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师德建设的重要方略研究

时间:2022-03-22 11:58:00

导语:普高师德建设的重要方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高师德建设的重要方略研究

普通高中师德建设在逻辑上所要涉及的是这样三个问题:一、谁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二、师德建设从战略方向上应选择什么模式;三、如何将这一模式用制度的形式转化为现实。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一、确定普通高中教师师德建设的主体地位

1.将教师作为道德建设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仅仅看作道德建设的被动接受者。普通高中教师道德建设主体地位的确立,是由普通高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表现在职业主体的自主性和内省性非常强,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认识、情感及行为的独立性也很强。没有教师个人内化的道德认识,仅靠外界的道德引导,道德建设很难发生作用。

2.要考虑普通高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道德水平,充分尊重他们的道德实践。普通高中教师作为理性知识群体,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比较强,道德的领悟能力及行为的自控能力相对于一般群体而言,显得更高一些。因此,要尊重他们的道德实践,改进和创新道德建设的方式和内容。在学校里,各位教师了解自身专业和自我角色,而对更广范围的职责、自己角色的影响以及自己职业的产品———学生无法控制,因而导致使命感的减弱。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给予教师了解自身社会角色的场所,增强其责任感。

3.将教师个人自律与制度约束结合。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同样会影响到“象牙塔”里的教师,加上个人道德理性、意志和能力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制度规范加以配合和弥补。

二、选择普通高中师德建设的目标与过程结合模式

师德建设模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师德建设目标和程序的选择。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设计并选择目标模式。没有目标设计和安排的师德建设,很容易流于表面和空泛。第二阶段,采取倒流程方法,建立师德建设的程序模式。首先从任务开始。我们沅江一中确立了“每个教师要丰富和完善其内涵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育人思想,自觉践行,做一个学识渊博、气质优雅、师德高尚、聪慧而有灵气的‘学者型’教师。”这一任务为确立师德建设的目标提供了前提。其次,根据目标找出问题。最后,设计问题解决的程序。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将程序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构建全方位的普通高中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制定或完善普通高中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行为是其内在情操和师德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评价师德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教师行为规范对于规范教师的言行非常重要,是普通高中师德建设的基础。教师教学规范的制定,要考虑到显性道德规范与隐性道德规范的结合。必须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容具体化,使“以人为本、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内容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并分解为具体要求。其次,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师德建设的评估考核体系。再次,建立健全各级普通高中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普通高中师德建设相对于学校的其他建设,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任务软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情形。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领导责任,以保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