也需要图书馆对教师发表的论文进行数据支撑,确保论文是在指定期刊真实有效的收录。(三)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作用。客观地讲,目前中国高校图书馆对外进行社会开放的程度还非常有限,但高校图书馆依旧可以对社会产生不少积极的作用。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给公共图书馆提供不少有价值的借鉴经验。公共图书馆可以与高校图书馆互联互通、文献传递,以互联网信息化的方式加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服务程度[5]。此外,不管在高校体系中图书馆地位如何,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心目中还是象牙塔一样的美好,是忙忙碌碌上班族心中的一片净土。

三、结论与展望

在中国近代百年的高校图书馆发展史中,图书馆的行政地位、学科地位和馆员地位长期处于“三低”状态。而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对学生的情怀、教师的教学科研还是对社会的象征意义都有着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形成这种“作用大却地位低”现状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是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在未来一定会被打破,作用与地位的正比关系才是应有的常态。时不我待,守株待兔这样消极的去等待事物发展变化不是我们学者应有的态度。作为一名图书馆事业的从业者,笔者也将积极参与到图书馆事业的复兴之路。对此,笔者也思考了一些复兴图书馆事业的可行性措施。一是自我重视问题。虽然有些高校领导不重视,但是广大图书馆馆员们不能连自己都不重视自己。不自爱者谈何被爱?虽然图书馆学科在高校中处于劣势学科,图书馆馆员地位在高校中也不高,但是图书馆馆员们也要发奋自强。非本专业背景的可以积极参加图书馆学的培训课程,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科研习惯,将与研究课题当成平时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必定会有所成绩。也许高校领导看不到图书馆馆员的努力,但一定不会忽视这些成绩。二是机构建设问题。图书馆发展到现在进入到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而图书馆的机构建设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进入21世纪后,高校图书馆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业务职能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部门调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①图书馆“办公室”、“采访”、“编目”、“流通”、“期刊阅览”等主要机构都有了重新更名、重组或合并等变革;②“采访”、“编目”、“流通”、“期刊阅览”等部门呈现整合集成化;③各高校图书馆更为重视古籍的研究和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新增的古籍特藏部也越来越多;④由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环境,信息咨询部、系统部、数字化技术部或数字图书馆新兴部门引起关注[6]。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打破原有的机构框架,建立全新的部门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7]。虽然北京大学图书馆肖馆长自我评价对图书馆的结构改制还没有达到预期,但是积极求变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这方面中国各大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开放心态,积极求变,从而去迎接信息化时代全新的图书馆发展的挑战。三是人才使用问题。图书馆的发展其根本在于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的支撑。重视图书馆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人才的培养除了自我提升与单位组织进修之外,因材施用才是对于人才的最佳使用方案。人才用对了地方是金子,用错了地方是木头。正确使用人才对于图书馆馆员的自我提升以及图书馆的飞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经文献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从1998年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以来,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学科馆员参与到图书订购中来。其动因是学科馆员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学科专业基础上构建资源信息采访的完整性和系统性[8]。相信能够做到这三点之后,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肖希明.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3):4-17.

[2]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2):63-69.

[3]萧超然.从图书馆助理员到共和国缔造者——与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127-134+159.

[4]蔚海燕,卫军朝.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从学科馆员到学科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6):74-81.

[5]欧阳俊哲.高校图书馆借阅效率分析与开放性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西科技,2017,33(2):66-69.

[6]吴焱.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分析与思考——以贵州省1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2):171-174.

[7]肖珑,张春红.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体系:理论与构建——兼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相关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6):35-42.

[8]魏祥艳,胡科学,李继鹏,等.图书馆转型发展背景下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探讨——以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1):168-170.

作者:欧阳俊哲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