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伤害法律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25 10:30:50

导语:高校体育伤害法律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伤害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高校为代表的体育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也越来越多,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到体育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更会给高校以及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明确不同对象的责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到底该谁负责。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和类型入手,结合我国侵权法,对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构成以及归责原则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体育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项活动,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是不可回避的一种现象,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我姑哦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最为普遍的为常见性运动损伤,而这其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现象最为常见,占体育伤害事故的60%左右,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事故占到了25%左右,危害性体育伤害事故占到了5%左右,其他类型的体育伤害事故占到了10%左右,体育伤害对于学生的身体威胁主要以下肢为主,一半以上的体育伤害事故都表现为下肢损伤,如脚踝、膝关节、单踝关节损伤等,而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以及发生率也不断增加,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面对这样的现状,必须在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法学为基础,逐步的明确的体育伤害事故的范围,明确界定事故范围以及伤害事故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进而为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以及承担提供可靠地法律依据,更好的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1]。

1.高校体育伤害事故

1.1体育伤害事故概念。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国家教育部从2002年正是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2002-06-25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这一次颁布的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正式的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学生伤害事故进行了明确界定[2]。体育伤害事故就是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以及体育运动竞赛等类型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实质性的人身伤害、死亡甚至是对不同主体造成的人身伤害、死亡等事故。实际上,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在高校体育活动中比较常见,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方式,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通常会创新体育课程教学,举办多种类型的体育竞赛活动,而在这些教学以及竞赛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因学生自身或者他人过失而导致的人身伤害行为[3]。1.2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学下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基本上都与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其一是在高校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并且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故;其二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校方管理失职所导致的伤害事故;其三是校方组织的体育课程以外的体育活动、训练以及运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并且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故;其四是在开展体育锻炼等活动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所导致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所以归结起来看,学生伤害事故的产生可能出现在体育课程中,也可能出现在课程以外的场合;可能是由于学生自己的过失导致的伤害事故,也可能是由于其他责任方的过失导致的伤害事故,所以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追究必须要从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出发,明确真正的责任方[4]。1.3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学校出现体育伤害事故都是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而这个过程中所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通常都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从不同的责任主体来看,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首先从学生主体来讲,多数情况下体育活动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例如学生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古城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校方以及教师所规定的制度进行,不听从体育教师的课程安排,不遵守体育活动纪律等,还有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和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联系,如学生带病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堂锻炼,但是却没有事先和教师沟通,原本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由于没有告知教师,进而导致伤害事故[5]。还有一些学生自我主义太强,完全不按照课堂纪律开展体育活动,再加上自身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意识,个人情绪主义左右体育活动,如篮球课堂一味地想表现,做一些像灌篮危险的动作,由于升高或者起跳不够导致骨折,这些现象都与学生个体原因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体育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学生或者教师安全意识缺失导致的,高校体育教学设施的安全性对于保证学生体育活动良好开展也有很大的关系,高校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例如足球场、篮球设施等是每一个班级学生都会用到的体育设施,如果这些设施或者场地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很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同时如果学校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体检,做完善的健康检查,也会由于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而导致体育伤害事故。

2.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则适用问题争议颇多,而这些争议都离不开3个观点:首先是认为体育伤害事故的追求应该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其次是体育伤害事故应当体现公平责任原则;再者认为高校的体育伤害事故应当使用无过错责任。2.1过错责任原则。首先所谓过错责任具体指的是过错行为人违反了民事义务,并且其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过错作为责任基础来确认责任范围,按照这种说法,如果行为人并没有过错,例如加害行为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尽管有的伤害已经产生,但是行为人也不用负责任,所以说过错责任原则主要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判定标准,简单来讲就是没有过错就没有责任[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06条第2款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以及法人如果由于过错侵害了国家、集体、他人财产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明确规定:行为人如果因为过错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其安全责任,从民法通则和侵权法中可以看出,对于过错责任原则的界定,我国已经从民事立法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并且将过错责任确定为一般归责原则,以此为基础对于过错责任的认识也可以重新理解[7]。其一,主要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主要的责任构成依据,行为人在主观上需要由过失或者故意才能够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其二,过错责任范围的界定需要根据行为人过错行为的程度来划分,过错责任中举证责任的承担应该严格的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进行。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也明确的规定,因为学校、学生或者是其他的当事人过错所导致的体育伤害事故,对应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比例以及和损害后多的关系来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从以上提到的这些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确定,对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问题的解决可以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来执行。2.2公平责任原则。所谓公平责任就是当事人对于损害的产生都没有过错,不能按照无过错责任来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赔偿则体现不了公平,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实际受损状况来责令行为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做出适当的补偿。我国《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公平责任原则使用在侵权责任领域,然而合同法对于这种责任形态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如果受害人和行为人对于损害事故的产生双方都没有过错的情况,则双方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来共同分担损失[8]。从以上的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公平责任原则相对于过错责任原则来讲,更加注重保护受害人的个人利益,而通常会在认识高校和学生关系的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是弱势的一方,所以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出发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平责任原则来处理体育伤害事故,这种特殊的情况如学生从维护集体利益出发而受到损害,并且校方和学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2.3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不管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层面的过错,都按照实际发生的损害结果追究其侵权赔偿责任[9]。现阶段很多学者和理论界人士都提倡使用这种原则,他们认为首先学生在学校中进行体育活动,那么学校就是学生的监护人,所以作为监护人的学校必须依法的承担无过错责任,其次他们认为按照《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中阐明的国家机关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责任的界定在运用到校方的时候,学校同样应该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是实际上以上的这2条根据都不成立,高校的学生通常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双方是不存在监护人问题的,后者的延伸同样无法立足,因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意见》中第160条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学校的过错责任。所以,不论是从法律规定,还是从理论上,体育伤害事故高校应该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的说法并不成立,所以这种原则并不适合处理高校体育伤害事故[10]。

