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育人的基本起点

时间:2022-02-10 03:52:00

导语:师德是育人的基本起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师的幸福源自高尚的师德。学校进行师德建设,更多的应该是“激励”教师,也就是通过师德建设调动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更好地、主动地去工作,而不是“控制”教师,给教师设立很多的禁区。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要唤醒教师职业内在的幸福感,这是教师自身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因此,师德建设要回归到普通人的层面,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尽可能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从而激励教师,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让师德建设充满理性的光芒和人性的芬芳。

一、我们的认识与转变

幸福,一个人人向往的生活目标。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即是某种德性。”师德是我们的幸福之源,师德是我们的幸福之基。苏霍姆林斯基因“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而幸福着;陶行知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幸福着;斯霞用一个“爱”字撰刻幸福人生的最高境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幸福人生始于高尚的师德修养。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怎样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回顾以往,我们也经常带领教师们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反复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记笔记,写体会,加深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记忆与认识;抓住时机对教师进行榜样示范,用事例启迪教师,比如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楷模”吴玲学习,向汶川地震的“烈士教师”谭千秋学习,向被誉为“最美乡村女校长”的李灵学习,向自己身边的师德典型学习;每年学校还按时与教师们签订师德责任书,在思想上进行强化……该做的学校都做了,然而师德在教师眼里仍然是一种摸不着的虚幻,是一种高不可及的境界。面对如此状况,我们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产生了质疑。通过反思,我们感觉到学校师德建设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深入教师当中,倾听教师心声;我们召开专题会,探究症结所在;我们拜访专家,恳请教授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师德”有了新的认识。“师德”,顾名思义,指教师道德,是教师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而这种行为准则,是可操作的、看得见的行为。对于师德的范畴我们去低除高,试着去把握师德的“边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是做人的底线,是师德范畴的下边界。把这些从师德范畴中剔除掉,不是这些不重要,而是更重要、更牢固、更不容侵犯。而为教育事业献身、奉献一生是一种境界,是“道”,是师德范畴的上边界。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以牺牲教师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精神”与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相悖。教师也是人,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对这种境界我们鼓励追求但不强求。把这些遥不可及的部分剔除掉,则让教师更能接受,更能遵从。

明确了师德的范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教师职业道德转化为行为规范,把师德变成行动,变虚为实,让师德回归现实,让师德在现实中得到提升。

教育是唤醒灵魂、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则是这项伟大事业的实施者。一个学校管理者,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不断褒奖和要求教师,教师才能有奋发前进的勇气,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地鞭策自己、完善自己。无论是随机的、常态的赏识,还是定期的、自觉的激励,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教师成为一个“幸福人”的精神需求和愿望。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感,感受到幸福,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二、我们的理念与目标

认识上的转变必将带动理念上的转变。变虚为实的师德让每一位教师触手可及,回归现实的师德让我们明确了目标:紧密围绕“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目标,打造一支最优质的教师群体,让个体道德之高变成群体道德之高,成就教师的幸福。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的口号,以“构建真实、平等的教育合作”为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热爱学生,服务学生,从学生那里体会幸福;敬重家长,服务家长,从家长那里感受幸福;尊重同事,团结同事,从同事那里享受幸福。这就是我们努力构建的“真实、平等的教育合作”。通过这样的教育合作,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

三、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理念决定行动。“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这个先进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同样应当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用新的理念探索新的实践,用新的理念塑造新的形象。

(一)广泛征集,让准则更加贴近现实

为了广泛征集师德行为准则,学校组织召开了三个层面的征集会:教师、学生、家长,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我们的师德行为准则。

1.调动内需,变他律为自律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面向教师征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让教师商议,民主决定。对于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则不需要商议讨论,而是把他们认为教师在校园里必须要遵守的而且都能做到的行为准则一一列举出来。学校统一印制征集表,把行为准则按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对待学生、对待家长、对待同事等进行分类填写。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做的是组织、汇总、完善和宣布,真正体现出“从教师那里来,应用到教师那里去,变他律为自律”的精神。外在的约束是师德建构时期的必需,而自律却是师德永存的根本。通过教师分组研讨,制定出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师德行为准则,如:同事之间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精诚合作;热情主动招呼家长或上级领导、外校同志;两分钟预备铃响,授课教师按时到岗,在教室站立候课;对学生严格要求,平等民主,不大声训斥,不讽刺挖苦,不用伤害性语言,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这些准则更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更具有操作性和评价性。

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行政领导与教师的交流座谈。实施“走动式管理”,崇尚“零”距离接触,寻找教师工作的源动力。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渐次提高的需要。在这五个需求层级中,后两个需要对教师尤为重要。不断地交流,让学校管理者逐步找到教师们的工作动力之源,从而激活他们的内需。

(1)领导的肯定性评价是教师工作的“信”动力

领导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变终端评价、终端奖励为阶段性评价奖励与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赞许。教师工作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领导者能够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调控引导,则对教师的激励更加巨大、持久。为加强对过程的调控,我们把行政领导的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对教师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服务,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如:采用树立典型、派出参观学习、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激励教师,给教师以自信,从而把领导的要求、期望变为教师工作的内趋力。

