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研究3篇

时间:2022-04-02 09:40:00

导语: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师德智慧———寻求教师道德与智慧开发的有机统一

传统观念认为,师德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应有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和遵守。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这种认识是狭隘的和片面的,在师德教育和实践中也是不成功的。其关键在于,如此一种对师德外在的规范性和被动性的理解,不仅未能揭示出师德丰富的内涵,而且很容易忽视和消解师德原有的主体性,致使教师在规范性的管理面前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弘扬教育主体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研究和发展表明,师德的范畴具有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在一种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德已不止于若干道德规范及其遵守,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或者说在整个教学及研究生涯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知与行、志与功、名与实、荣与辱等方面的价值观念系统。而现代师德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尊师重道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生乐教和培育人才的敬业精神以及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常常遇到的却是长期困扰教育界,将教师的“德”与“才”一分为二的传统观念以及采用的相应的管理和教育模式。比如,由学校党政部门负责师德的教育和管理,而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教师学科和专业的管理和培训。这种师德政治化的管理模式从观念上将教师的“德”与“才”分割开来,在实践中难以开展师德建设以及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殊不知,教师的“德”与“才”是相互渗透而并存不悖的。随着师德内涵的不断拓展,这种重叠和一致性将愈加明显。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纯粹而独立的师德行为是不存在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大力提倡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就科技工作者的“红”与“专”的关系问题作过明确论述:“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1〕。作为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传播和创造科学知识为特征的专业劳动。在其具有爱心和创造性的劳动中,教师的德性离不开其才能,其才能也离不开德性,它们是一体两面和相互一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一种属于教师的道德智慧的品质。而师德智慧属于一种教师主体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富有爱心与创造性的智慧,是一种蕴含了特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德智慧。概括地说,师德智慧的实质就是一种爱和智慧相结合的价值观念系统,在此基础上,它统摄了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师主体性和规范性的自觉和统一。师德是能被称为智慧的道德,是一种高度的超越了物我和人我的哲学智慧。此时的道德不仅外得于人,同时也内得于己,是“德”与“得”的相兼和同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师德及其规范的遵守更是主动性的而非被动性的。比如,在不少优秀教育工作者身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具有规范意义的敬业爱生、无私奉献、不汲富贵、安贫乐道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气质,它们既是教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反映,也是教师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道德智慧的人格体现。同时,师德之爱又不同于家庭父母对孩子之爱,与家庭教育的父母之爱相比,师德之爱集中体现为师德智慧,它是一种教师专业性的教育之爱、追寻真理之爱和人类之爱,是非教育工作者难以体会到的一种教育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在此基础上,当我们再度考察教师、师德或其规范时,就会发现它们本质上是一种富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精神,是教育工作者之所以热爱本职和规范自身的力量源泉。因此,笔者认为,在全面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具有规范意义的师德建设不仅仅是管理的规范和教育问题,还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方针下,着力于激发蕴藏在教师身上的道德主体意识,寻求和开发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艺术等,并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目前的师德建设有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和转变模式,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开拓师德建设和师德教育的新路径。但在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和管理时,“不应让师德教育局限于师德规范的注释和考查而显得苍白乏力,而应深化其价值观的认同并与师德情感和信念的紧密结合;不应让师德考核和评价陷入政治和业务两张皮从而使师德空洞无物,而应强化其与具体教育教学思想和艺术水平的结合;不应让师德陷入外在的过度和繁琐的检查、评比和考核,而应该注重于激发教师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活力”〔2〕。教育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在教师教育及行政管理中,基本的物质待遇和奖惩措施是必要的,但仅仅寄托于外在力量的作用是有限的而非根本的。一种以学术为本且能体现尊重和关怀人特点的物质与精神的支持,应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现代伦理的基础。总之,师德建设应是从外在的被动性要求到内在自觉性的主体意识的反省、从强化道德规范的遵守到步入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艺术三者结合的师德智慧的根本开发。

