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课程创新看中国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2-04-25 04:11:00
导语:从日本的课程创新看中国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方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教育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研究日本课程改革,对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改革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注目,其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综观日本的教育改革,研究战后日本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
1.1第一次课程改革——单元式课程(1945—1958年)
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这一阶段推行的是“单元式课程”,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和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柱。单元式课程既容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的需要,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力低下。
在单元式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设置的,对体育科目采用了松散的分类学习办法。从战后1951年颁布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看主要是以教学单元排列为主,虽分为中心内容和选择内容两类,但两者均可选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列出的项目众多,对每一项目列出了授课周数,但并无约束力,实际选用教材和课时数均由教师自主确定。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接受了美国的自助餐式的体育教学。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包括身体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活目标。这一时期共颁布过3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47年版、1949年版、1953年版),提出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1953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1,身体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提高活动能力。
2.社会目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3.生活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在课程评价上,由于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教学大纲的变迁过程也是学习评价的完善过程。在40年代和50年代,以“生活单元”构成的体育教学单元是难以确定共同性评价标准的,当时的学习评价只能是主观的相对评价。在学期终结时,小学按“态度”、“技能”、“习惯”、“理解”四个方面评价,中学按“健康与生活的理解”、“健康与生活的习惯”、“运动技能的提高”、“竞技比赛的参加”四个方面评分,各自采用五级评分制,最后评出总分。这种评定主观性强,学校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超越教学效果的可能范围,且分类不够系统。
1.2第二次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1958—1977年)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必修课的学分数。
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侧重点不同,但均以学科为中心。如日本196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总体目标:
通过理解运动经验的身心健康,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的同时,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态度。
具体目标:
1.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培育强壮的身体,提高体力。
2.学习并掌握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健全的生活态度。
3.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
4.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知识。
70年代初,体育教学强调发展体力,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体育成绩评定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其标准和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评分仍采用五级制。《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则记录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力测定与运动能力测定的数据与结果。
1.3第三阶段——人本主义课程(1978年至今)
1976年,文部省课程审议会公布了有关课程的《审议总结》,确定了改善课程,“以人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1)培养个性丰富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3)重视作为国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教育。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文部省1977年制定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纲要以及1978年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进行调整,提倡“从容学习”,大量删减教材。
进入80年代之后,日本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展望未来,又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3)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在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不能再独自担负儿童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进行教育协作,共同保障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认为:学力不仅指知识,而且指学习欲望与学习意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依据这种新的学力观,学科课程就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必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评价的重点应是前二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即丰富的心灵,丰富的社会性(包括国际交往性);(2)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掌握基础、基本;(4)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日本1998年启动了“儿童情感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以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良好个性,并给予儿童多样化的选择。
这一时期,日本的体育大纲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如198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理解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在运动中增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快乐、明快的生活态度。
各年级目标:
1年级和2年级
(1)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
(2)培育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
3年级和4年级
(1)在愉快地从事各种运动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体力。
(2)在培养协作和公正态度的同时,培养注意安全、健康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197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此,日本的学校体育进人到了“生涯体育”的新时代。“生涯体育”时期确定的体育科目不仅强调照顾学生的爱好,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过去的大纲均规定了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比重,新大纲除体育理论规定为5%—10%以外,其他教学内容均没有规定时数,由各校自主确定。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择必修两类,在初中三年级以上,除了体育理论和体操为必修外,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武道等均为选择必修。新大纲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机会,减少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项目,对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1991年文部省进一步强调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并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1)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确立的学力观,重新认识教育的实践功能;
2)积极提倡对逐个学生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3)精选教学记录本的内容,缩短其保存期限。
根据上述意见,在学习评价上出现了四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考虑的新学力观,修订教师“指导记录要求”,改变过去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繁琐的记录格式,减少文字记载,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与记录。
四个方面是指:①关心?意欲?态度;②思考?判断;③技能?表现;④知识?理解。
三等级是指:A一充分满足;B一大致满足;C一经过努力可以满足。
对学生评价,包括“评定”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中学阶段仍然采用五级评定,但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采取三级评定。关于“所见”,则记录学生的好事与优点。
第二,反映教学评价的特色,对学习的各项目均可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也应在“所见”中登记学生的好事与优点。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第三,确定了教师指导和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在“思考?判断’’和“技能?表现”的基础上,更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但该领域操作困难,需要开发评价手段,而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第四,评价的重点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亚健康状态、现代文明病、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健康的需要更加迫切。“健康地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1998年开始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纲要进行修改,新的指导纲要将于2002年实施。在小学的体育科目标中,提出:
(1)紧紧抓住身心一体,重视学生爱好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和保持健康,提高体力;
(2)重视学生带着运动问题去学习,通过思考和实践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自我健康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里提出:
(1)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把过去的“体操”改为“增强身体运动”;
(3)利用持续运动能力提高体力;
(4)加强了在药物、生活习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强调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5)在“伤害事故的防止”方面,增加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
(6)在运动文化学习方面,要求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方法。
2.日本体育深程改革的特点
2.1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体育价值观。日本教育社会学家管原礼认为: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为了比赛取胜,有的为了社会联络,有的为了娱乐和满足,有的则为了健身。从二战后日本的体育教育来看,虽然始终把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体育的社会价值,从来没有忽视过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具体目标。关心和承认学生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的健康观,是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2.2重视课程的心理目标
日本的体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目标。在快乐地运动中,注重“思考?判断’’,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运动文化的体验与学习“过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健康,较多地运用了“成功”、“快乐”等教学手段。这对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直至创造性学习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目标具体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到体育运动目标、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目标、运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个体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从如何促进人才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高度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学生在社会目标、生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追求和实施个体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这对学生在“怎样健康地生存?”和“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具有操作性。
2.4课程结构合理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设计以人的发展为本,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这种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包括三个方面:①正规的体育课程;②校内活动课程;③社会实验课程。第①种可称为显露课程,第②③种可称为潜在课程。其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潜在课程的重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日本学者在总结课程改革时提出了必修和选择必修并存的课程结构,且选择必修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在宽松的体育环境中也得以个性化地实现。家庭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的融入,使体育课程结构日趋合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2.5课程评价科学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评价面、评价深度、评价因素方面日趋合理,对运动过程中的关心、意欲、兴趣、态度、情感等心理领域的评价更加重视,而且评价手段也日渐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评价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比如,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开始的各种运动能力测定,各种数据均可进行全国和本地区平均数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比较,自己寻找定位,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性化评价是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人性化、生活化,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课程评价由量化评价向人性化评价发展的重型举措。
3.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
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日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在欧美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到社会进步、生活发展对学生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系统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中、日两国体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同样日本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随着对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1]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1:22.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会议材料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杨贵仁司长在“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会上的发言。《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二期,卷首。
[8]丁朝蓬,“中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概览”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上一篇:汽车车载网络的运用诠释
- 下一篇:探究提高德育效益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