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内涵分析及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09 03:41:40
导语:高校教师师德内涵分析及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的内涵包含有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高尚道德、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宽厚的仁爱之心,现阶段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受利益诱导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现象层出不穷、未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以及老师自身未建立正确的师德意识三个方面问题,为此,需要从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保障体系,加快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建设;提升教师道德规范,加强老师专业素养及道德素养建设三个方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内涵;建设
一、引言
高校老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体人物与执行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也被寄予了更多的厚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培养老师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老师精神世界的培养,促使老师逐步成为专业能力强、有品德、有思想的优秀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师德建设在老师培训、成长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高校也必须要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老师的师德建设,促使老师能够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也为院校的长久、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从高校师德内涵分析入手,探讨了现阶段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希望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进行师德建设。
二、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内涵分析
(一)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高尚道德。在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校老师师德建设有助于保障教学内容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以老师的视角来看,良好的思政政治理念能够有效的规范老师的行为准则,并且将这样的思想传授给在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身处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高校老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自身的道德观与世界观建设;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将中国特色主义社会思想作为前进的方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不被利益诱惑所动容、坚持自我、舍小我成大我、为人师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传播正能量,提高学生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1]。(二)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个人爱好、兴致、品行、能力以及气质等的综合表现,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人们在后期成长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品德的培养以及意志的磨练。高校老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是院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以及信息获取渠道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敢于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的限制。高校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2]。(三)宽厚的仁爱之心。仁爱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宽容、喜爱,仁爱之心是建立在尊重他人主观意识与思想基础上的,促进自我身心、意识的不断完善,进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和谐统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扩散,个性化特征突出,所以老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要热爱每一位同学,将他们都视为己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理解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动态,对未触犯原则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处理,用心和学生交流,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不断指引学生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受利益诱导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现象层出不穷。我国进入到新时代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在局限于传统思想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动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因素。在现代物质化社会中,许多老师对传统的“蜡烛精神”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这种传统的思想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多的倾向于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把金钱作为衡量认识价值观的唯一标准,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3]。(二)未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现阶段,许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都在积极的进行师德建设,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建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师德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师德建设没有给予充足的重视,也未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仅仅是安排某一个部门负责院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将师德建设看着是上级派下来的任务,也没有建立师德建设保障制度,造成实际建设过程中形式大于意义。(三)老师自身未建立正确的师德意识。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老师自身未建立正确的师德意识,为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老师平时不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当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没有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性;部分高校老师丧失理想和信念,安于现状,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下课也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没有加强自身能力的意识,使得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4]。
四、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院校必须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密切关注现阶段师德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最后进行实践验证,不断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步伐,促使高校老师建立正确的师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中国精神以及人民价值的综合体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基准,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二)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保障体系,加快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建设。首先,组织成立高校师德建设管理部门,促进院校、职能部门以及二级院校领导体系的构建,院校党委书记对整个过程负责,加强院校党委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向前。其次,建设完善的师德建设保障体系,组建师德建设专业团队,明确各个团队涵盖的职能范围,具体来说,领导团队负责对整个活动的综合规划,工作团队负责落实方针政策。最后,制定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条例,保证开展工作过程中有法可依,促进师德建设过程的标准化、实用化。此外,还有加快考核制度以及评价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师德建设中[6]。(三)提升教师道德规范,加强老师专业素养及道德素养建设。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老师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即优秀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学能力、认真的教学态度以及合理的教学方法,其中文化底蕴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老师所犯的错误既往不咎,但是却不能容忍老师知识浅薄。为此,老师必须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文化知识的补充,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带头作用,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五、结语
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高校应当定期组织老师参加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活动,提高老师的政治觉悟以及政治理论知识储备,帮助老师养成正确的教育观以及世界观,充分调动老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唯,张占龙,肖冬萍.立体式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党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2018(10):190-192.
[2]杨超兵.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教师师德的失范与规范机制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84-87.
[3]黄秋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师德师风建设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6):125-126.
[4]糜海波.新时代师德评价与师德建设的应有维度[J].伦理学研究,2018(2):117-123.
[5]罗丽君,刘丹,乔德吉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1):12-16.
[6]高鸿.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16-120.
作者:张燕 唐君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师德师风校园文化特征研究
-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设计论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