二、“知易行难”———深入理解和处理师德建设中的实践问题

目前,广大教师关于师德系列规范的认知已经达到了较为普遍的程度。这是因为目前教师的学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校学习期间,他们经历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受到过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在目前的师德认知中,师德的规范认知高于师德的价值认知。然而,正因如此,在师德认知走向师德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关于信心和信念的问题,有着许多与师德规范不一致的地方。教师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师德及其规范的遵守对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但在实际行动中,尤其是在与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师德便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师德的“知易行难”的价值观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思想解放,社会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很多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义利观和荣辱观。如果说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人们坚守的是清心寡欲和淡漠名利的道德,注重和保持的是人的“义务人格”,那么,随着社会的变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社会的逐步建立,以人的利益及其满足为标志的人的“权利人格”便凸显了出来〔3〕。或者说,在市场经济生活中,人们更趋向于做斯密假设的“经济人”。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强化了作为人的现代主体性———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得以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规律成为主导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市场经济或者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人们从开始对人与权力的依附逐渐转向对于金钱和财富的依赖,人的主体性更直接地建立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利益基础之上。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及其职业也不例外,他们在决定如何行动时,总是归结为自身利益的权衡,因为既定的经济利益决定着他们物质生活的质量及自由的程度。可见,教师对自身利益的直接诉求具有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传统的尊师重道和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和价值多元的严峻挑战,这与我国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宗旨、一贯提倡的淡漠名利和无私奉献的师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矛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当教师的权利人格高于义务人格时,价值观便会发生倾斜,就会对教育教学和教师道德产生负面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虽然关系人才培养的大局,但同时其自身也隶属于市场经济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必然地具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求,而教师职业伦理的关键是如何协调教师自身利益与学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多种利益之诉求中,如果教师看重的只是自身的权利或利益人格,从而使之高于甚至侵占了学生的利益,那么便失去了教师人格的平衡,违背了教育事业的初衷,从而使师德走向了反面。毫无疑问,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以国家教育事业为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广大学生的利益是高于教师自身利益的。就为现代师德建设和师德教育提出了一个方法论的难题: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协调教师利益与学生利益的矛盾关系问题,怎样将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即学校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师管理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抑制人的自我利益的膨胀,同时保障教师的道德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笔者认为,由于师德意志和师德环境作用于师德实践的主客观方面,因此,在现代师德建设中,一方面要保障教师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权益,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端正师德价值观念,并努力强化师德意志及情操,沿着这两条路径同时开展下去。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落实教育法时,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比如,提高教育投入在GDP中的比重,扩大师范生的免费范围,普遍和大幅度地增加教师的绩效工资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于教育和教学事业,等等。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尚没有达到能够广泛吸引优秀人才终生投身教育的程度,未能使教师普遍感到教师这一职业是全社会最值得钦羡的职业。所以,在师德建设方法论上,一要继续强化对教育的实际投入,吸引优秀人才立志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二要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努力革除“行政化”教师管理模式的弊端,使大批优秀人才能够无后顾之忧地、积极地投身教育教学事业。

