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
时间:2022-12-20 09:15:34
导语:思维训练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难以突破教与学的传统模式,学生难以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这极大影响了课程目标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思维训练课的开发与实施,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思维训练的主要方式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主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
【关键词】思维训练;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实践
2019年11月26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某小学的多功能厅里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其中还夹杂着赞叹声,市北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思维训练专题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会场上,一位青年教师正在执教思维训练课“‘补短’让生活更美好”。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伞”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寻找“伞”的不足之处,学生们有的提出雨夜撑伞不安全,有的提出撑伞接听手机不方便,还有的提出雨伞色彩单调,不够炫酷等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围绕雨天撑伞不安全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雨天使用什么样的伞就安全了?“能发光的”“带有防撞预警装置的”“有防风设备的”……学生们的声音响亮而自信。“你们想得很好,老师给你们点赞!可是这些创意设计怎样实现呢?实现不了就是空想!”于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共同寻找和制订设计方案。十几分钟的头脑风暴之后,师生基本达成共识:应当从材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良,于是又有了以下的师生对话。生:我们设计的这种伞的材质具有雨动力发光功能,雨水滴在伞面上就会产生电能,点亮其中的灯,雨夜撑着这样的伞,既能遮雨又能照明。师:有这种材料吗?生:有的,可以用PDVF导电膜。老师,我们不能说谎,在寻找材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创新设计已经有人在尝试,他的思路和我们完全一致。师:那你们更应该骄傲,小小年纪,设计思路已经和设计师一样了,此处必须有掌声!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课折射出市北区几年来实施思维训练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自2017年开始,青岛市市北区以课题为引领展开思维训练课的开发与研究工作,该项课题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多方寻求途径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虽然有课程指导纲要的引领,但是教师们固有的教学习惯难以突破:往往是研究课题由教师指定,活动过程由教师引领,成果展示更是教师导演的一场场表演,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质还是教师在操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教师具有活跃的思维,否则会束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小主人,市北区课程教研员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学科教师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全面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体系,打通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脉络。
一、思维训练的内涵及其发展
思维训练是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一种人脑智能开发与训练技术,主要理念是“人脑可以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强化,其核心是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思维训练教育起步相对较早,发展也较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新思维教育在美国得到重视,并迅速传遍西方各国。美国许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要给学生提供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英国强调教育的首要目的是释放人的创造能力,培养“骨髓中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意识的人”,培养“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日本提出:教育应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人们逐步掌握了有效开发人脑智能的途径和方法,也形成了许多思维训练流派,其中以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训练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主要内容包含专注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的训练,发散、聚合和逻辑思维等的训练,发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其重要内容。在我国,思维训练已经开始受到重视,除了被应用于婴幼儿早教外,还被企业培训领域引用,但具体实施尚未进入规范化阶段。在国内教育领域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思维训练融入学科教学中,以期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达成。
二、思维训练教育的价值
(一)社会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远胜于对人才数量的要求,而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只是停留在其专业信息量的储备,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能力,涉及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只有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兼备的人才称得上创新型人才。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本次改革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学习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十几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探索、寻求有效实施这一决策的途径,其中不乏“生本教育”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已经形成遵循教材系统化教学的模式,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学生在整齐划一的大班化教学中逐步失去了“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走向寻求教师确定的所谓正确答案的单向思维。长此下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极其渺茫。
(二)课程发展对于师生思维方式转变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新课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了学科界限,内容覆盖自我、自然、社会各个层面,倡导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去获取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需要任课教师结合区域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给出参考主题和教学活动开展建议,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习惯于中规中矩开展教学的教师们还是束手束脚地组织着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们也还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情境中亦步亦趋地开展所谓的自主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注重思维训练课型的开发,着力于帮助师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将思维训练作为面向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课,引导教师自身先学会开拓思维,掌握灵活和创新思维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专业素养的再提升;将思维训练作为面向学生的方法指导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各领域的主题活动中加以运用,使学生真正具有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和积极反思研究过程的能力。因而,思维训练教学的实施实现了“两个改变、两个突破”,即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教与学的传统授课模式,突破了单向思维对于创新精神发展的束缚。思维训练课的开发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学校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育的落地。