(2)刚柔并济的管理制度是教师工作的“心”动力

作为管理者,“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在“刚”和“柔”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利于学校的生存,又利于学校的发展。刚性的、公平合理的制度是教师向上的外趋力,它对支撑教师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因此,作为领导要时常反省自己:学校是否建立起了“以业绩促发展的机制”,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没有体现教师的意志,有无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荣誉的授予是否真正鼓励了先进。此外,柔性的制度也必不可少,它能弥补刚性制度之不足。我们把建章立制的刚性管理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理解人、鼓舞人、激励人、信任人、教育人,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使教师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

(3)尊重带来的心理满足是教师工作的“馨”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可图的名利不多,最大的满足就是在工作中获得他人尊重。因此,我们首先确立了基于服务的行政管理意识。在学校中,从校长到行政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确立了自己是教师团队中一员的意识,改“管理者”为“合作者”、“服务者”。其次,我们开辟了和谐畅通的教师言论渠道。通畅的言路可以使教师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学校在原有的教代会基础上,增设更多的渠道,让教师的意见、建议及时传达到学校的决策层。

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着教师的坚守,呼唤着教师的坚定,呼唤着教师的坚持。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们对职业的忠爱、对事业的忠诚,有赖于教师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内需,有赖于教育管理者对教师所有积极内需的发现和激发,使之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变他律为自律。

2.教学相长,变学生为法官

作为教师,一定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好教师形象,在不同的评论者心中有不同的标准。与教师亲密接触的是学生,从某种角度讲,我们更应当树立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是多么的简单与实际,仅仅是不吵学生、上课不拖堂、讲课能让他们听得懂、要讲普通话等。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态度却十分认真。征集表上,每位同学从教师形象、教师语言、教师课内课外的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填写,最后还负责任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俨然就是小法官。

3.家校联动,变家长为伙伴

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教师,家长最为关注。在每位家长心里,好教师的标准或许不同,但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却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座谈会上,每位家长就自己心目中的好教师畅所欲言,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师德行为准则,这种交流是真实的、平等的、有效的。

通过三个层面的征集活动,我们的师德行为准则更加实用,更加具有操作性,为师德回归现实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项目实施,让准则更加鲜活立体

为了让静于纸上的行为准则在教师身上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不断地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学校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在项目的规划上,我们仍然关注到学生、家长、教师这三个群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1.在学生的快乐中收获幸福

我们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实施了“因性施教”实验项目。我们认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因性别而施教。因为男孩和女孩的成长表现与心理特点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男女有别,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做这个项目,我们不是想改变哪个孩子的性格,不是为了扩大男女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男女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男孩更有责任心,面对挫折时更勇敢、更坚强,使女孩更耐心、细心和自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孩子通过“男生女生”主题队会,对性别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每周一节的“男生女生”活动课,更是让学生期待和兴奋。男生在操场上打球、玩障碍跑、跳大绳;女生则坐在教室里学礼仪、做手工、欣赏音乐。活动中,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在学生的快乐中,我们的教师收获了幸福。

除了“因性施教”,我们还在数学学科实施了“数学潜能开发”项目及六年级“社区实践小分队”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我们的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组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尽职尽责,用具体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提升自己。

2.在家长的支持中感受幸福

要实现“真实、平等的教育合作”,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开展了“家长智慧大讲堂”项目,让家长走上讲台。家庭资源是学校资源的有效补充与支撑,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那么我们的孩子将享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视野将更为开阔。这种真实、平等的教育合作,使家长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无形中缩小了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

此外,我们还在一年级实施了“家校联系”项目,建立起“家校沟通驿站”,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在与家长的不断接触中,我们的教师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用师德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提升自己,规范行为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不同项目的实施,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和教师的责任心。在家长的赞誉声中,我们的教师收获了幸福。

3.在同伴的互助中享受幸福

分工协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代教育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要求每个教师群体内部必须建立起一种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新型关系,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也是调整教师之间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团队间的合作。

项目的实施不仅调动了年级组内班主任教师的合作,也调动了数学组、音乐组、体育组等不同学科教师的参与和协助。这样的同伴互助,既充满了温情与友爱,又体现了合作与竞争。通过团队合作,教师由“个起”向教师“群起”转变,由个体道德之高向群体道德之高转变。在团结互助中,教师们收获了幸福。

(三)多元评价,让师德更加真实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强调学业成绩评价时应该体现多元,在评价教师师德素质高低时更应该体现“多元”。我们以“去粗存精”的态度看待原有评价机制,不断创新师德评价制度,以适应新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1.强化考评,转变观念

我们把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聘任、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强化考评制度。我们“像考教师的知识水平一样考核教师的师德水平”,实现师德评价从“虚评”到“实评”的跨越。如今师德表现真正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前途和利益,师德规范和师德要求真正具有了约束力。具有约束力,教师才具有了自觉修习师德的动力。

2.多元测评,全面考察

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即评判一名教师师德素质高低的权力不仅仅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拥有,学生、家长也有权利参与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多元,考察时紧紧围绕制定的师德行为准则进行考评。不仅仅要考察教师的认识水平,更要注意其行为习惯;不仅仅要考察其有人时的表现,更应讲究无人时的举止。只有全方位参与评价过程,才能对教师师德素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只有通过多方测评才能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原则性。

3.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从教师群体中塑造一些典型,让其发挥旗帜效应,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在其中健康成长。榜样让其他教师有新的目标,榜样使其他教师有竞争的对手,榜样让群体有了核心,榜样更便于开展各类活动……我们大力开展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让一批批师德典范在表扬中前进,让更多的教师在激励中提高,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师德就应如同这阳光。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更应是幸福的行业。

能否成为幸福的教师,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