三、“去行政化”———解困师德智慧开发的学校管理

近年来,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严厉批评。2010年“两会”期间,“去行政化”管理模式更是成为了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4〕。“去行政化”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在新形势下使师德建设和师德教育走出困境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沿袭了机关或企业的传统的管理方式:以行政领导及其行政管理为中心,逐级制定和推行学校包括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一切事务;强调和突出行政管理目标、行政管理规范和行政管理效率,并要求做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有关学校的法规和章程以及教师教学和科研管理规范,包括教职工的聘用、检查、评比、晋升、评奖、奖罚、立项及其程序,基本上都由学校行政自上而下地制定、贯彻、实施和反馈。近年来,高度行政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弊端也越加显现。以权力为中心的行政运作取代了学术本身所具有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教学和科研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权力往往表现出相当的主观意志以及难分难舍的既得利益,一边作为政策和规则的制定者,一边作为学术活动的同场竞技者。不难想象,即使一些有造诣的资深教师,若非拥有相应的行政职务,也不免沦为学校的弱势群体而很难有所作为。在学校管理事务中,普通教师缺乏应有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管理决策权,而行政领导由于占有更多的教学资源,成为了既得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原本学术同行的关系异化为雇主与雇员的雇佣关系,自由讨论的学术问题异化为服从和不服从的行政管理问题;原本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异化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买卖关系。如此便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学术的中心地位也越来越被行政权力所取代,从而为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埋下了隐患。研究表明,随着行政化管理模式的逐步形成,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专职人员不断增加,但这仍然满足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学校最为缺乏的并非是拥有学术头衔的行政领导,而是大量毫无牵挂而乐于奉献于教学一线的名师。为了获得“政绩”,一些学校在其行政管理工作中往往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置教师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甚至弄虚作假,制造“成绩”或“成果”,大兴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风,做表面文章,针对教师制定了众多精致而严格的教学规范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其存在的问题或最终的结果是:由行政化管理模式所制造的学术“成果”只重形式而无内涵,学术价值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派发的任务,教师被动地成为诸多行政法规的“仆人”,做着大量与教书育人无关的工作;教师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以论证自己的学术成绩,如填写表格、汇报总结、申请项目、接受检查和评比等。所有这些,都很难真正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在许多情况下反而挫伤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利益分配以及竞争的具体化和激烈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日趋紧张,教学和科研合作更为艰难。在师德建设中,一旦失去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便丧失了教师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师表的灵魂。而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正是固化了这种不利于师德建设的环境。一些年轻学者成了新一代的“经济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自尊和事业心,失去了作为教师“天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难想象,缺乏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教师又如何能够教育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教师工作是一项以“爱”为核心兼具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是科学、道德和艺术三方面的高度融合,所以,师德及其建设最忌讳的便是: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而是违背学术良心,为了自身利益,为了完成派发的任务,敷衍塞责和做表面文章。如今,许多学校烦琐的规范性要求、量化指标的考核、经济制裁和物质刺激等行政化管理方式更是严重偏离了师德建设的方向。当然,取消行政化管理模式涉及很多体制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取消行政化管理模式并非否定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行政管理。目前,学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宜从学校内部的教师管理模式改革着手,先易后难地进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师德建设必须同时体现他律与自律二者的结合。本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必须强化教师水平和质量的衡量和控制,对于那些既无师德又无学术水平的不称职教师,必须依法给予相应的责罚或者淘汰出局。无论何时,学校行政管理都是学校有序运行的必要环节,是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教职工全体成员的规范管理和考核,是教学和科研活动得以有序开展并保证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问题是,如何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其中涉及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效率的评价、由谁或什么机构来考核和评价、怎样实施考核和评价等众多复杂的管理问题〔5〕。可以说,现行的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在教师专业和教学评价方面无能为力。取消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与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民主管理模式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学校应建立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要建立和完善校内行政领导的“选举制”和“任期制”,使学校管理回归学术本位;要建立党委会、学术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6〕,精简与科学发展不适宜的行政机构,增强学校行政管理应有的服务和保障功能。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规范必须取决于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广大教师。因为教师是亲历教育教学的专业工作者,他们最能深入了解所在学科和学术的发展,他们最能掌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他们最具有教育教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们面对的是喜怒哀乐和不断变化的学生,从事的是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学术活动。同时也应该相信,通过学术民主而建立的各种措施和规范,最能为广大教师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所以,教育规程的制定,学科学术的发展,科研和教学的规范、评比和奖罚等,都应该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和采纳民意,采取一种学术民主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而尊重、相信和服务于广大教师,正是尊重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本质要求。只有当教育回归于教育、学术回归于学术,在充分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和自觉性的基础之上,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才能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符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才能有助于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并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作者:萧成勇工作单位: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

一、教师素质师德为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不仅具有优秀的师德,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而且应当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还应当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的教育能力”。[1]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动力,因此师德对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来说居于首要地位。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强曾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上各国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适应未来社会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应具备四项基本素质:一是具备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二是具备以综合学科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三是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能力;四是具备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这四项素质以文化底蕴,人格力量、创新精神构成了教师素质的三个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基础的应该是教师成功的关键的道德修养,即教师的人格的魅力。科技的发展在教育,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功关键在于师德,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师德为先既是我国几千年来对教师素质要求优良传统的坚定继承,也是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2]

