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师德论文
时间:2022-03-27 10:50:10
导语:民办高职师德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江苏民办高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支能够胜任教学要求的专任教师队伍,他们中不乏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但是,总体来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注册入学制度的实施,对教师师德建设带来了冲击与影响——教师职业情感愈加冷漠、育人意识越加淡漠、敬业精神严重不足、教学腐败日益蔓延。
(一)舆论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教师职业荣誉感的缺失
尽管国家重视民办教育,主张民办教育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但在现实中,民办高职教师并没有享受到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政策及较高的社会地位,相反,社会对民办高职一直存有歧视和偏见。正因为如此,民办高职教师普遍缺乏应有的职业荣誉感。2011年,江苏省民办高职实施注册入学,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老百姓的解读是民办大学有钱就能上,“0”分也能上,对民办高职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恶化的舆论环境使得民办高职教师仅存的一点职业荣誉感消失怠尽,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烈的职业自卑感,职业情感愈加冷漠。
(二)学院发展战略转移加重了教师对职业前景的担忧
生源是民办高职赖以生存的基础,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后,开始全面下降,民办高职因此陷入生源危机。注册入学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办高职招生自主权和生源范围,但也进一步拉大了民办高职与公办高校的差距,加剧了民办高职之间的生存竞争。江苏民办高职实施注册入学制度以来,每年勉强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到一半,而且还在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参加注册入学的公办院校数量逐年增加,民办院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种态势下,学校举办者纷纷转移发展方向,事业的重心由办学转向其他领域。学校何去何从,让本来就缺乏职业安全感的教师对职业前景更加担忧。人才流失出现新的高峰,不仅学校整体师资实力受到重创,而且动摇着在职教师对学院发展的信心。
(三)教学中心地位动摇加速了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下降
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职业道德的本质体现。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群体的工作态度都是影响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有效生源减少,注册入学后,学校教学工作让位于招生,资金投入流向新的发展项目。教学设备得不到更新,实验实训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无人问津,这样的氛围下,教学管理部门放松监管,部分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职业责任感,敷衍应付,得过且过。
(四)学生素质变化加大了教学难度,降低了职业价值感
职业价值感是对从事职业的价值的自我判断,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传道授业,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是每个教师最大的满足与快乐。然而当前,民办高职为了生存,确保收益,招生中求量不求质,导致学生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行为习惯差,上课不是听不懂就是不想听,一堂课,教师要反复中断授课管理课堂纪律,师生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教师不仅身体疲惫而且心理压力大。劳动得不到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极大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慢慢地教学变成了没有情感投入的机械运动。
(五)参与利益趋动下的招生工作助长功利思想,淡化师表意识
招生一直被视为民办高职发展的生命线,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后,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为抢夺生源,各校使出浑身解数,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全员招生,即将招生任务分解到每个教师身上,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工资、奖金、评优挂钩。当然,作为激励,学院相应给予一定奖励。为了完成招生任务,甚至多拿奖励,教师们假期不能专心备课,钻研业务,而是四处奔波招生。为了招到学生,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与中学班主任讨价还价,有的随意给出承诺,有的不惜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有的干脆直接委托给班上的学生,并许以利益。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深刻说明教师以身示范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重要。然而,招生中的教师,不顾职业形象,利字当头,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功利思想,淡化师表意识。
二、注册入学制度下民办高职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
生源的确是制约民办高职发展的瓶颈,但解决生源问题不能只靠招生,杀鸡取卵,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要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只有加快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一切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良好的师德则是前提。其实学校越是在困境中,越需要教师团结一心,发扬奉献精神、攻坚克难。
(一)加大正面宣传,优化舆论环境
我国民办教育的产生与成长是改革开放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民办高职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的建设者,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很多领域内取得了瞻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大众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才会对民办院校存有误解与偏见。因此,首先,民办高职应该重视宣传工作,与社会传媒机构建立合作,及时宣传报道取得的成就,当前尤其要加大宣传注册入学制度,让社会大众理解注册入学制度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改革举措,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注册入学并不是没有门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其次,民办高职应积极与社会各方合作,尤其要加强校企合作,在为学校争取经费支持,为学生增加实习就业机会的同时,向社会宣传自已,提高知名度。最后,民办高职应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公益活动中来,让师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扩大影响力,增加美誉度。社会的认可度会极大地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二)办学者应将教师的未来纳入新的发展战略
生源持续减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民办院校必将面临重新洗牌。在此态势下,办学者们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无可厚非。但是,学院的何去何从,不只是办学者的利益问题,更关涉全体教职工的命运。诚然民办高职多是个人投资建成,但学校十几年的发展,依靠的是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所以,它不是私人财产。投资者不能抛开教职工谈生存与发展,应从教职工的利益出发谋划未来,将全体教职工的未来纳入到新的发展战略中。唯有如此,教职工才能看到希望,才愿意视学校为家与学校共进退。
(三)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完善师德约束机制
学校存在一天,教学的中心地位就不能动摇,唯有抓住教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相反学院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招生或其他方面,忽略教学,放松管理,只能是本末倒置。首先,当前民办高职应充分利用其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和充分的自主权,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办学结构,创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强做大优势专业,以形成特色。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或内部挖潜,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以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经费不足。其次,经费投入首先应确保教学需要,再好的改革思路没有资金保障只能是画饼充饥,而投入本身彰显的是办学者的魄力和信心,这对提振教师信心,调动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任何时候不能放松教学的常规管理,教师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考核。尤其应建立多级督导制度,从学院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及教研室都负有教学督察的职责,不断完善师德约束机制。
(四)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注册入学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就整体素质来说较以前有所下降,尤其在高数、英语等科目上,部分学生几乎是零基础。但不能因此学校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否则,即使顺利毕业,也是不合格产品,长此以往,学校的声誉便会毁于一旦。首先,狠抓学风建设,从学生进校起就要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风会是一股无形的,却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感染着每一个人,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其次,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分层次教学,对于差异性大的科目可以通过组建强化班、兴趣小组等方式进行分层教学;还应多组织有特长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
(五)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
民办高职作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实体,自主制定工资制度。虽然国家有政策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学校要依法依规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其实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学校编制偏紧,工作强度大于公办学校,然而民办高职教职工工资待遇一直远远低于公办院校,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都是按最低标准交纳,且工资增长随意性大,尤其是注册入学以来,即使招生状况良好的学校,工资增长也基本止步不前。对于工资水平低于公办,民办院校教师都有认知,但是只要能正常增长,教师们就能看到希望,就有信心。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也是安定人心、稳定队伍的关键。同时,民办高职还应积极探索给予一定比例的教师以事业编制,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应标准,凡符合标准的教师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工资,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六)探索科学、规范的招生策略
诚然,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招生成败关系民办高职生死存亡。作为学院的一份子,不论是否隶属招生部门,都应该关心招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应该亲自上阵,参与招生。事实上,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招生。教师参与招生,尤其是当前高压政策下的招生,一方面给许多教师带来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不诚信的言行,无形中淡化师表意识,也不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招生对于民办高职来说,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是要伴随学院发展的长期行为,当前的不规范竞争、甚至恶性抢夺生源,无疑是杀鸡取卵,每个学校都应自律,创建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学校还应培养一支专业招生队伍,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的招生方法。
总之,优胜劣汰,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大浪淘沙,稳立潮头的是真正的强者。生源危机、注册入学对于民办高职的发展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民办高职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更要练好内功。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保障。唯有如此,才能抓住机遇,拓宽发展空间,在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袁劲果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论文
- 下一篇:国土局(所)工作计划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