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本思想

时间:2022-01-29 03:37:38

导语: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本思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本思想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人本取向”确立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要求

在这里,思想道德素质规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如果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人的发展将会是畸形的,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道德素质低下的人,绝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甚至是一个有害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因此,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而思想道德教育就应该成为贯穿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尤其在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的社会,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对人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也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客观环境。在高校,青年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际交流中带来的不同文化的撞击,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众传媒手段的广泛运用,都猛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加上现实社会中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个人奋斗,实现自我”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其教育方式和内容的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不仅违背道德建设的基本精神,而且有悖于当今时展的潮流。因此,不论是从适应时展潮流的角度,还是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来看,不断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确立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本取向”已势在必行。

二、“人本取向”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功能

人本取向”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坚持“人本取向”必须以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必须建立在重视德育的价值功能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主动地发展。第一,“人本取向”理念具有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本取向”理念将能保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引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同时,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会在这一目标的作用下,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成为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觉意识和共同行动。第二,“人本取向”理念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价值判断作用。在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工作效益,很难确定一个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实施过程与考核体系没有统一的质量要求。“人本取向”理念的确立,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判尺度。按照“人本取向”的理念,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育人标准,克服过去在评价体系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操作。具体而言,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第三,“人本取向”理念对于更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更新教育内容,讲求工作方法,使之更具有时代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为此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要增强时代性,关键是要改变以往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缺乏层次、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倾向,使教育内容不断创新,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确立“人本取向”的目标,努力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做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一元性与层次性、广泛性相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将一元化价值导向和多元化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在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取向”价值功能的过程中,还必须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本取向”的原则,并认真贯穿于整个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过程之中。首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其教育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双重任务。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取得预期成效,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思想道德教育确立“人本取向”的理念,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充分地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只是教育工作者机械地和教条式地讲授或灌输,其结果只能是所传授的知识和理论停留在形式上,没能真正进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取向”理念,就是要由以教育者为本位向以学生主体转化,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思想道德教育的任何感化与教化,任何奖励与惩罚,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并失去意义。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心受教育者的利益,把关心学生的利益放在一定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本手段。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理解人就是要了解人的需求,对大学生来讲就是要充分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积极开发他们的知识潜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人本取向”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就是要为大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张扬营造宽松的环境,使之具有开放的视野、改革的观念和竞争进取的创新精神,敢于突破陈规,标新立异,挑战权威,探求真理。再次,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人本取向”的理念,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一方面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关注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和感受,妥善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的今天,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大学生增加感情素养、兴趣爱好,培养和塑造他们开朗的性格、谦逊的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广阔的胸怀,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理想,认准成才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我。

三、“人本取向”理念实施的方法创新

总结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提出一种真正的符合人之本性的教育理念,是一项重大工程。“人本取向”不是抽象的概念,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不断细化,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机制与科学方法。第一,坚持人本理念,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人本取向”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而在全球化及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容易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如何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应从视教育对象为“物”转变为视教育对象为有生命的“人”,把受教育的学生由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由客体转变为主体。把提高学生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其次,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上,要摆脱以往狭隘的实用工具化倾向,改变那种把思想道德教育看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合理化”价值观,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合理化”价值观,使思想道德教育“目中有人”,把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摒弃强制性管理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等民主管理方法贯彻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实中践中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中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思想、现实需求、个性发展、心理状况、内心认同,通过核心价值取向进行道德教育,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最终培养大学生自身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道德教育的现实有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取向的建构过程不是消解多元化的过程,不是强行规制的过程,而是在校园生活中逐渐生成的过程。学校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渗透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第二,强化文化熏陶,营造良好氛围。文化熏陶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道德教育应作为一个优先目标整合在整个校园文化之中,形成内在统一的、多重的道德教育的合力。文化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其相应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任何一种道德教育都只有在顺应文化背景及尊重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才能对道德教育工作产生影响。因为“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追求的伦理规范”。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构建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全面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以政治为导向、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传统高校道德教育中,高校文化呈现出一种僵硬、刻板的局面,高校学生的个体需求不能自由表达,严重束缚了个体的健康全面成长。随着多元文化的激荡,高校学生接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高校教师和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唯一影响学生的中心,高校已被各种文化所充斥,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并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文化熏陶,从而引导青年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底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积极借鉴和批判多样化的世界文化,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不断加深认识,认真反思,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价值评判。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建立一种学生喜爱的文化精神,并将文化蕴含的道德内化为自身道德体系。而这种文化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文化的解读者和创造者,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和解读着文化,最终认可这种文化,进而使高校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第三,加强生活实践,强化道德体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过程”。实现道德教育“人本取向”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要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强化他们的道德实践体验,在现实的生活中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有效的道德实践体验,也会不断促成受教育主体的反思,促成道德感受和道德认知的提升。道德实践体验是指经常举办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其不断反思生活,并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道德知识的真正含义,在不断的体验和学习中达到情感共鸣。道德教育生活化就是道德应该始于生活、用于生活、终于生活,贯穿于生活实践的全过程。首先,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认知。强化道德教育中知识教育的作用,从理性上对社会的道德要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有了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就可以避免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加深对道德教育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其次,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需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在自然而然的活动氛围中意志得到磨练,品行得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强,纪律观念得到强化,进而建立起自身的道德体系。总之,加强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是由道德的性质和道德与人、道德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一方面,因为人是道德教育生成的根源,人是道德的创造者、承担者,离开了人,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我们对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的探讨,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在向善的道德陶冶中,快快乐乐地成长,并得到真正的幸福和解放。

作者:郝勇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