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3.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师德的自我修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思维,而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就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和高尚师德,这也是广大教师师德养成的终极目标,以师德自我修养角度来说这个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增强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模范。对每个教师来说,必须面对社会变迁的浪潮,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应促使每一个人的法制观念的形成。尤其对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的教师来说,更应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就本质来说首先是遵守宪法,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大法,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说,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各种法律,这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有谁敢去触犯这些法律,那他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讲师德,首先就要树立不断增强法制观念的自觉性,人人都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2.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爱岗敬业的人格理念。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和印发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是教师必须遵守的有职业特点的一种条例,它以教师从事的职业所涉及的几方面用条文凝固起来,对教师的思想活动和日常行为起到制约作用。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崇高使命的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格。教师只有具备了职业道德规范和对下一代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民族负责的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树立爱岗敬业的人格理念,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师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仅仅只热爱、尊重那些成绩好,或听话的学生,更要热爱、尊重那些学习有困难或那些不能时时顺轨蹈矩的学生,前者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但后者就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而热爱、尊重后者,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应用爱的温暖去感化学生,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提倡用一个鼓励的目光给学生成功的自信,用每一句关心的话语给学生以创造性的灵感。这种爱是出于教师的内心,自然是教师师德自我养成的一种自律。

3.自觉拥有和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学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奠基工程。对教师来说业务水平的高低固然是一个才的问题,但是教师能否为了教好学生而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本质上来看也是一个德的问题。那种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实际上就是师德不佳的表现。更何况,新世纪的教育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更应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想方设法努力寻求弥补的机会,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应当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自觉拥护和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终身追求的梦。为了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必须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观念上要实现六大转变:一是从知识容量的“轻量级”向“重量级”转变,以适应知识经济的不断挑战;二是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到综合型知识结构的转变,来顺应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需求;三是从经验型、传授型向科研型、效益型的转变,向教育创新、教育改革要质量;四是从只研究教向重视研究学,主张教法与学法协调统一的转变,重视学法指导;五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六是从重视知力因素向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并重的转变。只有改变了教师的观念,才能使教师站在高处来审视自己的工作,让教育教学倍添亮色。教师的基本功还包括有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能短时间、大容量、更直观、更生动的为教学服务。自觉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本身就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体现,那种只拘泥原有的所谓教育经验,陈旧的背时的教育方法,不思改革,不思上进的人,可以说是责任感不强的表现。

三、师德养成的途径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学校管理者也应遵循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自觉更新观念,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新的理念,调整思路,改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基层党组织也应循时而进,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部门协调步骤,积极主动做好广大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切实加强和改善教师的思想工作,了解教师,关心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积极构建一个具有良好的师德的教师群体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21世纪对教师的师德养成,不能只停留在让教师明确前进方向,还要为教师发展和主动性发挥提供帮助和机会。师德教育不能再停留过去的简单化、机械化、僵硬、呆板的做法上,应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及丰富性。

1.树立“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教师是校长办学的重要依靠力量,教师是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既是领导和服从的关系,又是合作的“伙伴”。因此在学校这个教育环境里,始终要树立“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从而树立“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观念,激发教师的使命感。由此逐渐促进教师在教育上的责任感———这也是师德养成的途径之一。

2.构建相互尊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以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发展的,他必然地要受到群体的影响。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和谐的群体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有极大感召力的。学校行政领导在教师师德教育中,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与教师关系,切忌以领导者自居,采取平等交流,互相磋商,循循善诱的方法,在这方面学校管理应充发挥自身的特点,把师德教育生动活泼地融入于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中,寓教育于活动,寓教育于人间交际,在活动实际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3.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的需要。邓小平同志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就是说,师德教育也应“义利”结合,只讲无私奉献,不谈个人利益,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给予,这对部分人可以,但对大多数人不可以;短时间可以,长时期不行。因此在师德教育中,应正视教师的自然本性,满足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重视教师合理的利益要求,从关心和爱护,同时又是从教育出发,不断改善工作条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做完全有利于他们道德素养的提高。当然,对个别热衷于搞家教,忽视现有学生的素质提高,这是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给以杜绝。

4.关注教师的进修提高。应该这样说,教师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和义务。教师掌握的知识愈多,愈有利于他们的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基层党组织应主动与学校行政领导配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为教师服务,积极向教师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挖掘和发展教师的潜能,关注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提高,使教师成为教育思想端正、教育观念新、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技术,努力使教师的工作更具独立性、自主型、创造性。

