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趣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时间:2022-04-25 02:46:00

导语:论兴趣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兴趣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摘要:兴趣是积极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认识倾向。“兴趣是成材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问题。

关键词:培养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夸美纽斯早就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可以说:“兴趣是成材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至关重要,要真诚耐心的帮助学生,培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相互亲近、信任的感情,通过这咱情感的建立来从内心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由“要我练”过渡到“我要练”。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健美的体魄,正确优美的示范并结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1“兴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兴趣教学模式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认知、行为、情感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于教学媒介,以促使学生能力的各方面不断发展,从而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认知过程既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的有效控制系统。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也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一个学生某门功课、某个运动项目比较突出,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钦佩,他就会产生优越感,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就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学有所长。体育兴趣是中学生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是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因此,对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而言,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体育课的目的在于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观念教育和运动能力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影响“兴趣教学模式”发展的原因

首先,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教材的运动项目可分为4大类,男生18项、女生17项。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兴趣程度、兴趣原因”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然后对调查的数据经计算机整理并以百分比的绘图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首先为游戏,其次是球类、武术等项目,而田径、体操类的项目相对于上述教材而言,感兴趣的百分比比较低。而大纲上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占教学时数的比重,相对于田径、体操类而言,教学时数较小,这就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带来了困难,尽管教师也明白“兴趣”的重要,也绞尽脑汁想出多种多样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练习中的学习氛围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在教学时间上太少,甚至为了完成达标率,为了毕业,体育课围绕个别的项目进行,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娱乐、健康和学业的需求,当娱乐和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在练习中就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为。反之,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学业需求的强度增大,从而产生在练习中应付、服从或对抗现象。可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对一名学生来说,从进入中学到离开中学的6年时间里,每学期都要进行类似的练习,感到枯燥无味是必然的。正如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神经和组织的兴奋,必须具奋刺激强度、刺激强度的变化速率、刺激时间等三大条件。而三大条件的关系是依从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体育课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3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兴趣教学模式”

3.1用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语言起着组织、讲解、批评、表扬、鼓励、指导、教育等作用。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体育教学活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解动作要领时,教师可多用脍炙人口的口诀,多应用形象的比喻;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对完成练习较好的学生要通过表扬,鼓励他们做得更好;对完成的不够好的学生要多激励,指导他们尽量完成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简洁流畅、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自主能动地参与到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中。

3.2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俗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体育明星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崇拜者也越来越多。利用同学们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及利用本班的体育优秀生及周围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青少年富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爱效仿崇拜者、父母、师长及学习有威望的同学。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及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努力行动,哪怕是只获得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以肯定、鼓励,对之以表扬、赞美,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人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与肉。”教师从各方面体贴、关怀、理解学生,对学生的爱心,能感染全体学生。他们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和欣慰,使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并且很容易取得成功,并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3.4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师充分利用情感的调节作用和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教师以不同的情感从事教学活动,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通过一番辛苦后得到的快乐体验,才能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教师可将自己对体育对学生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平等对待学生,以情感为纽带来营造新的师生关系。

4“兴趣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进行独立的体育活动,培养其正确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可通过提示和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使之兴趣充分发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运动技术和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本着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个别对待,激发他们对优育的兴趣,使之获得快乐和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使其发挥主动性成为现实。

首先,我将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时数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和比重。同时,将学生兴趣程度较高的项目和兴趣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而不是将一节体育课变成单纯某一个项目的训练课。另外,在确定几个必修项目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不一定非要全部学纲上的所有项目。因为任何一个运动项目本身,都需要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都能促进人的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什么都会一点,却没有一项突出,反而不能激发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热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形式也有影响,这也正是兴趣这一心理状态的集中体现。在跑的教学中以不同的方式的刺激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跑的练习中,速度素质提高效果明显。另外,在篮球教学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30米快跑中接球上篮和30米快速运球。一堂课内完成20次这样的练习,学生依然满脸笑容,并且不感到累,而与过去那种单纯的30米加速跑练习,学生10次就不堪负荷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

在1500米的耐力素质练习和测试过程中,我将那些耐力素质、体质较差的同学组织起来,分组进行足球比赛,同学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根本没有触及几次球皮,却跑得满头大汗,不少于1、2千米,但却感觉不到累,依然情绪高昂,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这些同学的体质和耐力素质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可见,在跑的教学练习中,以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球类课和当代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

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难点是起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上体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并且因为怕脏、怕受伤,练习积极性不高,故而最终影响到跳远、跳高的技术和成绩。后来我就将一只排球用细绳系着,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架前一定的距离和高度处,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必须用触及排球。游戏式的练习方式使每个学生争先恐后地积极参与练习,教学难点逐步被突破,运动成绩自然大幅度提高。

在武术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但却不喜欢基本功练习。而武术基本功是中学武术教材的重点,同时,练好武术基本功也是提高武术技能、水平的关键。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明武术基本功在套路练习和实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给予示范讲解说明,并在每一个基本功的教学练习中与实战相结合,配合一些简单实用有效的自卫防身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使各项练习更加规范、有效,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操项目教学中,特别是器械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力量素质、协调能力差,并且又胆小怕受伤。在教学过程中确实难度很大,怎么办?结合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打破男、女分组界线,充分利用各班的体育骨干先进行培训指导,实行“传、帮、带“,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练习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练习质量,达到教学效果。

同时,我又把高中3年的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在《大纲》的基础上,各学年的学习内容、考核办法,按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4大类,由学生本人按照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然后教师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搭配,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考核。

5结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可以持久而集中地注意,从而保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考,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事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还会使人感到意气盎然。这样,就会越学越起劲。这就是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推动和激励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劳动而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做的是,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去激发学生运动的好奇心,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掌握好一些技能,使学生的体育爱好转变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平江.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的兴趣和态度.体育教学,2002.3

[2]戴建新等.高中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与动机的调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3]鲍丽芬.体育兴趣要素的激发.音体美报,2004年4月

[4]朱万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