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效益分析

时间:2022-01-28 10:16:18

导语: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效益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效益分析

[摘要]伴随我国国际力量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际上汉语所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高。汉语国际教育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当中承担着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等重要职责,高等教育阶段除了面向留学生群体的本科教育之外,国内部分院校还开展了汉语国际教育的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相应的汉语国际教育所获得的影响收益也兼具广度和深度,对于全面推进教育升级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的地位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国际影响力

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主要以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为主,部分地区工科院校也开展了汉语国际教育,但相比其他两种类型,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的院校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类别和所属学院方面,大部分综合类院校专门设置了国际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等开展汉语国际教育。部分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国际交流、文学院等学院专业为主要设置方式,将汉语国际教育纳入其中。也有部分院校将汉语国际教育纳入文学、新闻传播、文法等学院专业当中。教学模式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主要针对本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分别开展教育,其中面向本国学生的学科专业设置为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等,面向国外学生的学科设置为国际汉语口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等。除了本校教育,国内部分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还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如创设孔子学院,依托孔子学院进行海外汉语交流和教育工作。如较为知名的山东大学,海外协同创办孔子学院数量达到了八所,分别分布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辐射面积较为广泛,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现行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

(一)本科段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绝大多数综合院校或者师范类院校开展了本科阶段的汉语国际教育,在本科段教育教学方面,国内高校基本遵循两个教育侧重点,其一是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语言文化人文素养,其二是针对性进行具有汉语国际教育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层面,本科段汉语国际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形成扎实的汉语基础,并能够适应后续如汉语教学、外贸交流、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工作需要。本科段汉语国际教育有着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其中对外国留学人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基础汉语能力培养,学科设置方面除了国际汉语之外,还涉及汉语言文学等学科内容。

(二)硕士段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向

硕士阶段汉语培养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培养和第二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有着多语种教学基本特征,强调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价值。目前国内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面坚持“09汉硕培养”原则,采用五个维度分别进行教育目标和诉求建设,分别为思想品德培养、基础知识培养、教学技能培养、文化传播与交际能力培养和研究管理能力培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面,硕士段汉语国际教育的具体培养内容有所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石油大学要求能够拥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同时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高素质的人才应当具备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性系统知识,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岗位当中,熟练运用第二语言开展教学工作。能够在国际交流当中承担文化交流职责,能够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说是人才还必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多语种教育岗位当中形成胜任力。

(三)博士段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向

教育部2018年发布了《奋进之笔——“孔子学院质量提升工程”》相关文件,文件内容确立增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为培养中外汉语教育、国际交流和传播高级职业性人才,同时为孔子学院和国外相关领域教学管理输送优质高端人才。教育部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后续的汉语国际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层次,提升教育标准。目前国内开设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的学校较少,大部分高校仅开设有硕士学位。目前较为知名的博士教学点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几所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博士段人才培养更多以职业需求和新形势发展要求为导向,进行对外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三、高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最为直接的效益,根据效益类型,高校经济效益可以分为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间接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及个体收益三种类型。

(一)高校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效益是教育工作开展和教育质量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其中所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在经过教育投资生产后所产生的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劳动收益,这种劳动收益直接与劳动生产率挂钩,劳动效益最终转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收益。高校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教育层面的投资行为,在最终的收益方面由于投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收益类型也有所差异。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私人收益,该收益形式来源于私人出发点,私人通过投入教育成本的方式来最终获得收益,其中汉语国际教育最终完成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会以劳动力的形式表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服务当中,这种社会关系形态会最终以收益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还有社会层面的收益,该收益主要是指社会投入所获得的收益,其中主要表现为国家教育投融资最后获取的经济收益。

(二)高校教育中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非直接完成投资建设,或投资建设未直接表现为物质收益的经济效益形式。通常情况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经济效益更多是一种整体性的效益,效益产生形式绝大多数不表现为实体经济特征。首先,汉语国际教育中有着明确的学费收入收益,是一种付费知识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形式,这种收益方式将会转换成为高校的直接效益。除此之外,高校教育所完成的人员培养,最终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提升,在最终的社会关系的构建方面,形成了与社会就业之间的适配,这种社会关系的形成便是一种间接的收益形式,其中社会需求层面所需要负担的人才成本投入,可以视作是间接的非实体收益效益。此外,部分外国留学生因高质量高校教育选择中国作为留学对象,在中国生活期间所产生的经济消费等,也会被视作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所产生的间接效益。

