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探究

时间:2022-09-16 10:21:55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探究

摘要: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学生需求不相契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诸多限制。为了通过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体魄和思维,高校开始实行体育教学课外内一体化改革。传统体育教学课时比较少,教师为了赶进度,每节课所讲解的课程内容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范围,学生在课后也未能自主练习,导致学生未能完全掌握体育技能。课外内一体化改革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增加体育课程时间,让学生将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人才应该具备全新思维方式与科学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全国高校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中需要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进行创新。体育课程是所有高校都开设的课程之一,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体魄。但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未能主动参与其中,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未能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行动上比较敷衍,导致体育课程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也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高校开始落实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

一、高校落实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教学理念比较滞后,其大多采取教学、演示、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学生感觉体育课堂过于沉闷,学生对于有些体育动作未能充分领悟[1]。经过课外内一体化改革,能够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将课内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发展[2]。(二)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体育课程不仅涉及到诸多理论知识,而且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思维方式和体育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导致其对问题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接受体育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选择了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的学生,教师将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至于学生理解多少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相较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而言,教师更为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加关注教学进度。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有些学生喜欢篮球,但是只能被迫学习足球。落实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后,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发展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可以尝试不同的体育活动,而且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3]。另外进行体育课外活动,可以不局限于同一年级和同一班级,扩大课外活动组织范围,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领悟体育精神,加强合作,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从而发挥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高校落实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考核方式不够合理化。当前很多高校在实行体育教学课外一体化改革的时候,为了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通常会采用签到考核方式[4]。学生拿着自己的签到表到体育教师或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者处进行签到,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的签到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外体育参与情况。但是部分学生将这种签到当作一种流程化的操作,虽然签到了,可是依旧未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代签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够合理,未能真正了解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体育喜好具有较大差异性,但是在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中未能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仅仅结合当前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设置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例如常见的课外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等,但是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游泳、拳击、太极等项目。而且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项目大多更为偏重锻炼学生的身体,对学生的思维逻辑锻炼并不多,例如桥牌或是棋类等项目并不常见。此外,教师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具体动作演示上,理论知识讲解比较少,学生的学习更多是模仿教师的动作,并未能真正领悟到体育动作的精髓[5]。当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后,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将更少,这对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观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未能充分运用课外体育时间。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是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很多高校都开始尝试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但是很多高校都仅仅评价考核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对于早操、节假日体育、课间操等这一类课外活动未能充分重视,未能将其纳入评价体系中。这导致很多学生对课间操、节假日体育等课外活动不够重视,生出了懈怠之心,影响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效果。

三、高校落实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保证考核方式的合理性。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所以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更为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所有的课程教师都会用分数制去评价学生,但是这种评价考核方式过于片面[6]。例如高校体育课程中将签到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项指标,可是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教师,想出了自签或是代签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更为注重学生的到课率,但是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能力提升情况却未能如实体现。为了保证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考核不停留在卷面成绩上,让其避免陷入形式主义,需要确保考核制度的合理性,能够将学生的课堂与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学生能力是否提升等纳入到考核指标中,制定考核指标时应当契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保证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对传统体育教学活动而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具备诸多优势,一方面,其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更为有趣。当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存在体育器材种类少,体育场地面积不够大,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等问题。倘若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够开展集中体育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体育教学资源是一种弥补。另外,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保证体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羽毛球、篮球等可以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外,还可以组织棋类等益智类体育项目,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观。(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时间。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诸多高校的认可,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每一周只有一课时或是两课时的体育课程,有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所以除了必要的体育课程之外,其不会额外增加体育活动量,这不能实现体育强身健体的目标。但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校专门针对学生的情况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增大了学生的体育活动量,而且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教师课内所讲的体育知识。此外,学校除了自身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外,还应当意识到早操、节假日体育等的作用。通过灵活教学,让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落实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皆具有提升作用,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保证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顺利落实。在高校实行体育教学课外内一体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和大学生都应当重视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积极配合改革,通过实行改革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迪.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2):110-111.

[2]张静.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6):228+230.

[3]凡新.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0):65-66.

[4]黄世光,焦峪平.高校体育排球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1):78+80.

[5]张静.如何在高职体育课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230.

[6]宋小燕.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J].江苏教育,2018(65):71-72.

作者:吕强 张馨月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