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探究

时间:2022-09-25 10:24:49

导语: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探究

一、“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缘起

因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工作有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师德意识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为人师者之所以受人敬仰,正是因为这一职业有着高尚的情操、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2001年,教育部联合多家教育单位共同举办了“中国师德建设论坛”。论坛围绕“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2008年,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文简称《规范》)进行了修订,《规范》更加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爱”的师德内容。虽然相关部门不断提出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但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中,教师失德失范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有悖师德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质疑,也严重损害了教师“尊师重道”的职业声誉。基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意见》中提到“加强师范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今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促进师范生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这凸显出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上应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2]。相关系列文件的出台,无不表明国家对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及其创新性培养模式的重视。可以说,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多数师范生毕业后将直接步入教师岗位,他们在未来岗位上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等均与师德意识息息相关。一旦师范生师德意识薄弱或欠缺,他们将无法适应教师身份,出现为人师表差、不注重师德素养、不能用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等问题,这将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不仅要关注师范生的教学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更要加强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图1“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太极模式图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纲要内容,更加明确“实践”是提升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关键所在。所以,师范院校应把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培养与技能技法训练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要重视与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实践环节中的密切合作,以便借助师范生教育中的实习实训环节来推动他们的师德意识培养。因此,师范院校联合小初高实习单位作为“双主体”协调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意识,这既保留了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了实习单位的主导作用,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构建新的理念。

二、“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必要性

(一)“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内涵。师德意识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指教师对师德关系、师德现象以及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范畴等的综合反映和主观再现过程,主要包括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行为四个方面[3]。师德使教师的职业更加神圣,更需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而师范生作为“储备”教师,势必要认清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作为“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改变了师范生被动接受师德教育的旧有培养模式,从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令师范生认同教师职业,自愿地规划职业生涯,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比较而言,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是一种新趋势,也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延伸。所谓“双主体”就是指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共同为教师人才培养的主体,二者共同参与师德意识培养方案的制定、师德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计划的落实等有关教师人才师德培养的全过程。“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可以形象地用太极图来说明,在太极图中,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分为阴阳两部分,二者界限明确且交融相通。这一图示表明,在师德意识培养的全过程中,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地位同等,发挥功能却各不相同。在促使师范生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行为的提升中,两者各自发挥优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起到互利互补的作用(图1)。(二)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分析。为了明晰“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目标和内容,更高效地建立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模式,我们对20名师范生和10名教龄在3年以下的在岗青年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从师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方面寻找师德意识培养的薄弱点。本次调查表明,师范生对师德意识的认识是积极的,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公平地对待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但师范生在师德意识上毋庸置疑仍存在着不足之处:第一,师范院校师德课程设置不健全,师范生育人观念相对淡薄。有关师德课程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各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培养课程的设置还不完善,如师范院校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教法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在我国,师范生培养课程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程,如英语、思想政治等,这是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第二类是专业课程,它仅是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第三类是教师教育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书法、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技法的课程,并未涉及到师德意识的教育内容。由于师德意识培养课程的缺少,部分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水平相对偏低。在工作中,这些师范生会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出现过度地关注、不愿承担教授职责、不关心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第二,师范生在教师职业选择中呈现被动性的特点,职业认同感差。调查发现,一些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并非对教师岗位的向往和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而是基于教师职业的稳定、有寒暑假期、工作环境较好、福利较多等外在诱惑而致。还有些师范生在选择教师职业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或是希望教师身份是自己选择配偶的有力因素,揭示出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并不是因为教师职业社会价值、职业活动性质等教师职业应有的认同内容。因而,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调查还发现,部分师范生和教龄在3年以下的在岗青年教师对职业选择缺乏主见,有调查者提到,“周围人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做教师,或者自身学了师范专业,自然就当了老师”。可见,一些师范生和在岗青年教师并没有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是因为自己是师范生,毕业成为一名教师是最佳的就业去向。所以,持有这种想法的师范生即便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也会因缺乏职业认同感,而无法融入到教育事业中,更不会顾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第三,师范生在教师岗位实践时间过短,评价指标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仅理论的传授并不能让师范生真正体会到师德意识在教育中的意义。多数被调查对象表示,在校期间的校外实习时间过短,也没有太明晰的考核标准。实际上,大多师范院校的实习实践均设置在大四阶段,时间不超过4个月,实习结束后却让师范生完成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出示一定的证明,缺乏对师范生实习过程的阶段性和总体考评。这样一来,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安排形式过于单一,仅仅是对毕业生集中实习实践,缺乏阶段性的学期实习,实习内容与形式过于笼统。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师范院校与小初高实习单位还缺乏沟通,只是在形式上考核学生的实习表现,尚且达不到师德意识培养的预期效果。这就导致师范生不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对自己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用也不清晰。(三)“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意义。“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有助于走出师德意识薄弱的困境,对加强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师德意识和教师技能是教师专业的两大支柱,对将要成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来说缺一不可。所以,大学阶段是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和教师技能的关键期,实习培训是完善和加深师德意识和提升技能水平的必要环节。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作为两个不同主体,在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方面,既要传授师范生有关的教师品德品质和教学技能技法,又要让师范生将学到的知识和品质应运用到实处,以多渠道和灵活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扎牢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础,促使师范生向卓越教师转变。另一方面,作为“双主体”的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过程中,根据师德意识培养方案和实习培训计划,建立沟通合作一体化平台。这种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双向沟通平台的建立,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改变了部分师范院校弱化师范生实习培训环节的情况,确保实习落实到实处;又可以保证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模式的运行与管理,“双主体”通过定期会晤,根据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问题,及时调整培养策略,达到对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目标。

