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尝试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7 11:23:00

导语:浅谈尝试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尝试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尝试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颇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尝试法教学就是指教师提出教学内容、目的、任务和要求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尝试性练习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好惯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尝试法的理论依据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授给学生理性知识,现成的经验,让学生按照规定好的教学模式去学与练,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尝试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使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一但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就会记得更清楚、更牢固。

二、尝试法在教学运用

1、导学阶段: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不作动作过程的讲解和示范。如:在教学垒球的投掷这课中,只讲述原地投还是行进间投,要求看谁投得远以及投掷垒球时不能砸击到人。

2、尝试性自练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内容、目标、任务和注意事项进行各自练习、并互相观察、互相探试。教师巡回观察,

-1-

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并不时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教导阶段:在尝试自练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各自所练习情况,发表个人看法,演示过程。教师对共性问题和学生的质疑进行答疑。还以投掷垒球为例,学生自练结束后,学生满足了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欲望之后,要求学生积极思考:“我为什么投得不远?”“我为什么投得比他远?”“用什么方法才能投得更远?”等。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再小结问题的关键,解答疑问后再让学生带着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练习几次后,有的简单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有的问题还存在,学生通过尝试失败的经历后就会渴望得到成功的密决,而认真地学习正确的动作方法;而那些尝试到成功的学生就会增进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会更加自觉地练习,并且很乐意把学会的经验传授给周围的同学,整个学习气氛会更热烈。

4、提优补差阶段:教师进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精讲,根据学生尝试练习时,教师巡回时了解到的情况,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能较好完成动作的A组;能基本完成运用的B组;存在较多问题的C组。对A组只需提出安全的注意事项,由体育班委组织练习;教师组织B组和C组进行辅导练习,使学生的动作技能不断得到完善,再让B组由体育骨干带领练习,教师专门负责C组的学生练习,给“卡壳”的学生个别点拨、帮助,使全班学生顺利地与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

这样,学生完全在积极而自信的状态下,通过尝试,他们会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解决”,还能把自己发现的结论转化为能力,“尝试法”使教学气氛愉快而轻松,教学效果也相当好!

-2-

三、“尝试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1、符合教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尝试法”是一种以学生自练为主的教师为辅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法,符合学生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注入的讲授形式。

2、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

科学的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活动呈相对减弱的趋势,而学生

的主体活动却不断增强。因而,正确的教学关系,实质就是本文所提的学生尝试性练习——教师对共性解答——提优补差,这个过程,突出学生的主动活动增强理论。

3、符合学生练习的认识规律

这种教法符合“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

“教学目标——明确目标——探求目标——实现目标——深化目标”的目标控制过程。

“导学过程——尝试自练阶段——学导阶段——提优补差阶段”是教师的教学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过程——修正过程——形成过程——理知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本人通过运用“尝试法”使我校的体育教学效果有了明确的提高,今后还需在教学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的体育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再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