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中职生国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6 09:08:06
导语:听障中职生国学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听障中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其良好道德情操,根据听障中职生特点,可以从加强习得古汉语词汇、丰富国学背景信息、设置生活情境等方面入手,夯实学生国学基础、熏陶感染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贵遗产,听障中职生也渴望学习国学,且学习效果较好。
关键词:聋生;文言词句激活链接能力;国学教育
由于聋生在语言认知、思维习惯、接受心理、知识储备等方面与健听学生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古文学习方面,这就要求国学教师要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听力受损程度,及语言认知水平,合理安排国学篇目,因人施教,提高国学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探索出以下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文言字词习得,培养文言语感
手语是聋生的第一语言,汉语是第二语言。与语音符号系统的汉语口语相比,汉语书面语更为规范,只要保持适量的阅读,足够的文字信息输入,书面汉语的习得对聋人而言相对容易一些。手势汉语可使我们把汉语手势符号化到手上,可用于课堂讲解,进行基于汉语的沟通,从而帮助聋生习得一些基础性的古汉语字、词、文言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古汉语词汇大多为一个字,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象形文字和会意字,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聋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提供了契机。象形文字比如丫:树木或物体的分叉。乌:,一只鸟的形象,是一只大嘴的鸟。繁体字为“烏”,将“鸟”中一点省去,意即鸟身浑黑而不容易辨出黑色的眼睛。田:田野用田埂隔开。手:,像五指伸张的样子,等等。会意字如武,小篆为,从止,从戈,所谓止戈为武,制止别人侵犯的方法就是武装力量。伐,从人,从戈,用戈砍人的头,砍杀的意思。林,从二木,地里长了很多树,就是树林的意思等等。这些词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接受,能够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为文言文的学习阅读奠定基础。对于聋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词汇的学习更多依赖教师的课堂指导,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育者更多的重视。当然,古汉语词汇的习得不应孤立进行,教师须根据聋生文化背景、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篇目,创设词汇理解的语境。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的教学可以从汉语的象形会意特征方面加强学生的读字沟通能力。合体字则可以从偏旁部首的本源含义上来辨析形近字。比如“源”和“愿”,它们的偏旁分别为三点水和心字底,前者指水的始发地,后者则是心理活动的意志表达。偏旁“士”,士字旁,多与男性有关,如吉、壮、志、壳、声等字,多表达强大、响亮、坚硬的含义。“辶”,走之底,多与行走、行动有关,例字达、边、进、过、还、运、近、迎等。汉字的偏旁就像英语单词的词根,记住偏旁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无论是甲骨文、小篆的古字还是现代简体中文规范的偏旁,都要从汉字的字源学意义上去探究,这些无疑就增加了汉字的感性意味,从而吸引了“学习语言更多地依赖视觉渠道”[1]的听障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国学背景信息,提高聋生激活链接能力
语篇理解是一种综合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词汇理解、句法知识、背景知识等的影响。一般来说,与健听学生相比,聋生的字词认知、句子诠释、语篇理解能力都远远落后,但这并不意味着聋生对背景信息激活、文本信息的加工和信息要素的连贯整合能力的缺失,只是这种能力的展现需要更为充裕的时间而已。因此,教学中加强国学篇目背景信息,激活、链接实际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聋生激活链接能力”在本文特指聋生对语篇的理解、反馈、应用于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衡量聋生语言智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提高聋生的激活链接能力,我们探索出如下做法。(一)恰当选择篇目,不断丰富国学背景。聋生汉语阅读能力普遍低于健听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更为薄弱,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我们选择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古代诗词,或通俗易懂、故事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文言短文,避免一些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篇幅较长的古文,避免聋生因背景信息匮乏和无关信息抑制的过多困难而难以理解文章,最终失去阅读兴趣。只有让聋生在阅读中感受愉悦,激发其好奇心,并转化为兴趣,才能进而引导学生养成喜欢阅读古文的好习惯。一旦听障中职生适应文言文语境,各种文言信息就会不断输入、积累、融会贯通,为习得的古汉语信息提供语境,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文言语感。良好的文言语感进而巩固其业已存在的阅读兴趣,最终热爱阅读文言文。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阅读篇目,加长文章篇幅,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学背景信息,为聋生激活链接能力提供丰富的激活点。(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听障中职生文言词句激活链接能力。