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

时间:2022-04-26 09:49:10

导语: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大学生开设的重要课程。面对全面育人格局,在当前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探索符合新时期育人环境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设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金课教学设计》一书,分析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设计存在的客观问题,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设计要求与设计机制,以期为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供有效参考。由陈若松等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20年12月联合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金课教学设计》一书,主要以专题式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等多个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金课教学设计进行论述,提出引导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等观点,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金课教学设计问题进行全面论述,提出了学生应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髓,养成法治思维和提升法治素养,积极参与民族复兴。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丰富,叙述完整

该书研究内容丰富,叙述体系完整。通过选择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中54个知识点,设计专题式教学方案及课件等资源,为全面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鼓励学生履行法律义务提供了科学指引。其一,目前在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设计时,由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诉求和实际情况缺乏有效掌握,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有效认同与全面掌握。其二,在法理学研究过程中,多集中于伦理学、法理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教学过于偏重价值观与人生观等理念教育,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认同。其三,思想道德素养与法治教育缺乏深度融合,存在融合困境,限制了教学成效。在当前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设计时,通过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热点问题、关系理论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澄清学科学习的相关误区,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现实热点问题,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重点突出,框架清晰

该书研究重点突出,论述框架清晰。通过对法治观教育、道德实践和思想道德素质及法治素养等内容进行完整叙述,全面提升了该书的论述价值与实际成效。面对新时代的特殊环境,在当前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做到以下领域的重点创新:一是充分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围绕现阶段大学生法治素养、法治意识知识、情感等多元教学目标,重视做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法治观教育。通过凝炼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引入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应用的影视作品、阅读材料及案例,构建门类清晰、内容完善的课程教学机制。二是要做好教学评估体系重构。围绕现阶段大学生思修课程教学实际,要从可量化、智慧化视角出发,重视构建教师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要求,探索实现课程循环式互促、螺旋式相长的实施路径。

三、注重创新,论述新颖

该书注重创新,通过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际,采用独特、新颖的专题授课教学模式,增强了全书内容的趣味性与新颖度,也有效激发和提升了读者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取得理想成效。一方面,要针对性优化、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内容、手段,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一体促进机制。通过重点研究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采用与核心价值观、法治观等多项内容高度匹配的教学方法。比如,将案例分析法(PBL)、角色扮演与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法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更加活跃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体系。通过为学生提供观点碰撞、思想激荡的良好空间,实现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交互提升。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本课程具有自身个性化优势,作为一门综合政治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多种功能特色的思政必修理论课,优化课程设计,培养高校学生塑造正确三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有重大意义。该书以思政教育规律和现代育人规律为研究基础,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因素,全面提升了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的实际成效。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做好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在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时,要突出教学的实践应用特色,重视增强课程设计的社会属性,通过增强学生的认同度,强化学生的认知意识,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作者:王薇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