(三)高校产生的个体收益

现阶段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当中的课程教学形式和组织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也有所差异,在教学活动方面,主要以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组织模式来开展教学,并接受高校教育修业年限和水平限定要求,对目标受教育对象有着一定的规定。在开展教育中,受教育者本身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资源投入来获取教育服务,同时在受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本身的能力素质提升,获得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基于个人投入所带来的增值效益,实际上也会算入汉语国际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收入当中。

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社会效益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代表的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相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所受到的社会关注更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作用也更为强烈。

(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国际教育是语言的传播,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汉语影响力扩大标志着汉语背后的文化逐渐被世界范围所接受,代表着社会层面的传播价值得到了提升。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核心内容,通过教育传播的方式,将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向世界范围内完成了传递,让世界更加直接、有效地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目前高校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本身并没有对地域有着明确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更多面向有志于开展对外教育工作的中国人或者希望将汉语作为学习对象的外国人,其中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不多,能够真正产生的文化理解也相对肤浅,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能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汉语文化信息,能够从汉语视角出发进行文化的认知和审视,最终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感知和文化交流。这种文化层面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认同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模式相同,其中文化作为交流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国人的汉语学习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进入相同的文化语境当中,消除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隔阂,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文化交流,中华文明所诞生的文化也更能为世界所接受。

(二)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教育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教育的国际交流则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建设当中主要强调教学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和教师国际化三种指标。其中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主要面对的受教育主体为非汉语母语的外国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壮大能够更好地带动高校国际化发展,带给高校更高的国际形象。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开始认识并认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汉语学习与适应当中来。与此同时,在开展国际化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国际化和教师的国际化将成为汉语教育的引领和带动,帮助高校参与到多元文化的交互之中,不断进行教育模式的升级,以更具前瞻性的姿态,取得教育创新。

(三)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升级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舞台当中的竞争离不开文化层面的竞争。汉语作为语言形象,是国家文化形象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是民族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表示。高校所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在促进文化传播方面,还能够拉近国际文化,中国在世界竞争当中形成竞争优势。真正进入中国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在国内的文化环境和语言情境当中所形成的文化习惯,会最终塑造文化价值观。汉语作为文化行为的载体,将引导留学生在回到本国后,致力于文化的传播,达到影响扩大的目的。同时国内高校所创办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交流和文化竞争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山东大学为代表,在多个国家开设的孔子学院承担了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影响作用,对于文化走出去战略来说,意义重大。

五、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效益

除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开展还有助于文化活动的传播,发挥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价值。利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目前教育战略中获取文化收益的主要形式。

(一)构筑有效的话语系统

文化交流增强了国际的文化理解,能够提升中华文明在世界当中的宣传能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输出汉语传播文化等方式,可以实现文明传播的功能,最终实现话语权的提升。目前国际范围内中国的文化话语权力仍然不够,西方价值观仍然在国际范围内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文化当中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习惯等,未能够在国际范围内发挥应有的作用。借助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接触中国、了解中国,能够建立起文化包容、天下大同的精神理念,认识到文化差异客观存在的同时,引导世界各国能够在文化交流当中加强文化理解,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范围当中。

(二)搭建平衡的生态文化

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世界交流中不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同时还发挥着文化价值影响的作用。而文化价值影响并不全然是正向的,有时候在国际交流中,文化价值影响过于强势,可能会导致文化环境出现不平衡问题,进而演变成为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所导致的国际文化形式的单极性会极大地消弭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文化最终丧失生命力。高校的汉语国际交流便承担了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所坚持的文化包容和跨文化交流理念,能够更好地塑造文化价值,引导文化包容精神,带动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文化平衡的导向建设中。

(三)带动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悠久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只依赖文化研究,更需要大环境的文化建设和支持。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当中能够更多地将文化内容融入教育当中,带动更多人参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持续发展,形成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

参考文献:

[1]袁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21(19):172-173.

[2]杨丹.基于“课程思政”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21,9(5):59-63.

[3]李庆.中医药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3):30-32,66.

[4]刘春梅,韦树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地域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探讨[J].高教论坛,2021(9):76-79.

[5]赖丽琴,李红满,王媛媛.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对外汉语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19(5):52-63.

[6]孙文龙,魏向清.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语境充实:基于《华英字典》设计特征研究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9(3):78-81,118.

作者:吴焱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