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学生创新培训

时间:2022-04-25 02:44:00

导语:论体育教学学生创新培训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体育教学学生创新培训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今中学体育教育创新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创新教育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途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今中学体育教育创新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需要。

1教育现状与分析

一直以来,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还只是停留在只重视学生体质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决不允许学生有“违规”行为,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忽视了体育在心理、社会、文化、教育等其它方面的功能,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近期效益上,违背了素质教育应全面发展的思想。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对学生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充分发挥他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教育功能,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在全面锻练学生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不同的内容、组织、手段和方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创新教育的概念、意义与作用

2.1创新教育的概念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2.2创新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创新教育就是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学科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教学中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以创新为主,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教学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性情,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一直维系在“师道尊严”的局面上,师生关系实际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统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切实有效地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效果,真正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围绕每一堂课的主题自由发问,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解决,并尽可能地做到当场解答和示范,这样,学生就能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他们就能全面、自由、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创设让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如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等。如在篮球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些教学情境:情景导入师:“同学们,解放军在进攻敌人城堡时,遇到躲在碉堡内敌人的反抗,假如你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应该怎么办?”生:“把敌人的碉堡炸掉!”(学生议论纷纷的回答)2.准备活动──投篮的各种玩法师:“刚才有同学说要把敌人的碉堡炸掉。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炸掉碉堡?”生:“用炸药包炸它!”(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你真棒!真聪明!要想炸掉碉堡,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训练,谁能百发百中地击中目标?”生:“我!我!”几名学生按耐不住跳了起来。教师将学生引领到课前准备好的篮球场地,师:“每位同学可以试一试!哪个同学成功了我们就请他来表演,好不好?”学生听后,又高兴地去活动了。这时,我在四周巡视与他们一起玩。学生玩的非常的开心,投蓝动作是五花八门,有的双手扶球于肩上往外推球,有的并足单手肩上投蓝,最多的是双手由下向上抛……每当我发现有成功学生,及时加以评价。又如我在立定跳远教学时设计了“青蛙过荷”的情景:开始让青蛙们利用短绳做游戏(自由发挥),然后让学生们用跳绳设计、创造出各种图形的荷叶,接着学青蛙的样子在荷叶上来回跳动。此类情景教学就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产生创新的情感和行动。

3.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言堂”的教学不是素质教育,更不会有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已从过去的“要我练”到“我要练”进行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这时,教师要抓住大好时机,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每节课的教学实际中来,及时引导学生向“我要怎么练”的更高层次发展,真正把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人们常说: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探索知识海洋的摇篮。我们作为施教者,在面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突发奇想产生的问题时要耐心解释,正确引导;对提出古怪离奇问题的学生不能采取训斥、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大搞“听话教育”,要积极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究精神。为此,教师要善于设计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先让学生绕课前准备画好的半径为10米的圆圈跑,第一次慢跑熟悉场地,第二次快速跑,然后根据两次跑的不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快速绕圈跑时人会有向外脱离的感觉?学生就开始众说纷纭,各自发表他们的看法,最后终于知道这就是力学的原理——离心力的作用,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该如何克服离心力的作用也就是快速跑时人才不会向外脱离?此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去体验实践弯道跑的技术。又如,在学习蹲踞式起跑时为什么“预备”口令时重心要前移,重心移到什么位置最合理?在学习篮球“急停急起”运球技术时,重心应如何控制?在跳远时为什么落地时两手应前伸?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练习。然后让做的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演示,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评价,教师则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3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思维能力

人的个性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没有个性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品质。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其个性,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当学生的个性、特长表现得很明显、很强烈的时候,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发展学生这些积极的个性与特长。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此外,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一步联系教材,如把生活中的常用技能纳入教学,如负重跑、紧急避险、救护技能等,把新兴的运动引入教材,如攀岩、街舞等。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分析问题,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练习,从中发展身体,掌握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以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让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例如: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带操或组织游戏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向学生传授一些创编徒手操及游戏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在大脑中有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的具有模式化的带操或组织游戏的形象概念,然后有意识地指导体育能力较强的同学自己编操和领做徒手操或游戏。在潜移默化中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可能一次性达到规定标准,因此,教师应借助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例如:我在教学分腿腾越山羊这一课题时,学生在腾空时出现腿伸不直的错误动作。我用这样的做法:首先,在上课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已学过哪些压腿动作,根据所学过的、见到过的,开动脑筋,发挥思维,并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有创造性地对“腿伸不直”的错误动作加以纠正。结果各小组在认真讨论后汇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了左右大分腿压腿练习、原地跳起空中分腿、跳人马等辅助手段。又如:在技巧中“鱼跃滚翻”教学时,用“蹬摆如兔跃,臂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束腰”的形象语言描述,同时结合优美的动作进行示范,使学生感悟动作的要领,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由于传统的教学总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导致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采用启发、探索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并注意创设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热情的教学情境,爱护和引导学生各种大胆的质疑、假设和尝试。如采用讨论法,积极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引进沙滩排球运动作为教学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运动,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我采用软式排球作教学用球,同时在规则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了调整。具体做法:为了练习更有持续性,学生在初学时一人可以连击两次球;对阵双方人数可增至四人、五人甚至六人;网的宽、高也可任意调整。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动眼、动脑、动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了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当然,体育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学习内容应由教师把握,而一些具体的学习环节则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练习、去创新,对于不足之处教师予以适当纠正。另外,在介绍技术动作要领时,教师要把握住动作的重点予以提示,而练习的方法和如何运用等细节则由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必要时教师可以提出范例,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范例有所创新,而不拘泥于教师所规定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跳绳运动,教师提示短绳单摇的动作要领,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发挥想象,自己决定进行连续多人跳长绳、绳中绳、双绳、单绳交叉摇等动作。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多用鼓励作为回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均能体会到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逐渐树立起来,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就会被激发出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得到培养。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它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创设更多的创新思维空间,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质疑、解惑,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求新求异的欲望,在自创动作的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是一项系统的长远的科学的教育工程,它需要教师在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不懈,狠抓不放,注重创设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使学生得到表现自我才华和思想感情的机会,养成认真思考,求异求新的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黄旭中国教育报[J].《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2.8.29

「3」龙之荣体育函授通讯[D].《试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002.956-57

「4」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教育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