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提高耐力素质研究
时间:2022-12-07 11:07:33
导语:高校体育训练提高耐力素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耐力素质的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然而,就目前我省学生体质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来看,高校有必要重视和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升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从而达到提升他们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体育训练;耐力素质;体验式教
近年来,我省高校学生耐力素质体现出相当薄弱的一面。由于体育训练中的耐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的影响,所以怎样在高校体育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逐渐为人们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受诸多方面的影响,耐力成绩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而从体育训练的角度去探究则需要制定耐力素质提升方法。科学实验表明,长期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可以使神经兴奋与抑制,传导与反应等机能都得到明显加强与改善;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同时还可以使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一、跑步训练的灵活应用
(一)常规跑步。计时跑步是比较常见的训练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跑步距离,跑到终点后休息5~8分钟,根据学生的心率制定下阶段的距离。这种训练是最有效提升耐力素质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强度,相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3~5人一组围绕操场跑,仅以不掉队为要求也可以在锻炼意志力方面有所收获。相比以上两种单纯考验耐力的跑步方式,教师也可以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尝试,即训练学生对速度的把控。这种跑步方式是以切换速度强化学生对速度把控能力的——直道变弯道的变速,弯道再回到直道上的变速(加速或减速)。这种跑步训练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有些学生出现走路的情况,并能在快速转慢速,慢速转快速的训练中加强他们对重心的控制,从而使他们对于跑步的速度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二)趣味跑步。如果说常规的训练可能会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体育课堂中的“形散神不散”——变相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便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融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在体现教学方法新颖多元的同时使得学生更愿意自主训练。比如说八字跑、蛇形路线跑等,让学生通过相互追逐、分组对抗等趣味比赛达到训练的目的。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小道具的加入可以使跑步的训练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比如,篮球过障碍、足球带球的攻防,甚至把跳绳穿插在其中,让学生同时进行跑,跳训练,在欢乐中达到了耐力训练的效果。当然,对那些对训练有心理压力的同学,教学场地的适当变换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放松。教师可以尝试,训练场地发生转换,那些有压力的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新鲜的环境分散,不论是开展室内(篮球场)跑还是越野跑,他们都会对这种主题式的跑步训练感到新鲜不已,接下来的训练内容也更容易激发他们想要尝试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分组选领队的方式展开耐力训练,分好组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集体感,不但可以有效地锻炼耐力还可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团结精神,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其他训练的适当添加
(一)跳绳训练。除了跑步训练,跳绳训练也是一种极佳的耐力训练的方式,且动作不复杂,对场地要求较小,十分适合高校体育训练。操作上以计时跳绳为主,短跳绳和长跳绳可变换跳绳的形式——单人计时跳绳和集体跳绳。这其中,单人短跳绳又可以翻出诸多花样,如双腿跳、单腿跳、分腿跳、团身跳、后腿弯曲跳、蹲跳等。通常跳一分钟即可休息片刻,之后根据学生的状态设定下一环节的运动量。以基本的双腿跳为主,如果学生已掌握基本动作并熟悉则可以尝试增加一些难度,比方加入一些手部的交叉动作,手脚都能得到锻炼,对反应能力也是一种练习,掌握比较好的同学还可以尝试边走边跳,边跑边跳。而集体跳绳则是同单人跳绳相比更注重学生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训练方式是从正面或侧面通过摇动的长绳,以不碰触到绳子为通过。集体的跳绳也和单人跳绳一样可以玩出花样。队形的变换交错,通过绳子时的姿态选择都可以为集体跳绳加大难度和挑战,这样反复练习既有趣又能加强耐力的锻炼。(二)篮球活动。篮球是一项人数要求不高,体验很有趣的运动,很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不论是运球还是带球过人,投篮都可以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高校更是不乏一些篮球好手,运球灌篮可以说是十分轻松。但是尽管看起来容易,篮球运动中对体能的考验不小。如果利用篮球展开耐力素质训练,强度和趣味性一定都十分符合高校学生的需要。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篮球场地上让学生运球跑步,还有在操场上的运球追逐、躲避、让拒,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热情不减,仅有少数同学感到累,收到了极好的训练效果。(三)柔韧训练。高强度的训练也需要柔韧性的训练作为缓冲。尤其是从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的角度来说通过柔韧训练获得动作幅度和协调性的增强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研究表明,一位5000m运动员每天在结束正常的训练后利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柔韧性训练,结果2个月后的成绩比之前提升超过50s。柔韧性训练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通常被安排在训练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站立体前屈、劈腿和弓步压腿等方式,这些准备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耐力训练。
三、丰富体育课内容的建议
(一)健康知识的宣传。体育课的内容一直是以各项训练为主,但回归到为什么要进行各种的体育训练,不做体育训练的身体会怎样的问题,现在的课堂上总是缺少更多的阐述。有研究表明,随年代推移,高校学生的肺活量及耐力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随着肥胖概率的增大,他们的心肺功能也在逐年下降。因此,体育课也应针对高校学生不重视身体素质这一点进行知识的讲解以求改善。(二)学生健康服务机制的构建。提高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不仅需要体育课上的训练还需要校方的重视和投入。为学生建立健康服务机制可以对学生的体质情况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把控,便于体育训练内容的展开,也便于规划体育教学方案。同时,学校的重视也会带动学生对体质的重视,从而引入耐力素质的观念就相当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学生会在课上、课余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三)增加体育课的时间。高校学生耐力素质的不足多是体育训练不足等多重原因导致。而体育训练通常又是借助体育课完成,所以体育课的分量应当有所提升。注重素养提升的现今教育中,美术和音乐都作为重点提升的素养出现在教学当中,体育素养也作为需要提升的一门学科素养应当从课时方面有所重视,不可被占用、缩减,否则即便是提出了提升高校学生耐力素质的方案也无从实施,诸多方法必然会沦为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首先,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需要得到训练和提升,这对他们发展身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次,在体育训练的方法上,跑步和跳绳等传统的体育运动虽最有效,但还需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点,把枯燥乏味的体育运动改进成能激发学生热情的趣味运动,让学生快乐的同时可以得到训练,事半功倍。最后,体育训练方法的提升也需要学校的支持,学校对体育训练的投入正是对学生素质加强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阳,詹建国,杨少文.中国大学生耐力跑成绩灰色GM(1,1)预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05).
作者:马骉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校文科专业教材建设辩证思考
-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