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优秀传统师德建立新时代师德规范
时间:2022-02-10 06:01:00
导语:继承优秀传统师德建立新时代师德规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在对传统师德进行必要继承的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扬弃和创新,做到师德内涵的“与时俱进”。
数千年来,历代教育家们通过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师德思想,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孟子,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董仲舒、韩愈以及近代的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我国优秀传统师德的形成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优秀传统师德对规范教师的行为和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教育公平,一视同仁
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只要确立了师生关系,他没有不尽力教诲的。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主张教育要公平,一视同仁是孔子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2.尊道重德,见利思义
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义利观影响着后人,并作为“君子”成为世人追求的人格目标。而朱熹提出的“主敬”修养功夫,要求教师“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言忠信,行笃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语类·卷十二》)是对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名师大家的个人道德,尤其是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甚至面对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尊严和气概,不仅成为当时社会的楷模,也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3.热爱学生,爱岗敬业
传统师德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爱,当然,这里所指的爱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重要的是以严格要求来体现,《三字经》所说的“教不严,师之惰”便是很好的说明。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第一要义,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是孔子爱岗敬业精神的高度概括。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也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指的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能使学生不令而行,不言而化。西汉哲学家、儒家大师董仲舒强调指出,教师不仅仅要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好,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汉代著名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
5.学识渊博,勤奋好学
学识渊博,功底扎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人之师,若不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何以传道?何以授业?何以释疑解惑?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因此,终身苦读,勤奋好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配当人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谆谆告诫教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
6.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有步骤地引导他的弟子学习,善于观察和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最好的效果。正如孔子的得力弟子颜渊赞颂他所说的那样“:夫子循循然而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二、新时期教师师德规范
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都对我国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当今的师德内涵亦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本文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教师队伍师德滑坡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以与同道共勉。
1.德高为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概括。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时又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基础。即使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教师仍要远离庸俗、远离铜臭,以保持校园这一“精神特区”的神圣和洁净。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先教会做人然后教会做事。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念,是做人的准则,是支持他们足以走完今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都足以说明,道德和品行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为师的根本,是教师的灵魂。[2]当前,个别为师者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一切:“上至名牌大学校长、院士,下至一般研究生,造假者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假论文敢发表,整本书都敢掠为己有,名家的敢偷,洋人的敢剽……[3]这类不讲职业道德、不诚实、失信誉的表现严重地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
2.爱生为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因为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源泉和动力。笔者认为,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教师既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树立一种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新型师生观。过去所谓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进一步变成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一是相互理解,二是相互信赖。要让学生理解和信赖你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关爱和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去启发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去引导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使学生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死学”变为“会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而不思回报的崇高、博大之爱。然而有些教师不相信,不了解,不关爱学生,不注重因材施教,时常使出教师的威严,对后进生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前程武断地、过早地妄下结论,诸如“你没有数学脑子”等等。其结果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反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致使有的学生视学校如牢狱,对学习毫无兴趣而厌烦学习;有的自暴自弃,干脆不学;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能起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2]
3.身正为师
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本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如果教师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公正无私的人品影响和感染学生,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养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鲜明个性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良好学风,那他们将受益终生。但现今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既不自尊,又不自重,还不自爱。如: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甚至在神圣的讲台上信口开河,任意发泄不满情绪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污染了育人环境,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4.学高为师
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德高、爱生、身正是前提,是保障。同时还要奋发向上,勤奋好学,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功底和宽厚而深广的知识结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广泛和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从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部分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单一、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人文社科教师的理科知识十分贫乏的现象。常此以往,不但自己因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变化而被淘汰,更可悲的是造就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人才,给党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技高为师
技高为师是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到来的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要学会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尽快掌握、汲取新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时引入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要熟练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如其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再次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眼下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墨守成规,仍固守于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因而,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构建新时期师德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水准,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 上一篇:市区食品安监制度完善通知
- 下一篇:高校招生委员会工作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