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11 11:20:54

导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研究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通过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科学整合了理论与实践,以及课堂与课外教学内容,并促进了任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有机融合,进而使教书和管理育人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式,探索出更加可续有效的教育系统,增强教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研究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以及思想价值观,各院校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其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但是,就高校其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教师精心设计和讲解,而学生完全没有参与兴趣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此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使其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进而促进学生法律与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特点分析

一是,教学、教育价值。在高校思政教育新时期、新形势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内容、方法上的更新与改革,也使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以及实用性的体现有着重要价值。此外,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法律和思想意识,也能够培养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优秀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能够未来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二是,社会价值。通过开设这门课程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水平,以及法制意识的建设者与创新者。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也获得了更多接受社会教育,以及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与平台,对于促进社会快速转型与发展,以及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三是,课程特点分析。这门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性,其课程的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法制精神,并且具有强烈的理论与知识性。其课程讲解的重点主要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不仅呈现出了正确的思政理论,也着重强调了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进而使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修养,以及思想水平,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措施

一是,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在高校教学中,大学生往往注重的都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对今后就业方向的规划,常常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实质意义,进而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显著提升。以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对自身今后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更多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各高校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纪律、有理想和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法律意识的引导。在讲解法律基础内容时,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法律条文,虽然作为法律组成的根本,学生只有熟练记忆这些法律条文才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其保护自己,但是如果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这些条文,让学生机械的记忆,不免会让学生认为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过于枯燥、乏味,也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无法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在讲解法律条文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进而充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进而让学生在观看和分析案例过程中轻松的掌握相关法律条文,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观看的想法与感受记录下来,并鼓励学生与师生分享以下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采取怎样的法律措施,之后教师在为其传授正确的解决方式,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印象。三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每位学生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存在的各种困扰和难题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虽然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但是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与调查,进而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困扰,然后再结合这些问题开设专题思政教育,而对于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进行逐一指导,进而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足够的阅历,心理发展也不成熟,因此,心理抗压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一丝打击都有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出现困扰时教师应及时主动的帮助其解决。另外,在面对巨大的学习与就业压力时,学生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未来非常渺茫,进而导致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偏离,此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的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成材。四是,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校教学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而这种被动、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免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如,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并演绎相关的道德与法律的情景剧,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真实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法制案例,并自主的组织学生进行演绎,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另外,除了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外,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深刻体会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教师在明确每节课程的主题之后,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划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再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课堂分析、讨论。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违反了道德规范,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促进学生的法律与思想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语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对学生今年后的学习成长,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各高校应给予足够重视,在教学中应积极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紧密联系,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其实践教学环节中,这样辅导员能够受到任课教师正确的理论指导,而辅导员也能够将实践效果及时的反馈给任课教师,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弥补、相互促进,进而使思政和法律基础教育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欣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司岩.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9(6):152-154.

[2]张帅,刘世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68-269.

[3]张少兰.知行合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69-93.

[4]刘玲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5]黄艺羡.情感激励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