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30 03:18:29

导语:文化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策略研究

1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内涵

“客观化的形态”作为文化资本的第二种形态具有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它在物质性上以经济资本的形式存在,第二个特性是它在象征性上以文化资本的形式存在。布迪厄强调,这种形态的文化资本是“在物质和信息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文学、绘画、纪念碑、器械等,在物质性方面是可以传承的。”[4]这种文化资本类似于“人力资本”,需要人们进行艰苦的劳动之后才能继承。“制度化的形态”是第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它是一种通过社会制度认可形成的资本,比如学历文凭、各种证书等。布迪厄指出,这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它在官方认可的、合法化的能力与简单的文化资本之间确立了一种根本的差别,而那种简单的文化资本则需要不断去证明自身的合法性”[4]。这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彼此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从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到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再到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体现出了随着获得文化资本难度逐层增加其所得利润也逐渐增长。

2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问题

(1)文化资本理论视阈下的农村教育。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沿海等城市相比,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文化背景的影响,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农村经济落后是首要原因。其次,农村与城市在家庭文化观念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读书无用论等传统文化观念悄然复生。再次,依据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农村家庭占据的文化资本较少。(2)文化资本理论视阈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投身于城镇化建设中来。然而,随着人口的迁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愈加突出。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比如流动儿童少年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但由于政策的模糊性使其很难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升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3)文化资本理论视阈下的重点学校及择校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二元分割现象,再加上传统文化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影响,这使得许多家长纷纷选择重点学校,对于成绩达不到升学要求的孩子,家长就花大量借读费让孩子择校。重点学校的设置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极度不平衡,以致于重点学校师资队伍越来越优质,与普通学校拉开了很大距离。重点学校与择校问题不仅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发展,还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产生了学校高收费、乱收费,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等问题。

3文化资本理论下的教育公平策略

基于文化学的视角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审视与反思我国教育公平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在“身体化的形态”文化资本方面,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文化环境与话语体系的不同,他们学业水平差距也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在“客观化的形态”文化资本方面具体呈现在物质文化上,物质经济基础较好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所占有的经济资本较高,随之传承的文化资本也增大。再次,在“制度化的形态”文化资本上由于是官方认可的、合法化的文化资本,统治阶层把控着制定权,这种形态的文化资本隐蔽地维护了统治阶层的利益,使得文化背景处于劣势的家庭更难获得“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因此,在承认文化资本三种形态的累积性特征下,积极推进以平等为主、兼顾自由的教育公平策略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3.1加大对农村与偏远地区教育投资力度。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的占有量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极大,均衡学校教育中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是基础教育公平推进的重点。改善农村与偏远地区教育设施,提升教育质量是增强学生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前提。农村与偏远地区财政紧张、教育经费不足,是阻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教学设施、器材方面更是与城市学校有天壤之别。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无法留住骨干教师,名牌高校的师范生更不愿意进来。因此,健全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根本。3.2加快推进实施县(区)内的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实施县(区)内的校长教师轮岗制度是促进学校间“客观化的形态”的文化资本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2014年8月财政部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明确指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补充配备,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5]轮岗制既能推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能引导他们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现阶段加快校长教师轮岗是短期内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3.3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项就是取消重点学校与重点班设置。重点学校的设立加大了学校教育发展的差距,导致办学条件一般或者处于劣势地位的学校生源不足,而“名校”又负荷太重,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择校现象不仅给学生家庭加大了经济负担,还使得一些学校通过择校生的收费而变得越来越富,从而改善学校教学设施与教师待遇,加大学校间的差距。不设重点学校目的在于打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二元制现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3.4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制度体系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缩短布迪厄制度化文化资本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教育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推动资源配置改革,要深刻认识到义务教育在不断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抓住义务教育在解决我国中部塌陷与西部追赶等问题上的机遇,优化再平衡城乡教育,要因地制宜地体现针对性,各地应依据本地区的发展情况及需要,完善相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12-11-18.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17-10-27.

[4](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术[M].包亚明,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0-201.

[5]万玉凤,张婷.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三至五年县域校长教师交流成常态[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4(20):4-5.

作者:周建琴 李成艳 郭承育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