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教育功能研究

时间:2022-10-29 02:15:00

导语:评价教育功能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评价教育功能研究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已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评价,教师从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学生,下面笔者就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评价谈一谈自己的作法。

一、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

现代的评价体系已由过去的“一家言”变为“多家言”,创设开放的评价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主体,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一次,在学完“元、角、分”后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或到商店买东西,然后,把获得的数学信息写下来,提出数学问题?看谁提得多,最后,家长为孩子买菜或买东西打分。第二天,孩子们纷纷拿出数学问题与家长评分给我看,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一活动,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被动为主动,进而积极投入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去。

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质疑解辨,开展生动的自评互评,营造和谐宽松的评价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例如“百分数的应用”中已编入了利息与成数,在教学后我设计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调查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应交利息税是多少。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纷纷向银行职员提出:为什么要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把这些数学问题带入课堂,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在积极、热闹氛围中,我认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他们记录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舍弃无关问题,互评解题方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实践证明,课堂中的“乱”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差、学习效果不佳,相反,它的“乱”使学生无压力、无等级。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中,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时候,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一般来说,在完成相同学习任务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比优等生付出的努力更大些,因此,部分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在评价中要保证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学生在不同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看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多少,本节课比上节课进步了多少。例如,我班有一名学困生,每次他的“数学提问题”档案袋总是空空如也。有一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表象”,我布置了“千米的认识”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亲身体验1千米路程后,纷纷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当翻到这名同学的问题袋时,我突然发现纸上跃然写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千米?”。我激动了,抓住这一机会,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他以后多提问题。

实践证明:一个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可能容易产生自卑,一个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就可能形成自信。所以,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鼓励的话语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而对于那些优等生评价不能经常停留在“很好”“真聪明”等肯定层面上,应该诱发他们的奇思妙想,发展他们的求异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9”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算法。学生们得出“破十法”“连续减”“想加算减”常规做法。我又适时提出:还有其它算法吗?有一学生想出用“11-9=2,2+1=3”的算法,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并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常规的解题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学贵有法”这一点同样适用评价。好的评价方法,不仅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考试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行二次考试的评价方式,考试有A、B卷之分,第一次测验完A卷后,针对A卷出现的错误,再出B卷,让出错的学生参加第二次测验,把最后成绩记入档案。我发现,让孩子进行二次考试后很多学生追着问我:“老师,我这个题为什么出错了?”“老师,这个题怎么做,教教我吧!”。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感到无比欣慰。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同时,学会了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充分提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对一些数学实践方案,如:用平面图形拼出图案;给身边的圆柱设计服装……这些实践性作业,我们可以根据作品质量和制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评出一、二、三等,分别按5分、4分、3分记入成绩单,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得到有效地评价,从而真正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总之,数学教学的评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在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在评价中,要注意增大评价方案的张力和弹性,使之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数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充分利用评价机制,并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创造性地使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