3.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责任认定

前面提到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体就是高校和学生,而对于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则需要按照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将高校应当承担的责任程度作为划分的依据,以此来进行责任认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1)承担全部责任。高校作为体育伤害事故涉事主体之一应当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教师亦或是高校在应当了解或者是已经知道自身行为会产生不同程度后果的情况下,仍然违反自身的职责规定,并且其行为造成了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对于这种情况高校需要承担体育伤害事故的全部法律责任,简单来讲例如在体育课程教学环节,体育教师没有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或者高校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和教育部门规定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设施等[11]。(2)承担部分责任。高校应当承担体育伤害事故的部分法律责任。如果高校和教师在体育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管理疏漏,进而导致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则作为涉事主体必须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例如体育课堂教学化解,由于体育教师的疏忽大意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校方和教师应当承担部分法律责任。因为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并不是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所以必然有一部分责任是由学生来承担的,如校方主体的违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对于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作用平等,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应当承担各自的责任[12]。如果教师或者校方在体育伤害事故中其过失都不是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仅仅是事故产生的一种基础条件的话,则教师或校方就应当承担次要法律责任。(3)不承担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12条规定,校方在已然履行自身职责情况下,并且行为并没有不当的前提下出现的伤害事故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有外界不可抗力导致的伤害事故,还有对于一些具有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的学生,校方本身不了解的情况等[13]。

4.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方式

在出现了体育伤害事故的情况下,如果是学生有相应的责任的话,则需要按照过错责任以及公平责任原则来承担对应的民事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教师以及学校来讲,需要按照法律责任认定来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全部、或部分。4.1民事法律责任。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以及《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以及基本精神,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属于民事侵权法律调整的范围,不论是高校还是学生同样都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因而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所涉及到的就是这两个平等民事主体的侵权法律问题以及双方的法律关系[14]。如果学校作为平等民事主体以及伤害事故涉事主体的一方,在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情况下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也就是说学校存在过错,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4.2行政法律责任。我国《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32条规定,学校在出现体育伤害事故的情况下,如果学校负有直接的责任,并且情节比较严重的话,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校方负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以及行政人员给予对应的行政处理[15]。并且《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34条还规定,如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认真的履行自身职责,在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中负有责任的,则相关部门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以及行政人员给予对应的行政处理。这2条规定表明,一旦出现了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并且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则涉事主体如学校或教师都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者是行政处罚[16]。4.3刑事法律责任。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校方或者教师在明知教室、场地以及教学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然不采取有效地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由此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则对于事故直接责任人需处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处罚,如果伤害事故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则对于事故直接责任人处于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7]。从《刑法》的规定中可以看出,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其处罚程度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果高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方符合《刑法》第138条规定,并且已经达到“重大伤亡事故”的程度,则需要对高校相关负责人追求刑事责任。

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界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时间以及地点范围,学生以及校方始终都是体育伤害事故的涉事主体,双方在体育伤害事故处理上的法律关系实际上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对于伤害事故的处理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同时兼顾公平责任原则,当然学校在承担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责任和对责任认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部分法律责任或者不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出现体育伤害事故需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总的来说,对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追究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所谓防患于未然,管理走在前,高校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不论是学生,还是校方都要时刻保持警惕,明确各自的责任,以此来降低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更好地发挥体育活动的价值。

作者:于婷婷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