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思想对师德两难的启示

时间:2022-03-15 04:27:53

导语:“民胞物与”思想对师德两难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胞物与”思想对师德两难的启示

摘要:张载“民胞物与”思想集中体现了其伦理境界,阐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师德作为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他律与自律、公德与私德的有机结合。两者都是对关系的阐扬,有其共通之处,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爱必兼爱”融合公德与私德的爱,“责任感”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超越自我,达至大心”化解公德与私德的隔阂,“有信”破除公德与私德的藩篱。

关键词:民胞物与;师德;公德;私德

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伦理境界。“‘民胞物与’说的是,不仅天下之人皆如我的兄弟,而且天下之物亦皆我的同类,我对他人他物均应像兄弟一样对待。”[1]由此可见,“民胞物与”中的“民胞”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物与”指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一种用以协调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以及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称,它既是社会向教师职业所提出的相对客观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教师以及教师群体应当主动去吸收、内化和践履的道德规范;它既体现出了一定的道德他律性,同时也体现出了显著的道德自律性。”[2]所以,师德一方面是要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以及教师与社会等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从而使“异己”的外在道德他律走向“本己”的内在道德自律。“民胞物与”与师德都是对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阐发。本文希望从“民胞物与”出发来阐释教师职业道德的公德和教师道德的私德,通过梳理两者的关系,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处理公德和私德的关系。

一、“民胞物与”的“爱必兼爱”:融会公德与私德的爱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3]这体现了张载的仁爱思想。此外,张载的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爱人爱物,容人容物都是其仁爱的表现。他的仁爱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仁爱,继承了发端于“我”这个道德主体的“为仁由己”“爱由亲始,推己及人”的仁爱观,并将“仁爱”提升至宇宙关系之中。从宇宙大爱出发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这使儒家之仁爱克服了“私胜而害人”的等级弊端,要求在先天至善之道德本体的支撑下体认自我,既能兼爱万物,又能兼容差等之爱,这样便能更好地落到现实层面,由“推己及人”达至“爱必兼爱”。这与传统仁爱的由无我出发的淡漠亲情,“远施周边”,执着于“兼爱”的形式而实则没有真我的“爱”“利”交融的“兼爱”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共度教师节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其中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便是其中的一个标准。林崇德教授提出师爱是师魂之魂。[4]由此可见爱于师德的价值与意义,没有爱的师德是丧失了灵魂的师德。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必须在职业中付出爱。发端于我的“推己及人”“为仁由己”的仁爱观体现了教师个体的私德之爱是作为职业道德的公德之爱的基础,即剥离教师职业身份的个体爱是作为教师职业的爱的基础。一个本身有爱的教师才能将爱注入职业中,才能成就公德之爱。一位代课教师因未收到学生的鲜花,认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未得到学生的肯定便对学生进行辱骂甚至吐口水的行为便是将私德中不爱的一面引入公德中,造成了公德之爱的丧失。教师需要履行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仅仅把工作看成履行职责,还应在职业中融入爱。爱是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付出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宇宙大爱出发既能兼爱万物,又能兼容差等的仁爱观彰显了公德之爱,完善私德之爱的可能。

二、“民胞物与”的“责任感”: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

“民胞物与”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对他人、对社会有一份责任,都应该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通过道德的自觉和内在的超越,就可以获得对于“万物”的把握,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教师对学生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教师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师。教师需要厘清公德与私德的界限。陕西黄陵县桥山中学一名被评为“师德优秀教师”的班主任因学生上课睡觉、回嘴等行为,对学生连续掌掴20多下,导致其鼻子、口腔出血,脸部肿胀。对此,大部分人认为教师的做法太过分,少部分人认为是学生不听话在先。从教师角度出发,他不想放任学生不学无术的行为,希望对学生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但是学生回嘴的行为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让教师逾越了责任,从而触碰师德的底线。教师管理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教师正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它体现了教师的公德,但是教师粗暴殴打学生便是非正当发泄自己的私欲。从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来看,教师作为民胞的一分子,对学生、对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权利和义务对学生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但同时需要有道德的自觉。有责任感的道德自觉帮助教师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教书育人的独特使命,同时,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公德需要完全为教育服务,而教师的私德却并非时时刻刻以教育为主体。教师在完成自己以教育为主的公德时,需要以责任感为依托,在涉及教师道德的私德时,需要以道德自觉为准则来界定公德和私德的界限,不行使掺杂不良私欲的公德,也不过分要求教师毫无自我的公德。

