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师德建设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2-11-17 09:00:00
导语:职校师德建设与发展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的学校德育历来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所重视,被尊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尤其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师德育,受经济社会思想和意识的冲击,更加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纵观古今,师德建设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等发展紧密相连的,是随着学校德育的建设与发展而建设与发展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素质的普遍不高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如何对待社会生活中金钱、名利诱惑,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体制和激烈竞争等。我国的学校德育历来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所重视,被尊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尤其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师德育,受经济社会思想和意识的冲击,更加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不难看出,师德建设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等发展紧密相连的,是随着学校德育的建设与发展而建设与发展的。下面,笔者就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演变对职校师德建设的发展作一简要分析。
一、古代传统师德的产生及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夏、商、周时期,我国社会出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分化,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早期的贵族子弟学校。此时期的师德意识特点为:官师合一,教养结合,主要教育贵族子弟如何做官、如何具备政治文化教养和生活习惯教养。春秋战国、两汉及宋朝时期出现学宫书院类学校,大都以学术界名人为中心,属私人办学性质,较著名的为宋朝时期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等,书院教育直至元、明、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时期的师德特点为:政治意识明显、学术突出及教风民主。此外,古代教育中还有乡学和官学形式,其师德特点:乡学中,教师体现出崇尚气节、献身教育的无私精神;官学中,教师体现出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质朴谦逊、德高望重的特点。
二、近代传统师德的发展与特点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文化教育的性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代学校教师道德教育的历史任务还是在于确立新的理想人格范型,建立相应的人性学说作为范型构建的基础。其特点为:教育救国和教育图强;自由、平等、亲爱;教人以正、忠于教诲;热爱学生、安贫乐道等。主要体现在重视教师道德的影响和作用、对不同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提出了相应标准。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全社会必需尊师重教。梁启超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辛苦的工作中“领略得个中趣味”。蔡元培要求公德和私德不可偏废,主张道德教育与砥砺德行相结合,要重在实行,要持之以恒,同时各种教育并举,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教师德育教育提出了具体规定:他认为中学教师应选“贤达之士,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学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大学教师要“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德”。蔡元培率先开了中国大学教师有组织地进行教师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先河,对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现代师德的发展与特点
(一)建国后学校德育的起始阶段(1949—1965年)。
在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建立有三个基础:三四十年代共产党扎根于农村时在根据地、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先行于中国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苏联的教育实践;三是从民国时代继承下来的,移植在古代儒学基础之上的现代的西化教育遗产。旧教育充斥着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流毒,因此扭转意识形态的方向,便成了当务之急。1957年,伴随中国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高校德育也开始步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当年2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一次讲话,对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显得很振奋人心,也就是在那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德育首次在官方话语中被列为“首位”。很显然,德育在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师德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是到了当年六月,形势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反右派斗争平地而起,很快这场批判资产阶级路线、揪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波及到高校。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用马列主义建构起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触动,师德建设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阶段,应体现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注重修养等特点。
(二)学校德育的停滞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5月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序幕,中国社会陷入了少见的混乱、冲突、苦痛之中。这场用政治性消解人性的革命持续到1971年终于出现拨乱反正的迹象。在一定的舆论影响下,各高校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合理的制度,高校德育也在反思与批评极左的同时出现一定的转机,然而政治气候的急转直下使教育上的转机很快就夭折。第二次拯救的努力是邓小平在1975年初开始以副总理的身份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时作出的。对于教育,他认为通过整顿,要让学生好好读书,成为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这次努力依旧以失败而告终。由于“革命”的需要正常的德育工作被挤到了边缘,师德建设处在停滞阶段,呈现无人抓、无人管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重建阶段(1977—1994年)。
1976年历经十年的结束。197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的明确导向为教育的重振旗鼓铺平了道路。1978年开始学校德育很快走上正轨。中央不断通过颁布文件的形式对学校德育进行规范。1980年四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文,强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需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背景中,体现了为适应社会转型德育也面临调整的紧迫处境。1989年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落实这一要求,次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实施纲要》这两个事关德育的重要文件。
从学校德育的形势看,这一阶段无疑是卓有成效的。学校德育的目标、课程、管理、队伍建设在大量中央文件的规范下得以复苏并迅速在高、中等和普通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巩固。这一阶段,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师德建设亦呈现出重建后的蓬勃发展态势,在继承传统师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基础上,亦出现了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相关联的“严于律己、廉洁从教”特点。
(四)职校德育的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对学校德育来说,1995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建国以后第一个专为高校德育度身定制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在该年11月被正式推出。这份早于《高等教育法》三年亮相的《德育大纲》,其独立诞生本身就显示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独特而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高等教育及其职业教育步入法理化、自主化全新的年代。1995年“文化素质教育”兴起。文化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关联在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式突破了原先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狭隘范畴,才使得它能够进入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广阔空间。
职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扩展化,使其在9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出一种新气象,社会实践和心理咨询作为职业学校德育在空间上的拓展与深度上的挖掘,使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更加繁荣。面对这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德育作出了适当调整便是必需的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份《意见》保持了既往学校德育的“基调”,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重申了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在精练、突出必须掌握的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决心强化学校德育途径与方式的改革,以增强德育的实效。师德特点呈现出: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尊重家长的特点。职校教师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立足本岗,岗位建功,以高尚的师德引导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无数的名师和标兵被表彰、被称颂,良好的职校师德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遍及在各行各业的职校学生不断被社会和各界认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新世纪教师道德教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2],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傅维利,《师德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4]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
[5]王辅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6]朱炜.《文化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0
- 上一篇:高校师德状况调查研究论文
- 下一篇:基层卫生所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