三、“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途径

(一)强化师德意识培养模式,提升师德认识。教师正确的师德认识是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得以体现的前提和依据,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精神支柱。对此,“双主体”要明确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学科性质、实习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规划师范生师德认识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实习路径,从根本上塑造他们的师德认识观念。在具体实施方面,师范院校应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与师德认识有关的必修课程,开展思想道德类、教师职业素养类等师德认识选修课,保证师范生在第一学期通过学习基本师德课程达到对师德认识的理解,第二学期组建师德认识学习小组,以案例研讨学习的形式提升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从实习单位角度来说,开展师范生的穿插实习,大学第二学期举办师范生入小初高实习单位的师德认识宣誓活动,每月开展两次骨干教师师德认识报告会和一次师范生与在岗教师师德认识交流会等,从小初高的学校氛围和交流学习中感悟师德,以促使师范生明确认识和理解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意识素养,提升师德认识水平。(二)丰富师德意识学习方法,深化师德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创新精神不断深入到教育领域,现今的高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黑板模式,因此,“双主体”关于师德情感的培养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具体来说,师范院校在师德情感的培养方面要树立创新意识,为师范生开发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每学年开展与师德意识有关的知识竞赛、学生讲坛、文章征稿等校园活动,以活动的形式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学习兴趣,深化师德情感。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官网、校内微信平台、校报等媒介开设师德意识学习栏目,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和丰富的学习途径,使得师德情感融入到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内化他们的师德情感[4]。而作为“双主体”的另一方,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做好与师范院校深化师范生师德情感培养工作对接的基础上,开展教师职业幸福观教育,以岗位幸福感、师生幸福感、同事幸福感等主题活动的教育形式,让师范生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情感水平,促使师范生明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有的工作态度,逐渐让师范生认识到教师不仅仅为学生传道解惑,还要担负起培养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责任,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责任感[5]。(三)内化师德意识自我教育,磨炼师德意志。师德意志是促使教师把认知层面的计划落实到行为层面的动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专业知识的大量填补、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理论转化实践存在鸿沟等问题。教师要想克服这些难题,就需要有坚强的师德意志。倘若教师对这些问题已存在认知,但因具体实际中的种种困难而退缩,缺乏行动力,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下降。因此,作为“双主体”的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师范生的协同培养策略上,要注重师范生师德意志的磨炼。具体来说,师范院校可以开展“一带五”式模拟实习的学习形式,针对现实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任务的形式由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引导五名师范生共同完成,提升师范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实习单位可以开展师德榜样,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以及师德意志的锻炼等教育学习环节,观看榜样教师事迹的视频或报刊,让师范生每月上交一篇对师德意志的学习感悟,促使其把师德意志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内化为自我教育。这种把师范生的师德意志培养过程的外显化,在不断磨炼师范生师德意志的过程中,使师范生对教师工作形成正确的分辨力与评判力,将师德意志内化表现在教师岗位中。(四)重视师德意识实训评价,历练师德行为。实习实训是历练师德行为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在实训中得到应有的规范,“双主体”在师范生的三阶段实习过程中,建立实习单位———师范生———师范院校的三维评价体系,以监督和促进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具体而言,“双主体”在师范生的整个大学期间,设置3个实习阶段:第二学期进行穿插实习,第三到第六学期进行阶段实习,第七到第八学期进行跟岗实习。在此过程中,实习单位根据师范生对教学原理、技能技法的课堂运用,对各类学生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教学工作的方式等考核项目,评价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以教学日记、教学反思、学习笔记等形式对自身的师德行为做评价和成长记录,每阶段实习结束后上交指导老师。师范院校在实习单位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对师范生提交的实习反馈做总体的验收和审核,再通过“双主体”间的沟通,共同评定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成绩,最终建立一套有效的师德行为评估制度。

作者:孙宇静 张珊珊 闫平 张野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