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18 09:16:00

导语: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16PE量表测试等方法,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学体育后进生之所以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基础较差,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即中小学阶段未能接受到必要的体育教育以及他们在个性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因此,大学应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教育,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他们脱困。

关链词大学生、体育后进生、成因、对策

体育后进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据调查,这一群体的数量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这一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探寻帮助他们摆脱后进,使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的合格人才的对策与途径,不仅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1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①以我院97级和98级72个教学班中的体育后进生(指年度体育课成绩总评或年度素质达标测验成绩不及格者)209人为研究对象。

②对所有对象均进行16PE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04%。

③对测试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均在金长城586微机上运算。

2结果与讨论

①依照祝蓓里等1988年所修订的16PE量表中国常模,研究16种人格因素的平均标准分如表1。

表1研究对象16种人格因素的平均标准得分及标准差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X

4.88

6.56

5.74

4.65

4.35

5.12

3.96

5.24

5.45

5.28

5.43

6.77

3.68

5.88

5.496.61

S

0.75

1.02

0.66

0.59

0.38

0.81

0.24

0.53

0.83

0.64

0.52

1.29

0.46

0.92

0.691.14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对象在H项(敢为性)和Q1项(实验性)因素方面的得分很低,在A项(乐群性)、E项(持强性)因素方面的得分则明显偏高,这说明体育后进生这一群体从总体上来看,具有退缩保守、文静内向和易于紧张忧虑的个性心理学倾向。正是由于这些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使得大多数体育后进生一般都不喜欢或不乐意去参与需要一定的勇气、毅力及冒险和竞争中精神的体育活动。这一结论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在体育课中运用观察法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是基本吻合的。在问卷调查中,回答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的人数比例高达73.48%;回答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则不足20%,仅为19.89%;而回答平时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则为64.33%。根据向任课教师所做的调查,也反映出在体育课上,大部分体育后进生经常会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心以及过分紧张忧虑等情绪特征。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更乐于当观众,经体育教师反复督促才肯练习那么几次。由于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导致参加体育锻炼和练习的次数太少,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通不过考试与测验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我们认为,个性心理方面的共同缺陷,是造成体育后进生体育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内因。

②人的身体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除了受遗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诸多的教育手段中,体育教育则扮演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体育后进生(83.5%)均家住不发达的农村且毕业于当地的乡镇中学。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可避免的认识局限性,可以说大多数的农村家庭及乡镇中小学都基本不可能向子女和学生施以体育教育,再加之多年“应试教育”这一顽疾的影响,就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没有能够接受到正常和必要的体育教育(见表2)。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基本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未能接受正常和必要的体育教育,亦是形成大学体育后进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动因。

表2研究对象高中阶段体育教育状况表

项目

周体育课节数

体育课授课情况

达标测验情况

体育成绩评定

2节

1节

按计划

授课

放羊式

授课

每年测

验一次

未测验

严格

评分

教师

送分

比例%

17.7

32.6

49.7

36.6

63.4

35.9

43.8

28.3

71.7

②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68.4%的体育后进生回答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而对不感兴趣的原因则依次为:觉得学了没有用(71.3%);感到教材难度大,跟不上班(64.4%);感到上课枯燥乏味(44.7%):教师水平太低(12.8%)。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校体育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课堂的组织与教法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体育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一个重要性因素。

3对策

3.1加强对体育后进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虽然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大学体育后进生已经错过了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期,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因此而放弃对他们的帮教努力。相反,作为青少年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一块阵地,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尽可能地为他们补上中小学阶段所缺的课,帮助他们摘掉体育的“落后”帽子。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行为。只有当认识到事物的某种必要性时,人也才会产生行为的动机。因此,对大学生体育后进生的帮教就应当首先从帮助他们提高关于体育及体育锻炼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参与体育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其体育能力打下基础。帮助大学生体育后进生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除了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课外的个别教育,通过体育教师和所在班级的体育后进生进行个别沟通,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因而更有利于进行“对症下药”进行帮教,提高帮教的效果。因此,这也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必须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后进学生,而决不可以对他们采取歧视和漠然的态度。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种锻炼与提高。

3.2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多年来,我们对于这一基本原则挂在嘴上和写在纸上较多,而真正落在实处则很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虽然很多,但体育教师主观上重视不够以及有嫌麻烦的情绪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在教学和考核中对后进生和一般学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对他们进行比对一般学生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辅导;其次,在教材的难度与学习要求方面,也要考虑到后进生的实际基础,而与一般学生有所区别。如:降低高度,缩短距离,简化动作等等;再次,在教育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切忌模仿、丑化或嘲笑他们的错误动作,—以避免给他们造成不良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最后,就是在考核评价方面,应以他们努力与进步的程度为主,而不应死招标准。

3.3为体育后进生开办补习班

体育后进生的体育基础较差,因而要使他们能够跟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达到考核的要求,就必须为他们“开小灶”来加强“营养”。而为后进生开办专门的补习班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具体操作上,可根据总人数和补习班的重点内容将学员编成若干个小班,每班10—15人,并指定专门的辅导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并指导他们进行基本身体素质或专项技术的练习。采用这种做法,由于一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相对较少,因而针对性较强,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后进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学会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而且还有得利于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我院自1997年以来,每学期都开办一期这样的补习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参加补习班的后进生,当年“达标”补测与体育补考通过率分别达到97.3%和98.5%。

4结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而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认真作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则正在贯彻这一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关心和研究这一问题,以利于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

3、体育理论.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

4、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