5.积极发挥学校群众组织作用,促进教师师德自我养成。教师的师德养成,不可否认有自上而下的教育作用,也受职业道德规范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自觉行为的养成,自我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教师群体中积极发挥学校群众组织的作用,促进教师师德自我养成,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一条新途径。学校群众组织主要呈现在学校教育工会、学校教工团支部两个方面。工会和团组织在师德教育上都有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在校教育工会和校教工团支部这一特定群体组织氛围内,发挥作用。把师德教育有机渗透在生动活泼的各项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教师师德的自我养成。

四、结语

在教师节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全国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小指导者和引路人。”[3]的话是对广大教师的最大的鼓励,广大教师应懂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应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作出贡献。

作者:汪静工作单位:宁波东恩中学

第三篇

一、当前教师队伍存在的师德问题

1.师德教育工作滞后。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总体要求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化要求,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负面的影响,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功利意识,轻视对自身基本素质的关注,这同时又反映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工作中的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师德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量化标准,考核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的重点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而师德的考核涉及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凸显。教师的评价制度中对师德建设关注度的偏低,也对高职师德失范现象的延续和加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一些高职院校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师德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很不完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需有一套良好的师德激励与师德约束机制以及完善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

2.教师个人行为规范缺失。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给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带来较大的冲击。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内涵中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在一些教师的眼里变得模糊不清,变得不再庄严和神圣。目前主要存在的师德问题有:①只重科研,不重教学。②只管教书,不管育人。③只求利益,不求奉献。功利主义的躁动狂热与追求的淹没,缺失了对精神世界、价值信仰、内在美德的关注与追求。

二、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需要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努力把建设和谐校园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己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

1.明确师德评价标准。高职院校的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学校的实际考评工作中,往往重视教学业绩与科研等易于量化的部分,师德师风则被忽略,师德表现常常因无法量化考核而被忽略。因此,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在强化和细化师德考评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师德评价的标准并纳入考评工作之中,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应提高对师德教育工作的认识,师德建设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时时绷紧这根弦。要加强和健全师德考评的队伍建设,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要狠抓监督落实;要将师德教育和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中;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由学生、教师、干部等组成的评价人员,对师德进行测评。其次,由于师德考核的较多内容难以直观化和定量化,且考核对象教师的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给考核的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师德考核需要主观考核与客观量化考核并举,软性指标与硬性指标并举,平时观测、记录与学年测评并举,以努力保证考核的科学性。第三,要将师德测评的分值纳入总分值之中,将其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聘任、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相挂钩,并在职称晋升中实行对师德表现的“一票否决制”。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要建立和健全与高职院校职业特点和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师德师风体系,建立和落实师德师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每个年度,都必须把师德建设列为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师德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所有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师德理想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目标,从国家、民族的高度热爱教育事业。与此同时,对涉及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日常行为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内容,要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教育和引导。

3.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开展师德教育的具体活动中,其主题的选择十分重要。主题合适,教育的效果就可能更为显著。师德教育活动主题的确定,首先应当具有针对性,即围绕着某一个问题而逐步展开,如开展教师“师德箴言”征集活动“、师德宣言”撰写活动或“师德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第二是要讲究教育的时效性,即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举办的活动,如借建党周年活动,开展“正师德、树师风”等活动;第三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师德教育活动要有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新举措,同时体现高职的职业特点和生源特征,如举办“师德融入实训”活动等,不断创新师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4.落实师德建设措施。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实。首先,要增强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促使高职院校教师自觉地在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下进行师德建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第二,要建立一套完备、科学的制度体系,其内容可涵盖师生关系、教师与职业关系、教师与学校关系等方面,从而使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进而促使教师在师德师风上达到知行合一。第三,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条件,理解、关心和支持其教学、科研和其他育人活动,激发教师接受师德教育和提高师德水平的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师德建设的成效在归根结底取决于所有教师主观上的积极参与。因此,师德建设必须面向广大教师,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和谐环境,明确师德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师德建设。同时,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一项公共性的工作,师德工作开展质量的高低,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一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努力改善师德建设环境,提高对师德管理建设的关注力度。只有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德管理建设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水平以及整体育人质量的提升,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要求。

作者:唐奕扬1胡彦2唐建勋2工作单位:1.浙江交通技师学院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