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和育人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4 05:38:00

导语:师德建设和育人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德建设和育人研究论文

摘要: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论文的职责,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为此,教师应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关键词:师德建设;民族素质;职业道德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等职业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总体的道德要求。

一、师德的构成

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理想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即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2.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忠实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承担教书育人任务,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3.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即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是:树立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态度,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4.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是指教师对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规章、守则等的维护和遵守。教师应认真学习并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及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严谨笃学、严于律己。

5.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是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应当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要能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的知识与研究成果,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育人技能,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同时,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6.职业良心

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坚持高尚道德情操、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柱。教师教书育人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本着对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不误导人才,不耽误人才,不埋没人才,不浪费人才,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7.职业作风

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指在自身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循循善诱、求真务实、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是教师良好职业作风的体现。

8.职业荣誉

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的尊严和自豪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光彩的事业,教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应该以教师职业为荣,以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骄傲和自豪。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人才培养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这需要有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走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走在培养人才的第一线。

2.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实现,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队伍。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引导者,要以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要以其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己先接受教育,就必须自身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3.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

师德建设对于提升全体国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学校阶段的道德教育来实施的。所以,应通过良好的师德来引导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加强师德建设对推动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师不仅应该是家庭美德的继承者、发扬者,也应该是家庭美德的教育者、传播者。教师要以先进的家庭伦理规范要求自己,探讨家庭伦理教育的新方法,通过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成为家庭美德的履行者。

4.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要坚持“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师德建设以人为本,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师德、弘扬师德、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良好风气,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精心制定“一个规范”

学校要依据《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学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学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功效。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充分运用“两个载体”

要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教师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按照拓展领域、充实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水平的思路,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着眼点放在办实事、办好事上,进一步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师德建设。

要以“三育人”活动为载体,使教师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师德素质。“三育人”活动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师德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道德实践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应自觉地、自然妥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在课外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做到为人师表,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3.切实抓好“四个环节”

(1)要抓好典型示范。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的典型,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宣传先进典型,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用真人、真事、真情,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2)要抓好基层阵地。基层单位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师德规范的落实,归根结底要靠基层。加强师德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在基层,加强基层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教师受到基层环境的感染和熏陶,能促使教师自觉提高师德水平。

(3)要抓好党员作用的发挥。在师德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共产党员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师中的共产党员,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带头人,应当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广大教师。要扎实开展“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4)要抓好机制建设。师德建设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搞好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工作。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应制定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

总之,学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弘扬高尚师德,履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师德修养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教育部法制办公室.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选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