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隐性校园文化思考

时间:2022-10-28 09:41:00

导语:体育课隐性校园文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课隐性校园文化思考

摘要】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加强体育隐性课程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体育隐性课程;高校;体育文化

Abstract:TherecessivecurriculumsisthesummaryofP.E.experiencesgotindirectlyandhidenlyunderP.E.environment.ThedevelopmentoftheP.E.recessivecurriculumsconstructionplayscrucialpartinpromotingstudentsall-roundabilityandincampusP.E.culture,itisalsotheeffectivemeasuresinconstructingagoodatmosphereofP.Ecultureincolleges.

Keywords:theP.E.recessivecurriculums;college;physicaleducationculture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P·W·Jackson)于1968年首次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这一概念[1]。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倡导,体育隐性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1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1.1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体育隐性课程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而在思维的过程中,隐性课程起着积极作用。学生的体育活动是通过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技能又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运动技能是否能顺利地被学生掌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逐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本质特性与规律,以达到学好体育知识,熟悉、巩固、提高运动技能技术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化方面的状况。而这两方面因素是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折中间接学习不仅对学校以内的学习有影响,而且对学校以外的时空也有影响。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重复教材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而没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态度。体育隐性课程为这些因素提供了教育的载体,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能充分发挥他的积极作用。

1.2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体育隐性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学生的一种形式化的文化态度与思想人格。从实质上看,体育隐性课程就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2]。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会努力使得自己的运动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匹配,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课堂规范、体育锻炼制度、体育竞赛制度等对学生都有一个约束,使他们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使之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相协调。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知、情、义、行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能通过相互交往,在各种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3]。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理念的体育文化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在高校育人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广大师生通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体育竞赛等体育的行为方式,在大学校园里传播与交流体育文化,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师生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精神成果。

2.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校园文化的特征,其价值核心与价值取向与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相通[4]。学生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受益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受体育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参与和运动竞赛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上,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上。

2.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风貌的展现窗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既可体现学校的体育风貌,又可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各民族学生可通过体育活动表演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高校体育文化确立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着时代的体育精神与主题。

2.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体现着教育性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竞争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体现着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特点校园体育文化中包含物质环境和设备、教师和学生,他们必然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除了体育课的教学外,学校的环境、体育设施、教师的素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3体育隐性课程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体育隐性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中除显性体育课程之外的,经过规范设计的所有体育文化要素的组合体,实质上就是按照体育教育目的及其具体的体育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学校体育文化,即校园体育文化。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师、体育类图书、报纸、学校的体育规章制度等。而这些构成要素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体系是有形和无形、动态和静态的多种校园体育文化要素的有机结合。

3.1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广大师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设施建设是搞好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业余文化生活的前提;是搞好各项学校体育工作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体育设施发展的规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因此,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物质环境的建设,包括建设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这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目前,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建设数量偏低,体育设施管理和体育设施科研工作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应重视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用多渠道的方式,搞好体育设施建设。

3.2体育理论知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有形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已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进行自我锻炼。体育的基本知识从学校图书馆的体育图书、报纸、期刊及社会传入学校,学生可通过经教师指导,选择的体育图书、报纸、期刊上获得这些体育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强化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认识。以健美操理论课为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可把大量与健美操教学有关的隐性的人文资料和教学内容,如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健美操近代、现代的基本动作示范,高水平健美操比赛及欣赏,运动损伤和疲劳的恢复,服饰和化装等相关内容资料,把他们引入教学中,这样既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文化活动中,从而使体育隐性课程的价值的实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3.3体育教师和学生互动是高校体育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以及课内外的言行举止,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隐性教学要素,可以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教师对体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态度,教师的兴趣、爱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教师安排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既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以及掌握健康卫生等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体育教师的教态和敬业精神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过程的成功体验,形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通过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师生之间平等交流都是隐性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4结语

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宗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建设的方向,强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各项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体育隐性课程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98.

[2]张俭,陆美琳.关于隐性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效用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77.

[3]李复新.隐性课程的教育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1990,7:81.

[4]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