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

时间:2022-03-20 03:55:00

导语: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德建设培育合格人才

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过对一些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实却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系统规划,开辟师德教育的新途径。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1.道德标准下降

50%的师生认为教师没有把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放在第一位,把教育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伟大事业,而是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72%的教师认为政治学习不太重要或不重要;41%的学生认为教师之间不能以诚相待、相互支持,73%的学生认为领导与师生之间不是心心相印,而是表面服从,内心不服,或矛盾尖锐、水火不容。这种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漠不关心,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漠不关心,对集体发展的漠不关心,对学生成长的漠不关心,对同事情感的漠不关心,将严重背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师德标准和光荣称号,阻碍人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

2.物质欲望上升

48%的学生认为教师最关心的不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青年教师热衷于拿文凭,中年教师热衷于挣钱,老年教师热衷于养身。3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方面,而是放在了第二职业或争名夺利上。总之,教师热衷于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很满意”或“较满意”的仅为37%,学术水平为44%,教书育人为40%。3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存在以利取人或以家庭政治地位取人的现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仅有40%的学生认为比较客观公正,6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心意,考试任意送感情分和泄题现象。可见教师的师德水准离学生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3.敬业精神不强

有的教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7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角色意识、职业道德观念淡薄,道德理想迷失,存在行为失范问题。教学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科研上急功近利,不愿意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浮躁,根基不牢。调查中39%的学生认为老师备课不认真,讲课敷衍了事,不能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敬业奉献精神状态不佳。

4.育人意识淡薄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但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认为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也是自己的工作责任,在教书育人上没能真正用心下功夫,或者是没有把育人放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81%的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多或对待学生冷漠。不少大学生感叹平时找老师难,希望与老师有单独的交谈。59%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不关心或不太关心,认为与老师感情很深的仅为3%,40%的学生认为有感情,59%的学生认为缺乏感情。可见学生呼唤师爱,社会呼唤真情。

5.表率作用缺乏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有的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有的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自身素质离一个大学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的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有的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举止粗俗;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做了很不好导向。36%的教师和39%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思想觉悟、本职工作要求不高,以身作则不够;在纪律方面41%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自觉遵守纪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文明水准、精神面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大学老师来讲:面对着信息社会的激烈竞争,面对着千千万万个渴望成才的莘莘学子,如果用一般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教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

二、影响师德建设的原因

1.社会环境

57%的学生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上贪污腐败、弄虚作假、巧取豪夺、挥金如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西方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使高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严重冲击。不少教师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而道德的教育提升往往滞后于社会的转型,从而使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消极现象得以滋生与蔓延。

2.学校管理

学校教育管理是影响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各高校都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在业务上对教师要求多,有指标;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导向机制等方面,56%的学生认为流于形式,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上处于无目标要求、无具体措施、无专人过问的自由涣散状态,思想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不到位。这势必导致教师重业务、轻道德现象的不断蔓延。以致于有一小部分教师不知不觉地步入了迷途。

3.自身素质

46%的教师认为自身素质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思想道德带有学生时代的浪漫色彩和偏激心理,以至价值观错位。还有不少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先天不足。也有不少教师尽管已为人师,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教师职业认识上有偏差,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教师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容易被“票子”、“帽子”、“房子”等实际物质利益所诱惑。

三、师德建设的途径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系统规划,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

1.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

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志强调,“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这样,才能有威信,说话才有力量,工作才有凝聚力,感召力,这是其权力影响力所无法企及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只有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艺术,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每一位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用宽广无私的爱心滋润师德的生长,高校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首先不做;要求教师、群众受教育,领导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只要领导干部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高校的师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2.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和自学,启发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以及历代中央领导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形成师德建设的内动力。二是以老带新。为新教师配备带教老师,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养之中。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选好典型,精心培育,大力宣传典型,通过召开教书育人交流会、师德楷模报告会、优秀教师表彰会,用先进典型的事迹说服人和激励人。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教学大奖赛、师德建设大讨论、师德演讲赛等贴近群众、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的活动。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五是搞好媒体宣传,净化校园环境。借助学校广播、校报、黑板报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师德建设的意义、目的和规范要求,营造师德建设浓郁的校园氛围,使高校教师人人自觉地为人师表,积极地争当师德的表率。

3.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规范师德内容。建立与教师职业和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师德体系。使教师明确师德方向、师德核心、师德重点、师德基础及师德所具有的责任性、知识性、先进性、创造性、典范性、民主性、自律性。使教师严格按照师德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形成内心信念,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境界。二是制定用人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用人,量化和细化用人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建立真正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激励。对履行师德义务的优秀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落实监督制度。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领导监督与学生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的高境界。五是严格评价制度。抓住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实验实习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师德考核测评结果与教师的晋级、提升、评优、年度考核、聘任、评职称等方面挂钩,并且采用一票否决制,强化考核激励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

4.关心教师生活

要尊重教师,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为他们创造条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在评职称、住房、两地分居等方面,凡有能力解决的就要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应做好解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体会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给教师一个与“人类灵魂工程师”职责相适应的社会地位。另外要研究新时期教师的价值定位,确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师价值观。我们不能一味地让他们做“蜡烛”,“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而应让他们象珍珠那样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