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师德建设的浅见
时间:2022-03-20 05:09:00
导语:实施师德建设的浅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屡见报端。诸多高校学术剽窃案,说明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对学术真诚的放弃。“范跑跑”事件,体现出对学生缺乏基本的爱心和责任感。前不久“千万教授”、“宝马教授”等,则折射出教师基本价值观的颠覆和对教师基本职责的迷失。大学及其主体“犹海上之灯塔”、“如社会之光”,是“社会的良心”、人类精神的启迪者,但人们对教师的定位和期许与当下教师道德现状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而且师德建设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深思。教师职业道德可分为“为人之德”、“治学之德”、“从业之德”三个方面。
一、为人之德
“为人之德”是教师在自身修养方面具有的“为人”、“为师”等美德。师者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培育者,人文教化的承担者。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人格、修养、形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和榜样,所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较高的人格境界是“师者”的必备条件和首要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曾经最为人敬仰和尊重的教师行业也难逃脱功利化的侵蚀,教师的职业道德面临失守的危机。正人先正己,立言先立身,自己都不正,学术剽窃,诚信失却,如何教育学生具有正直诚实的品德?“师范”作用如何体现?
启功先生留给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体现出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告诉我们为师者,作为知识的传播、创造与行为的示范者,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为知识的精英,还要在品德上经得起考验和锤炼,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以身作则、敢于担当,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千万教授”和“宝马教授”着力在学生中推崇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金钱的奴隶,同时也暗含教师是社会财富的引领者,而这恰恰是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曲解。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上述两位教授则表现出师德低劣化和价值观迷失的倾向,甚至表现出对教师职业的蔑视和对学生的不尊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师德的堕落。
二、治学之德
“治学之德”是教师作为“学人”、“士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体现。师者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业的人,只有学高才能为师。拥有丰富的知识、追求真理、创造新知识、传承文化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职业责任。真理和知识具有自足性的价值,它可能成为一种谋利的工具,但真理和道义的价值本身成为人追求的价值目的,也成为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方。“千万教授”以培养学生财富意识为己任,传授的是所谓“有钱意味着成功”的观念,这种论调体现出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蔡元培时代,这种一心想赚钱的商科是不能入大学的,只能是职业专科学校,因为这只是“术”而非“学”。大学是追求探索真理的地方,而不是培养赚钱机器的地方。大学是道场,而不是市场,更不是官场,如果大学被市场的金钱逻辑、官场的权力逻辑所左右,那么,大学出现乱象就不难想象了。大学如果不能坚守自己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不能保持自己“象牙塔”的特性。要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将是不可能的。作为大学主体的大学教师首先应该以追求真理、发展学术、创造并传承文化为己任。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传统“士人”勤学苦学的毅力、好学乐学的境界、求实奋进的精神、高度的社会道义责任感,还应该遵守当代社会知识分子所应该遵守的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学术活动,所以应遵守学术规范、重视科学规律、具有科学精神,对科学真理、学术成果,真实不欺、客观公正。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教授耐不住寂寞,学术造假、敷衍授课、热衷走穴、追名逐利,足够令世人警戒。教师还应能够传承知识、教授知识、创造知识,交流分享知识,能够独立思考、批判创新,守护、传承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核心价值,平等、开放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即应具有以一贯之的求道精神、当仁不让的文化担当、天下主义的政治关切与抱道忤时的批判意识。这是当代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学人”、一个“知识分子”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其人格精神的体现。
三、从业之德
“从业之德”就是教师的职业美德和“做事”规范。教学、培养人是大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活动,所以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与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的关系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宝马教授”所谓的“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公然否认教师的基本职责及其价值,丧失了大学教师起码的职业操守。诚然,我们不能给教师套上沉重的枷锁,因为教师凭借自己的智慧与知识创造一定财富,无可厚非。然而,作为教师,扮演着人类知识传承者和社会责任担当者的角色,教书育人应该是其首要任务。只有教好学生,才意味着给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而不是把赚钱看作是唯一的追求,否则就本末倒置。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不少教授既是教授,也是商人,而且以此为荣,甚至学生就是其免费的劳动力。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尊生、爱生的情感。“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尊重学生;教师开什么样的车,用什么样的手机,那是自己的权利,学生同样有这个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羞辱学生,攻击其人格。教学相长应该是大学师生关系的良好体现,可是在功利主义大浪潮的冲击下,大学教授的“阵地”发生了转移,甚至成为经济和权力的代言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马教授”的“毁灭论”似乎折射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如果不从体制上进行规范,恐怕以全心投入教学为“毁灭”的大学教师会越来越多,那就真是我们大学的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