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

时间:2022-12-15 03:02:18

导语: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文尝试从“想象画情境导入”“补充画情境导入”“猜想画情境导入”三方面来进行情境设置的研究

[关键词]想象画;补充画;猜想画

画画是大部分低年级孩子都喜欢的,如果在课一开始,告诉孩子要画画,相信可以非常容易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对这方面的情境设置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想象画情境导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孩子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而这些丰富的空间想象,可以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用“想象画”这样的情境导入呢?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角,就可以用到想象画的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小朋友画一幅画,今天画的画跟美术课上的不一样,来,先一起闭上眼睛,想象有一张白纸,先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一个点。稍微等待,师:然后从这个点开始往外面画一条线。稍微等待,师:还是从这个点,往另一个方向再画一条线。稍微等待,师:好,睁开眼,你知道自己在脑海里画的是什么吗?由于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画的是角。然后再接着组织学生去探索角的各种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非常的安静,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跟随老师的要求在脑海里画想象画,让他们说一说的时候也十分的积极,很好地说出了“角”,角由什么组成,并且初步体会到角有大小。采用学生喜欢的画画手段,给它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的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既运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补充画情境导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我们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探索能力。那么,如何在课的导入阶段就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呢?我想到了补充画。补充画,在这里是指分几次逐步地完善一幅画,即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逐步的补充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逐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发展自身的探索能力。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第一课时,要引入钟面的认识,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补充画导入。师出示一个圆,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可以有各种猜想。然后在圆中间加上12根竖条,师:现在看出来是什么了吗?根据生活经验,学生都能说出这是钟面。老师接着问:“这就是钟面了吗?好像还少了些什么吧?”指名学生说一说还要补充些什么东西。学生逐步地补充数字、小竖条、时针、分针,老师相机提问:“这1~12的数字是代表了什么?这些小竖条有什么作用?这根长长的针你知道叫什么吗?短短的这根呢?”在老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补充之下,一步步地把钟面补充完整了。而在补充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手段,已经主动掌握了钟面知识,知道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短,分针长。猜想、补充、验证,再补充、再验证,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学生对钟表的认识逐步地饱满起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填鸭式的灌输,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索,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探索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猜想画情境导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猜想画,与想象画不同之处在于它给出一幅图的一半,让学生猜出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从而引入今天新知识的学习。而这样的猜想如果添加“游戏”这一重要元素,往往会达到十分出彩的效果。当然,这样的猜想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通过学生的简单推理得出,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中的“轴对称图形”我就采用了猜想画的形式导入,并结合了男女生比赛,效果非常的好。男生女生比赛猜东西,各给出事物的一半,女生猜的都是对称的(天安门、飞机、奖杯),男生猜的都不是对称的(鲸鱼、轮椅标志、带柄的杯子),女生每次都对,男生都不对,宣布女生胜利,引起学生不平。师:有什么意见?指名发表意见,明确女生猜的东西都是对称的,猜起来比较容易。师:哦,是这样吗?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女生所猜的图片)确实,这些事物都是对称的,有的是左右对称,有的是上下对称(边说边板书:对称)。这样对称的事物猜起来就容易多啦。师:你还能发现身边的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吗?指名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师: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性,那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我国是一个讲究对称美的国家,所以学生在平时接触到的事物中早已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是不知道它们被称为“轴对称图形”,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样一个定义。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等的综合能力,是一种使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最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但对低年级学生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本节课中,通过组织男女生比赛猜想画这样一个游戏,让他们利用生活经验,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争执、发现、归纳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充分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对称,从而为继续认识轴对称图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践证明,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学习内容,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沟通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应该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以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切切实实地发挥情境设置的重要作用。当然,情境设置应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方面面,怎么来更好地设置情境呢?这是我接下来继续奋斗的目标!

作者:沈淑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