三、“民胞物与”的“超越自我,达至大心”:化解公德与私德的隔阂

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5]大心是张载为解决人自身的有限性问题,将自我置身于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之中,从而使个体不再受到有限的束缚,获得永恒并实现超越。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只会封闭于自身的内在存在。“单纯的内在存在虽然也有一时的力量,虽也具有不透明的平庸肤浅的知识所发出的一时光亮,但缺乏忠诚的绝对性,缺乏相爱斗争中发展生长的连续性,缺乏真正的现实的当下呈现。”[6]一味地执着于自我是无法获得超越境界的,只会在狂妄自大中迷失自我。反之,“以道体物我”,则有另一番境界,可以获得超越的心理基础。张载认为,通过“大心”的功夫,能够对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建立起总体性的澄明。[7]总之,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人不是封闭于自身的内在存在,而是始终存在于人伦关系网之中,偏执于自我则终将在狂妄中迷失自我。教师不独立存在,而是会与人发生联系,尤其是学生,此时的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私德主体的存在,还是公德兼私德主体的存在。在面对公德和私德问题时,教师要超越自我,达至大心,不偏执于自我,不偏执于私德,也不随意妥协。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能将公德与私德完全分离开,一个教师的私德会影响到学生和家长对其公德的信任危机。浙江省乐清市一名小学教师沉迷于微商卖货,甚至上课时间也在购物群、朋友圈里发广告。几位学生家长拿着微信截图作为证据材料到乐清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投诉反映,最后教师因违规从事微商经营活动被立案查处。教师朋友圈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和家长,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负担,家长买或者不买都有诸多顾虑。既然如此,家长对教师私德的适度苛责也并非毫无道理。于教师而言,教师要具有大心,不偏执于自我,用同理心去理解家长的立场和角度,在自己私德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毫无底线地妥协于家长的各种要求。

四、“民胞物与”的“有信”:打破公德与私德的藩篱

张载强调:“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8]知、信、行的合一说明:信仰并不是在不可触摸的遥远未来,而是在触手可及的平凡生活中体会和感受。一位有信仰的教师会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汶川地震中,映秀镇小学教师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两名幸存的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救学生不是因为他生来有“仁义”的绝对理念,也不是情势所迫下机械地反应完全失去了思考,而是因为在他思考以前,他整个的思考方式已经被预先规定,他所受到的教育,他全部的生活经验已经预先规定他的感知、体验和思考的方式。他也的确在做出选择,但是他只能在他想到的选择范围之内进行选择,那些有损人道的方式他连想都没想。[9]这些感知、体验和思考的方式都熔铸于他的信仰之中。“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个人总是陷入在‘他头脑的局限’之中,陷入他从所受的教化里获得的范畴体系的局限中。”[10]这些“他头脑的局限”构成了信仰的部分。发达的现代网络使师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舆论的压力使师德超越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对教师个人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教师的个人道德出现瑕疵,就试图剥夺教师的职业身份,这种希冀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道德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却让教师在成为“道德圣人”的路上如履薄冰,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教师一旦把自己的职业看成自己的信仰,就会不再纠结于过重的外部压力,只是认真践行自己的信仰。一个有信仰的教师并不会任由自己的私德泛滥,也并不意味着做一个大公无私的神圣教师,而是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时刻体现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在自己的思考方式中融入教师应该有的选择。他不会在没有得到学生认可的情况下任由私欲横行,也不会在无力管理学生时罔顾教师的公德,更不会让自己的行为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他会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不忘用教师的身份思考和行动,他的这种思考和行为方式又成为之后行为的基石和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侧重“教师职业”所要求的“无私奉献”“诲人不倦”等道德,而教师道德注重对“教师”本人的道德要求。因为教师职业与教师本人的不可分割性,两者所阐发的公德与私德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职业担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使命,其私德或多或少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所以教师不是只需要承担教师职业道德所规定的道德即可。“教育是一种文化或精神的事业,教师没有与此性质相匹配的追求、气质与修养就不合乎专业的需要,也无法获得专业生活的意义。”[11]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将教师私德提升到比其他职业高的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将教师的公德与私德一体化并非盘剥教师的个体生存空间,而是对教师使命的一种希冀和认同。公德与私德本没有天然的界限,“民胞物与”思想正是希望可以用爱来融合私德与公德的爱,用责任感来消弭公德与私德的界限,用大心来化解公德与私德的隔阂,用信仰来打破公德与私德的藩篱,最终实现公德与私德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张世英.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J].江海学刊,2001(4):85.

[2]檀传宝.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

[3][5][8]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53,24,271.

[4]林崇德.教师大计师德为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2.

[7]邹广文,蔡志军.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超越维度[J].河北学刊,2010(2):19.

[9]张建桥.教师道德和教师功利的矛盾与反思—基于布迪厄行为理论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3):25.

[1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71.

[11]檀传宝,等.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作者:葛薇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