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02-11 09:23:00
导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后进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每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定很平衡的发展,都存在着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在数学课中,怎样才能做到全面照顾呢?怎样培养“后进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深入了解,为培养“后进生”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特点,这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地基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进行详细的观察,“视其所以,视其所由,察其所安”,并通过观察各自的特点。古人都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更应如此。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切实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思想纪律、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克服教学的盲目性。
除调查整体情况,还要了解个别情况。如,学生张某动手能力差、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经家访了解到,张某存在的问题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向家长讲明动手动脑,心灵手巧,手巧促心灵的道理,使家长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帮助孩子学习处理生活。我也教他整理书包、打扫教室等。经过两年的努力,张某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脑子反应比原来灵敏了,作业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二、对“后进生”提出较低的学习要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集体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学习要求不能提得过高,否则将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后进生”本身在心理上就存在一种压力,所以教师不但在学习要求上要放得宽松一些,而且在“后进生”的心理上要善于作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心态。如教学“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可对优等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工整。对后进生则要求:正确率达70%左右,允许有一个比其他学生更长的学习过程,经过反复的纠正改错,逐步达到正确。在计算速度和灵活性上要求更低一些,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热情帮助“后进生”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应在面向全体学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热情帮助后进生,使其进步。对超过同龄儿童的少数学生,要创造条件,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向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发展。对于智力发展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由后进变为先进。
后进生长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原因,一是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掌握好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二是反应较慢,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因此要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帮助措施。
1、提前预习,为培养创新打基础。后进生在学习每一个新内容之前,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预习,了解一下他们对与新内容有关的旧知识掌握得如何。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了解后进生是否已经正确地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否真正掌握了通分、约分的知识,如果遗忘,就及时弥补,否则他们学习新课感到困难。
2、加强操作,培养创新。教学时,多提供直接经验,适当增加有趣的练习和数学游戏,以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能力,并提高学习兴趣。教学“10以内加减法”,我采用做游戏的形式,每生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小球,用竹签穿成一串,就像街上卖的“糖葫芦”。利用这串“糖葫芦”可做不同的加法和减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后进生”采用书上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中也有些“后进生”在操作中发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其中一个沿同一条高剪下,从而与另一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同样也能推导出面积公式。这样,“后进生”在亲自探索实验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指导质疑引发创新。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后进生”质疑,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时,就可教给“后进生”初步的质疑的形式和方法,并作示范性提问。(1)刚才我们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你们知道最小的自然数是几吗?有最大的自然数吗?(2)最小的整数是几?最大的整数是几?(3)自然数有多少个?整数有多少个?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有的“后进生”先是模仿性地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接着也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别的同学探讨。这样的学习活动,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后进生”更加主动、更加深刻地参与学习;又能从小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同时又引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后进生“的求知欲。
4、给后进生“开小灶”,激发创新。老师常以中等水平学生为标准,“后进生”就跟不上讲课的进度。因此,每节课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以指导。对于成绩很差的学生,除了进行个别辅导外,还可请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当“小老师”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带动他们,从而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还要善于兼顾个别。鼓励“后进生”答问或质疑,答好了要表扬,答不好不要批评,而要鼓励。开始可以请他们回答简单问题,随后也鼓励解答较繁、较难的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对后进生适当放低要求,使他们能完成基本练习就行了;对中等生提出一般要求,使他们能完成基本练习和部分较综合的练习;对优生提出较高要求,要求他们能解答难度稍大的具有扩展性、创新性练习题,以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作业批改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应有不同的尺度,对较差的学生应多从基础知识方面去要求,要做到当面批改,错题不打“×”,只在下面划“——”,并附一定的评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错误的原因,修正后就给满分,并奖励红“A”一个。这样可激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让他们尝到“跳一跳摘桃吃”的甜头。从而达到培养“后进生”创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