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极锻炼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特征

时间:2022-05-26 10:51:56

导语:不积极锻炼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不积极锻炼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特征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青少年不积极锻炼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所存在的共同行为特征:1.在生活方式上比较简单,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2.体适能健康水平低下;3.外在表现特征为身体较为肥胖,整体身体感觉不好,自尊心过强和外表不自信;4.心理因素特征表现在对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控制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认识意识比较低下;5.体育内在的知识结构有所欠缺。最后,提出改进措施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健康河源;不积极锻炼;行为特征;习惯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党的报告中进一步揭示了当代青年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承载的希望。然而,处于“成长风暴和压力”下的青少年更易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动态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青少年时期是各种良好的健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期间培养的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将对青少年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在健康中国行动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问题受到多方的关注。为提升我市青少年的锻炼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本文通过锻炼态度量表、身体自我描述概念和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生活行为特征、心理因素特征、外在表现特征、体能特征和内在体育知识结构5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依据:根据我国学者对体育人口的界定和划分判定,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1)每周参加锻炼不低于3次;2)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0min;3)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3]。本研究的不积极锻炼的学生选择均低于以上标准,调查对象共计250人,其中男生125人,女生125人,来自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理工学校、河源市中学、河源市正德中学、河源市三小5所学校,每所学校男、女各25人,选择的学生均属于非锻炼者,并且对其生活习惯有过2周的跟踪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资料、中国知网、图书馆以及体育期刊等资源库查阅青少年的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相关论文,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1.2.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需要在我市5所学校选取280名青少年(男140人,女140人),都是属于不锻炼者,并且属于不积极锻炼的人。本文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锻炼态度量表以及自编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3份问卷来研究。问卷共发出280份,回收问卷265份,回收率94.64%,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89.28%。1.2.3实地调研法为了很深入了解不积极锻炼青少年日常生活规律,对研究对象进行10天的实地跟踪调查。调查发现这些人不爱运动,生活方式比较简单,空闲时间大部分以睡觉和玩手机为主。男生喜欢玩网络游戏,有35人抽烟和16人酗酒,但都不是很严重;女生喜欢在网上购物以及看电视偶像剧。1.2.4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Statistics22.0和excel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积极锻炼青少年生活方式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结到: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4]。因此,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通过对不积极锻炼青少年生活方式习惯特征分析,找出不利身体健康行为的习惯,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是针对青少年睡眠的跟踪调查,由表1可知80%的青少年是晚睡,而这些晚睡的习惯80%都和睡前使用智能手机相关;其次是关于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跟踪调查,由于智能手机的多元化的功能,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使用手机购物、娱乐(玩游戏、煲剧等)和人际交往,而只有少数的青少年利用手机学习和了解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在使用手机的时间更是“手不离机”,比如在体育课堂上,只要是老师给休息的时间,那么大部分的青少年都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玩弄,在他们的概念中如果不看手机的话就会感觉会漏掉什么重要的信息一样;最后是青少年生活习性的观察,调查对象除了日常的上课、吃饭和社交活动之外,很少参与其他的体力劳动工作,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通过调研发现,有抽烟和酗酒习惯的男生分别有35人和16人,其他人都没有这2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综上,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生活方式比较单调,平时喜欢睡觉和玩手机,大部分都有晚睡(熬夜)的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严重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应该多参与体力劳动的社会活动,养成早睡的习惯。

2.2不积极锻炼青少年体适能特征

“Fitness”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部分健身俱乐部及民间体育舞蹈组织协会,通常翻译为“体适能”,其是“健康”概念某种程度与方向的扩展与延伸,常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运动康复及健身领域评价机体健康指数的1项重要指标[5]。学术领域将其定义为:特指机体自组织不断调整与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6]。官方及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在正常的工作学习余暇时间,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没有出现过度疲劳症状,且能够心有余力享受生活的休闲时光,及时沉着的应对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7]。它主要表现在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方面,是支撑青少年从事各项活动的基础表现特征。表2是身体自我描述问卷(身体素质)统计表,包括体育活动、耐力等6项维度,每个维度的平均分值越高说明越符合该维度,本文采用百分制算出该维度的平均得分占其总分的百分比来说明该维度的水平层次。由表2可知,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体育活动维度、运动能力、协调性、力量、灵活性和耐力6个维度的平均分别为14.30分(占该维度的39.72%)、17.48分(占该维度的48.55%)、18.20分(占该维度的50.55%)、16.96分(占该维度的47.11%)、17.94分(占该维度的49.83%)以及17.68分(占该维度的49.11%)。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身体6项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这部分人群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能力水平也比较低下,身体素质整体比较弱。根据广东省2019年大学生测试结果统计:我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平均优秀率为0.03%,良好率为1.75%,及格率为58.93%,不及格率为39.29%,从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属于较低水平层次,和上述分析结果比较吻合。

