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思考

时间:2022-04-02 09:46:01

导语: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思考

一、师德信仰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源动力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它既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校规校纪上保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真正实施,又要通过全体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师德规范要转化成教师自觉遵守的行动,一方面,需要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等支持,这是外在的制约力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支撑,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主要是师德信仰。师德信仰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的源动力。信仰是道德之本,同样也是师德之本。师德的理论本性决定了师德离不开信仰的支持。首先,师德具有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相统一的特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2]”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出道德的现实性基础,即人们不可能超越现实生产状况去构筑一个子虚乌有的道德王国。师德属于道德中更高规范和要求,必须立足现实,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带有现实化色彩的约束和规范。同样,师德又必须高于现实,具有理想导向性,即它必须依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提出的一种高于现实,带有较强理想化色彩的激励和倡导。师德的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师德这种高于现实的理想导向性内在地要求信仰的支持。失去信仰的支持,教师不可能去自觉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目标。其次,师德具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统一的特性。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师德也不例外。如果失去功利性的特性,师德也就失去了其为教师所追求的魅力。但师德更体现为一种为人品格与思想境界,反映出教师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这正是师德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集中体现。没有功利的纯师德是虚假、梦幻的,而仅仅为了功利而进行的师德行为又只能是庸俗、丧失理性的。在源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师德才是现实可行的师德。师德对功利的超越本性,引导着人必须超越功利的现实,而超越功利的师德要求若没有信仰的支持也是难以实现的。再次,师德具有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统一的特性。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对教师行为的限制与约束有其特有的方法,如师德评价、师德监督等。师德需要他律,需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否则不能立足。但师德规范若不能转化为内在的师德自律,师德与法律的区别就失去其意义,正如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完善的道德只能是自律与他律的内在统一,师德也不例外。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一个根本条件就是信仰,只有获取信仰的支持,这一转化才能最终实现。若无对师德的追求与信仰,没有对师德的敬畏之心,师德的防线只能一触即溃。由此而言,师德不仅是对现实教师要求的简单描述,而且高于现实,引导现实,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依托于信仰的理论本性。失去信仰的支撑,师德就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上升为教师自觉的追求。而有信仰支持和保证,就会使得师德有了真正动力,因此坚定师德信仰是加强师德建设内在的源动力。

二、高校教师师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师德从狭义上是指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教师需要坚定师德信仰,才会从内心、灵魂深处有所追求,有所敬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师德定位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还应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具体化。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笔者认为,师德信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把此作为其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精神源动力。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部分教师中出现了师德信仰危机,这不仅威胁着其道德水平与专业发展,更威胁着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和未来,迫切需要高校加以重视和解决。第一,部分高校教师信仰缺失,价值观迷惘。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目前,有的教师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中出现自我价值迷惘和师德信仰危机,导致其人生理想功利化、价值标准实用化,行为选择偏重眼前利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他们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智慧、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第二,部分高校教师知与行脱节,缺乏自律意识。师德信仰作为一种道德约束力,对教师行为发挥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若高校教师不能保持坚定的师德信仰,势必丧失对教师职业操守的信念,缺乏律己意识,放松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致使其师表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教学工作中懈怠,用心不到位,敷衍塞责;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课堂质量;不求上进,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甚至弄虚作假,不讲学术诚信等。第三,部分高校教师育人意识淡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师德信仰,对教师的职责内涵没有全面的认识,以至于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只满足于课堂专业知识的讲授,缺乏育人理念,甚至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教”仅是形式,“育”才是本质。他们没有认识到第一课堂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阵地,反倒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的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望。第四,社会师德监督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当前,社会舆论存在着对少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表面上重视、实际上漠视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少数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仅仅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缺乏对教师师德的规范、管理和考评,导致其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同时,部分高校对如何坚定教师师德信仰缺乏系统的思考,相关教育措施孤立不成体系,教育方式方法落后,导致高校教师师德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不高。

三、坚定师德信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坚定师德信仰是保证师德规范被自觉自愿执行的基础。在师德信仰淡化或部分丧失的今天,要想重塑高校教师的师德信仰,从社会角度看,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加强师德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最终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关键固然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这种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在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行,归根到底则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4]。因此,教育是师德信仰生成的基础。弗洛姆说:“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东西;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5]”因此,将师德信仰教育纳入到现行的德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使具体师德规范的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信仰追求结合起来,才能赋予师德行为以价值感、神圣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师德教育对象的学习、践行动机。在师德信仰教育工作方面,注重师德理论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构建集理想性与现实性于一体的科学信仰系统。同时,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信仰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改变以往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让教师真正地体悟到师德不仅是一种约束、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能从中得到幸福和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从而使道德信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在当前商品经济和市场化格局下,仅仅诗化师德是不全面的,不强调回报的师德奉献,只会让教育者和受教者产生受损感受,必然导致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久而久之,在师德生活中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讲师德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师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因此,要想坚定师德信仰,只有让师德得到现实回报,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机制,才会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师德意识,成为高校教师普遍奉行的价值原则。其实,德行统一、善恶报应理应是师德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走出用集体主义消除个人利益的误区,因而常常把集体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实际上,师德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统一的特性,决定了既不存在没有义务的师德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师德义务。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幸福的关注与追求(以不危害他人利益和幸福为前提)以及对德福统一(好人有好报)的向往与对师德的信仰是不相冲突的。建立良性的师德奉献和师德回报机制,也应是我们集体主义原则的一种体现。作为承受奉献并倡导师德精神的社会,有义务对奉献者予以回报,使履行师德义务的人、做出奉献的人,在这种回报中客观上获得他所应有的道德权利。当然,回报的形式既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师德楷模,通过社会媒介的赞颂,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大放光彩,使之感受到做有德者的高尚光荣;也可以为师德高尚者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或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有利其自身发展的机会和便利。另外,在选贤任能、评优、待遇等方面,注意优先考虑那些师德高尚之人。总之,建立此机制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要使教师在师德公正的环境里感受到做有德者高尚、做奉献者光荣,真正体现出履行师德义务的价值。

第三,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通过公众意见所具有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形成一个善恶评价体系来监督、规范人们行为。它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形成一种无形而强劲的压力和约束,一旦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舆论指向不一致,超过现实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道德底线时,舆论就能够形成“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马克思语),个体就会为社会群体所排斥,就要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重塑师德信仰不可以低估舆论的力量。这个舆论既要有校外的,也要有校内的,包含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由领导、同行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考评制度,进行定期的师德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等的重要条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一个正确的善恶评价体系,有利于化解矛盾,更能促使教师对师德规范的有效遵守。现阶段加强社会舆论监督首先要保证舆论监督权威性,舆论监督的权威性来自准确性和公正性。有了正确的社会舆论指导,才能为抵制不讲师德行为提供示范和力量。反之,就有可能导致监督权威的威信降低。总之,师德信仰的重塑与加强师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德信仰重塑需要迫切的关注与恒定的坚持,需要理论的厘清与实际的行动,需要师德规范体系自身的完善与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吴国友工作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