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对写字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12-20 09:12:54

导语:思维训练对写字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维训练对写字教学的运用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在日常的写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贯彻陶行知先生的“一切以儿童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重视写字教学的思维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文章从写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角度出发,尝试厘清写字教学与思维训练之间的联系,运用实例说明思维训练如何促进写字教学。

关键词:思维 ;思维训练; 写字教学

一、什么是思维和思维训练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人天生具有思维能力,但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会更加深远。不少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全新的人。

二、如何看待写字教学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说:语文学科,就是思维学科。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是要遵循一定的思维逻辑,抑或说,写字教学和思维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人类头脑中智力结构中枢的思维能力,它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从而孕育和滋润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全。文字是思维的符号,也是语言的辅助工具,汉字的书写无论是“规范”,还是“美观”,抑或是“有一定的速度”,都离不开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培养和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思维训练。

三、如何在写字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

1.下笔之前需要观察思维陶行知先生曾说:“观察愈力,则物感愈众。”也曾有人说练字是“三分手艺,七分眼力”,这充分说明观察在写字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个汉字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由基本笔画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要认字,就要认清这个字的笔画有什么;要练字,就要懂得笔画的名称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写字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写字时要细心观察。观察所写字的笔画的形状、位置及呼应。笔画的形状即每一个笔画的线条、大小、长短如何,位置即所有笔画所处的书写位置,呼应即笔画之间的呼应情况。例如,要书写“层”字,学生就要知道这个字有“尸”和“云”两部分组成,细分还有其他笔画,弄清“云”字中两横的长短情况,作为半包围结构,“尸”字的一撇的长短情况,等等。没有观察,字的形体、结构、位置等方面的知识就不会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印记。正所谓古人云:观则思。学生对汉字的观察的同时,头脑中必然伴随着思维活动。教师在写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2.正确书写汉字需要形象思维汉字的最早来源是象形,汉字的形象是客观的,留存于我们的大脑记忆中就是一个个形象。正如古人所说:意在笔先。就是说,下笔之前先有字的形象。心中先有字的形象,笔下才会出现字的形象,这就是形象思维。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在书写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形象思维的训练。他们书写时,通过思维把之前存储于大脑中的字的形象提取出来,然后用手书写于纸上再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可以看成:眼中的字—脑中的字—笔下的字。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观察汉字的形象,如正方形的字“国”“回”“同”,长方形的字“目”“日”,梯形的字“层”“只”,菱形的字“幸”“今”“中”,正三角形的字“太”“久”“夫”,倒三角形的字“丁”“下”,等等。通过观察,不断积累字的形象,形象思维就会越准确,形象思维的准确必然带来汉字的正确书写。3.甄别形似汉字需要对比思维写字教学中的对比思维就是要将不同的字加以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完全割裂开来的思维过程。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统计,常用的汉字有3500个,数量非常庞大。即使不要求全部会写,《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写字的数量也要求达到了2500个。而众多的汉字中就有不少是形近字(外形差不多的字)或形似字(部首结构一样的字),这就需要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至于一写就错。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汉字进行以下比较:(1)新认识的字与之前学过的字对比,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大”和一年级下册的“太”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笔画多了一点,书写时就要注意到这个区别。类似的还有二年级上册《场景歌》的“园”与第六课《一封信》的“圆”,等等。(2)新认识的字之间的对比,如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2课中的“渴”和“喝”这两个生字,它们之间的间架结构相同,但部首不同,三点水的部首和口字旁的部首都表示了不同的意思。(3)已学过的旧字之间的对比。《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写的2500个字,统编版教材在第一、二学段就已经安排写了大半(1800个),特别是学生在第二学段的识字和写字任务相当重,这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高发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字比较、分析、归纳和强化,通过对比思维活动,交给学生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4.提升书写质量需要联想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都有“规范、正确、整洁”的要求,到了第三学段就有了“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的表述,这说明对写字的质量和速度有了明确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书写质量,联想思维关系不小。联想思维的类型很多,我们这里主要运用相似联想,即在写字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字的写法,进而联想,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尤其是在教学汉字结构的某一种书写规律时,这个相似联想就非常有用了。例如,书写“江”字和“刚”字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左右两个部分的大小关系,从而总结出了左右结构的字“部件简单写小,部件复杂写大”的书写规律,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思维,找到一些类似这样结构的汉字,如“钢”“杠”“伟”(左小右大),还有“创”“教”“乳”等。再如,书写带有竖弯钩的字,教师书写“已”时将竖弯钩书写作长短比较,帮助学生总结出“横腕要拉长”的书写规律,告诉学生这样书写才能做到美观,再让学生进行联想思维活动,练习书写带有这一笔画的汉字,如“巴”“包”“巷”“免”等。正如同陶行知先生说的,“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想办法打开学生的联想之门。如果教师在第一、二学段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的训练,这将会为第三学段写字的“美观”和“速度”打下厚实的基础,学生的书写质量肯定会有大的提升。之所以提出在写字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思维训练,是因为本来遵循了识字写字的基本规律,即“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该怎样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总之,汉字书写的“规范”“正确”需要学生心中要有相应的思维训练,这样方能“心灵”;而在规范正确书写的基础上要做到美观和速度,则需要学生的熟能生巧,即“手巧”。写字教学中,我们需谨记:开展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有“心灵”方能“手巧”!

参考文献

[1]刘颖,苏巧玲.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钱本殷.小学写字教学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李海峰 单位:海南省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