2.3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外在表现特征

由表3可知,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和自尊的维度上5个维度的平均分值分别为36.96分(占比率为77.00%)、24.36分(占比率为67.67%)、21.26分(占比率为59.33%)、23.64分(占比率为65.66%)以及32.96分(占比率为68.67%)。从数据分析得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身体健康令人担忧,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是认识不足,对于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因此他们的整个身体水平还是比较低,从调查中发现他们课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而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基本上都有身体超重的情况,从而导致这部分人群身体都呈现出肥胖的形态;在外表和自尊的维度上的得分可以看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自信心上还是缺乏,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就因为他们具备这2个特征,所以导致他们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运动能力差,参加体育项目让他们没有自信,同时容易戳伤自己的自尊心。

2.4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心理因素特征

本文采用各分值所占该项分值总分的百分比进行分析,其中83%以上为态度积极,70%—82%以上为一般,70%以下为体育锻炼态度差,同隋国增得出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的分值(态度积极:4.15-5.00分;态度一般为3.50-4.15分;态度差2.05-3.48分)进行比较[8]。由表4可知,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的维度上8个维度的平均分值分别为25.36分(占比率为63.40%)、46.14分(占比率为76.90%)、28.64分(占比率为81.83%)、28.04分(占比率为56.08%)、21.06分(占比率为52.65%)、33.24分(占比率为64.48%)、20.34分(占比率为50.85%)以及20.68分(占比率为59.09%)。从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出8个指标除了行为认知和目标态度维度水平一般外,其他维度都属于较差水平:(1)对于参与锻炼的态度行为不够积极,多数是被动参与;(2)对于体育锻炼他们没有专门为自己设定1个计划和目标,锻炼的行为意识比较模糊,有小部分人设置了短期的锻炼目标,持续性不够;(3)行为认知的占比率还是比较高的,达到81.83%,属于良好水平,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还是有一定了解的;(4)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认为参不参与体育锻炼对自己根本不重要,大多时间用在玩手机上;(5)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和家庭长期把学生的文化成绩放在首位,而忽视了体育育人和健身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行为意识和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家长们重新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意识概念;(6)因为很少参加体育活动,所以他们很少能体会到参与体育锻炼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学校要将体育育人的理念贯穿到课程中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获得的快乐的情感体验;(7)行为控制感的占比率为50.85%,是8个指标维度最低的1项,表明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行为意识不强,对锻炼的自主控制能力较弱,不能自发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8)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主观上还是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即使身边熟悉的人(比如父母、朋友、亲人等)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锻炼,他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心理因素方面特征主要有:1)他们对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还是有一定了解;对于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健康发展的认知是积极的;2)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控制能力、体育锻炼行为、情感体验以及目标态度的认识意识比较低下;3)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电子产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没有将主动参与锻炼的行为作为1种习惯。

2.5不积极锻炼青少年的体育知识结构特征

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问卷主要涉及到基础体育知识(常识)、专业体育知识[9]和体育锻炼的功能价值3个方面的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来分析不积极锻炼大学生内在的体育知识结构特征。经过对25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与整理,统计得出体育知识问卷的平均分为57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58分,女生的平均分为56分),达到60分以上的有75人,占总数30%,这就说明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体育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一些储备的,通过对部分青少年访谈得知他们获得的相关体育知识主要还是依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整体的体育知识还是比较单薄,主要还是缺少体育专业人士的指导。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基础体育知识、专业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康的作用3方面的题目,通过统计得出3个知识面的答对率分别为82%、38%以及72%,说明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基础体育知识的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而在专业体育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的比较少。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生活方式比较单调,平时喜欢睡觉和玩手机,大部分都有晚睡(熬夜)的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严重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3.1.2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体适能健康水平低下,因为他们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自身运动能力水平比较低下,同时身体素质整体也比较弱。3.1.3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外在表现特征:对自身的健康没有明确的认识,身体较为肥胖,整体身体感觉不好,自尊心过强和外表不自信。3.1.4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心理因素特征:①对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还是有一定了解;②对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控制能力、体育锻炼行为、情感体验以及目标态度的认识意识比较低下;③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电子产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将主动参与锻炼的行为作为1种习惯。3.1.5不积极锻炼的青少年体育知识结构特征:对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健身功能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好,而在体育专业知识方面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

3.2建议

因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在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同时缺乏对体育专业知识方面的认识,这些因素严重危害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建议学校制定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项目以及设置相关心理辅导课程。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晨跑,多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系列体育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而且也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术知识外,还应灌输一些相关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最后,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为不积极锻炼青少年提供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并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青少年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慧,郑家鲲.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危险行为干预的国外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09-30

[2]郭玲茹.延吉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6-05-06

[3]张子华,代流通,马湘晴.不积极锻炼的大学生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01):112-115

[4]百度百科.健康四大基石[EB/OL].

[5]姜宏斌.“体适能”概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与训练领域的理论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08):105-108

[6]龚忆琳.不积极锻炼的大学生特征研究何为体适能[J].体育学刊,1995(02)

[7]香港体适能总会.体适能推广计划研究报告简介[J].体育学刊,1997(03)

[8]隋国增.对黑龙江部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7(2):143-145

[9]王英.职业院校学生体育知识水平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02):172

作者:杨柳青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