三、思维训练课的开发与实施
明确了思维训练课开发的意义,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成立了以教研员为主持人,包括学科名师和骨干教师、实验学校干部在内的课题组,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培养目标要求,细化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四维目标内容,提炼其中有关思维训练的重点内容,如专注力、观察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训练要素,进行主题内容的研发。2018年至今,课题组的研究路径为:目标与框架建构研究—内容体系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评价研究,明确每个步骤的主要目标任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子课题进行具体课题研发,最终将各年级研发的课题内容衔接整合,梳理形成小学段思维训练教学体系,编写了“小学生思维训练”读本。
(一)思维训练课的教学目标
我们将思维训练课教学总目标确定为:懂得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主动培养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初步掌握思维训练的主要方式方法,培养思维的清晰性、精确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品质;获得有关发明与创造的启蒙教育,学到一些基本的创造发明技法;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统筹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思维训练课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思维训练”读本分为低、中、高三册。低年级作为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观察力为主要目标,设计了“找不同”“找规律”“抓特点观察”“借助工具观察”等主题内容;中年级以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了“认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学科应用”“逆向思维”“排除干扰”等内容;高年级以头脑训练和培养发明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了“小球的高度”“百变回形针”“快递巧包装”“日用品的补短改造”等内容。三个年级的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并在后续的活动中充分运用前期培养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我们边实践边修正,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至今,已经建立了包括实验教案、课件、微课、微视频、优课等资源库,供学科教师参考学习。
(三)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模式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总结提炼形成了“五步教学法”,即各年级课题的训练活动均经历问题与思考、探究与体验、追本与溯源、评价与分享、总结与拓展五个环节。以“快递巧包装”一课为例,本课以设计制作快递包装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着力提升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品质。问题与思考环节,以图文形式呈现当前快递满天飞,由于包装质量不合格和野蛮搬运,货品受损情况严重这一事实,读本中以讨论图的形式启发学生积极讨论,发现快递包装的诸多问题,为后期探究活动做好铺垫。探究与体验环节,“活动一”让学生为五片完整的薯片设计包装,读本中给出泡沫片、纸杯、塑料袋、纸箱、胶带、气泡袋等包装材料,每个包装材料上都有标价,让各组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包装设计制作,包裹稳固计5分、包装成本计5分(成本每超过1元减1分)。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根据薯片的特点,为其设计稳固且卫生的包装,同时要考虑其成本;“活动二”为模拟运输过程,让各组包裹经历震动和抛接等一系列“搬运”过程,最终打开包装,至此薯片仍然保存完好、包装卫生、成本较低的一组被评为优胜组。追本与溯源环节,介绍了“包裹法”“填充法”“悬浮法”等科学包装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又学到了理论知识。评价与分享环节指导学生客观、科学地开展自评和互评,并修改完善本组的设计。总结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将本次活动的感悟写下来,使学生学会反思。拓展内容是运用本课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在课下尝试解决另一问题:高空抛鸡蛋不破碎,增加活动难度,达到巩固所学和再提升的效果。每个课题活动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究体验—理论支撑—评价分享—总结拓展的完整过程,真正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浸润式思维能力培养。
(四)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方法
针对思维训练课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主题内容,我们通过课例研讨,反复揣摩,寻找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确定了几种常用的相对高效的教学方法。如益智游戏法,针对主题设计组织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体验思维方法的合理运用。如在“逆向思维”一课中设计了益智文字游戏“巧惩奸商”:老婆婆到菜市场买西红柿,挑了3个放到秤盘里,摊主称了后告诉老婆婆一共是1.5斤,需要支付3.7元,老婆婆说不用这么多,拿掉最大的一个,摊主谎称剩下的两个西红柿重1.2斤,需要老婆婆支付3元钱。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分析轴尝试从结果倒推寻求解决策略:想让摊主自食恶果,就让他少赚钱,他拿掉的最大的西红柿肯定远超0.3斤,那就可以让老婆婆选择买那个大西红柿,就可以只付0.7元。学生们运用逆向思维法很快找到最优答案。再如,头脑风暴法,开展诸如联想、想象、创意设计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读本中设计了许多此类的题目,如“看到‘水’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你能想到报纸的多少种用途?”“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穿过一张A4纸”等。再如,实操法,让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一定的实践操作任务,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以往的经验,整合各学科知识,体验思维方法的有效性。如教学“小球的高度”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运用一定的材料搭建结构托起小球,结构的稳固性和高度决定胜负,学生们尝试将数学、工程、技术和科学等多学科知识(STEM)加以融合运用,从而培养了学生。
四、思维训练教学初见成效
(一)教师的教学思路得到了根本转变
思维训练课的开发与实施成功打破了教师的思维定式,使教学思路发生根本转变。如果我们的教师思维受限,学生的思维又如何能插上翅膀!我们本着“教学未进,培训先行”的宗旨,对任课教师进行前期培训,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研讨、区域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实施头脑风暴式培训。许多教师在培训后感慨万千,“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问题”“不要再批评学生死脑筋了,我们自己的脑筋就没有活跃起来”“一定要把这些方法告诉学生们!”在思维训练教学实验推进过程中,任课教师们也是边学习边实践,与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共同成长。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
思维训练课的实施在改变学生思维方式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的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寻求标准答案的课堂,而思维训练课堂是引导学生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课堂。在这里,教师已然不是权威,自信写在每个学生的眼中;在这里,中规中矩不是好学生,“天马行空”获得“点赞”;在这里,只说不练假把式,思必言、言必行、行必果。通过对区域学校的调查统计,与普通班相比,实验班的课堂表现活跃,积极向上,学生课堂发言参与度达95%以上,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效率(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任务)也远超普通班。许多教师反映,思维训练教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推动了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效率,实验班学生各学科成绩提升率普遍高于普通班。在思维训练课程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诸多问题,如研发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我们坚信思维训练课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保存他们珍贵的好奇心,给他们的思想松绑,让他们的个性得以释放,使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的兴趣、灵活的思维。我们有信心用思维训练课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装点成学生们放飞梦想、创新实践的乐园!
作者:史文辉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 上一篇:思维训练对写字教学的运用
- 下一篇:小学古诗文思维训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