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与品质更优秀的教师
时间:2022-08-04 03:09:55
导语:思想道德教育与品质更优秀的教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师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教师要以爱为基础,抱着平等尊重的心态,理性看待学生,科学选择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还要摒弃一蹴而就的心理,以达到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心理;学生成长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教师要勇于突破自己,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以达到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教师教育学生要以爱为前提和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能会面对诸多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必须以对学生的爱作为教育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功利性目的指导下的教育行为不利于学生成长,还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爱为基础,教师的教育行为才可能对学生是有利的,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如当学生违反校纪时,教师不能抱着“他给我丢脸了、给我惹麻烦了”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种心态下的教育行为极有可能带来的是简单粗暴的指责,引发的是体罚与变相体罚;而如果抱着对孩子尊重、为孩子终身负责的心态去进行教育,教师就会采取更加温和、尊重学生人格的合理方式去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始终以爱为核心,教育教师要有爱的精神。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排除其他私心杂念,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怀着爱意去教育学生,相信以此为基础的教育行为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阳光、健康、快乐的教育52NINGX1AEDUCATION土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如何提供这样的土壤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平等尊重的价值理念融人师生关系中。具体到教育教学环节,就是教师不能将自己置身于权威的家长、严苛的管理者角色中,强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念、规则去做事情,学生如果不做,就会迎来教师疾风暴雨式的惩罚;学生如果做了,教师也许会满意,但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学生,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人,强行施加的教育并不能真正改变学生。教师尊重学生的思想,试着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去了解学生,与学生积极沟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使学生发自内心去自省,实现自我教育,达到道德理念的内化,相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会更深入、更持久。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现代社会,学生心理和品德日益复杂,特别是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其品德教育和法律意识令人堪忧。这给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与此同时,当个别学生出现严重问题时,教师可能会悲观地认为这个学生“无可救药”。但实际上,学生毕竟还是个未成年人,始终处在道德的塑造期,还远未定型,下这样的结论不仅为时过早,也是对这些未成年人的不负责任。有案例显示,一些原本被教师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学生,经历过社会的磨练,其中一些人发展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才。这种现实状况证明了教师当初的结论还是有些武断和轻率。所以,教师要从正面管教学生,多给予学生温暖与关怀,对其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多与家长联系,改变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那些所谓的“无可救药”的孩子是可以挽回的,起码可以降低或者避免其将来犯错误的机会,也算是教育的成功。所以,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要用百倍的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健康发展,将来能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要因材施教。人无完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往往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能成为优秀的人,希望他们品德完美、学习成绩优异。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家长的多元价值追求、学生的个性品质面前,仅凭教师一己之力,不可能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楷模和标兵。当教师的努力、追求与学生的现实状况发生矛盾时,教师期望用更大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但这种心态往往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对立,使得教师的教育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能用过高的标准、心态来要求学生。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尚且如此,更何况人。教师要能正确理解、认识、面对学生在人生大道正确的前提下存在的一些小瑕疵,这样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才是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天梯”。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才更符合学生实际且容易开展。
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育促使一个人思想、心理发生转变更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艰难历程。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是情绪、情感、思维发生激烈碰撞进而实现重建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充满着困惑、叛逆、冲突。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的学生,教师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更要满怀耐心,不能抱着一蹴而就的焦急心态去进行。许多教师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或是学校考核,或是自己的荣誉与尊严,希望能在短期内改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这时候的教师,其焦虑心态不言而喻。当教师带着这种一蹴而就的焦急心态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力度之大、责难之深,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逆反,学生往往无视教师的要求,甚至站在教师的对立面。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一定要有耐心,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更要长期不懈努力,善于从小处着手,用春风化雨的方法去浸润学生,用耐心去呵护学生、关心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开展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影响学生,让学生尝试着慢慢改变自己。对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学生也会慢慢发生改变,有利于重建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质的飞跃。教师批评学生要科学合理。古人教育子女有“七不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批评孩子要讲究时间点,时间点不合适的责备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比较大的伤害。由此联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必须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地点进行。首先说时间,兵法有云“怒不兴师”,教师也一样,在愤怒的情绪下批评教育学生,可能会因语言或行为的不当对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教师要选择在自己积极心理的时间点上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次说地点,任何人都需要自尊。有经验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往往选择一个没有第三人在场的地点进行,就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选择这样的地点,学生也往往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教育效果会比较理想。如果教师当众批评学生,学生可能会因自尊心受不了而采取过激行为。这种状况下,教育效果和我们的教育初衷就背道而驰了。所以,为了教育效果更理想,教师一定要全面考量,选择正确的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总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扬起爱的风帆,心中有爱,耐心对待学生,不苛求、不冲动,在平等和尊重中实施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努力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育人中进步,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让正能量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生活在阳光之中,为家庭培养优秀子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李婉芝,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5.
作者:蔡晓云
- 上一篇:数字媒体技术在民族文化展览的应用
- 下一篇:舒曼艺术歌曲特点与演唱研究
精品范文
7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