聋生语言水平相对较低,语言积累不足,学习白话文都面临种种挑战,何况是文言文。文言文行文洗练,主语多省略,单音节词占优势,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等,再加上年代久远、文化背景缺失、脱离语言环境,显得艰涩难懂,在理解上容易形成阻隔,造成信息激活链条缺失。听障中职生文言词句激活链接能力的培养,一要循序渐进,不断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兴趣、由浅到深逐步培养起来,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给学生设置太高的门槛,否则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链接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二要有意识地帮助聋生构建国学知识体系。教师要因材施教,改变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应该教给聋生系统积累国学知识的方法。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分类积累、整理信息资源,编制自己的国学知识网络结构,不断强化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高背景信息、知识点的激活链接速度。三要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拓展知识,增强教学的整体性。古代文化文史哲不分家,比如诸子散文,如,《庄子》长于论辩,富于哲理,但其行文恣肆,想象丰富而奇,构筑了奇异瑰丽的艺术境界。再如《史记》,本为史书,但其中一些篇目朗朗上口,极具文学性,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水经注》本为地理类典籍,但郦道元写景文字,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文章清丽,富于变化,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些作品都可以选来作为语文教育的文本,让学生对文言文的使用有更为全面的感知,利用文言文思维来对语言进行加工,发展出文言文激活链接能力。
三、设置生活情境,涵育聋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2]。聋生由于听力的限制,认识事物多停留在表象,缺乏对事物内涵、因果关系等的深层次探究。对社会习俗也知之甚少,而不少家长、亲友、社会人员也念及他们的听力残疾,对他们的“原生态”表现听之任之。这就使得听障中职生的社会性不足,集中体现为羞耻感薄弱、道德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漠,这给聋生的寄宿学习和管理带来了隐患,也是他们以后顺利融入社会的阻力。国学经典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要让学生感悟古圣先贤文章的境界、诗词的美感,更重要的是结合生活实践,使得学生由视觉的语言感知到认知的情感融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思想,积淀文化,提高情商,提升人生境界。一些国学经典中的小故事可以为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借鉴。比如,听障中职生许多要参加聋人单考单招考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必要的。但他们又往往爱聊天、好活动,听障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很难做到在座位上长时间聚精会神地读书。可以给他们讲“管宁割席”的故事,告诫学生学习专心的必要、择友的标准等。听障生爱猜疑、具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针对他们这一特点,讲述《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对话,让他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辩品质、抽象思维。高年级听障中职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无论做人处事,诚信品质都是必备的。为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可以讲述明代刘基《郁离子》中的商人过河的故事,商人渡河船翻了,承诺给渔人100两银子救自己,结果只给了渔人10两银子。当商人再一次求救时,渔人不再施救,结果商人淹死。从而提醒学生诚信是立人之基、处世之本。“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3],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学生的情感受到震动、思维得以启迪,品德的标杆指引他们成长的方向。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提高聋生人文素养,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国学的载体在孩子们心中植下了基因,同学们的精神世界打上了中华文明的底色,这对他们的人生之路影响深远。听障中职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喜爱,他们也对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国学用手语教给学生,可以使用贾益芹《手语诵国学》作为教材来教学。这本书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内容,每个字都配以手势。教师可以结合手势讲解内容含义。手势使学生便于记忆,内容含义则让聋生体会到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其实这些简约的文言文,很多都有典故,需要在上课时对这些典故加以详细讲解。这就涉及到历史知识、传统习俗、典章制度等等,这都是学生非常欠缺的。除了知识的拓展,还要以现代性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校正。比如,“愚孝”等剥夺个人自主性的言行要加以批判。只有经过去粗取精、去芜存菁的传统文化才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选出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章细读精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打手语带领全班同学诵读、释义,教师点拨重难点,做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答疑解惑相结合。将一些著名的故事改编为手语课本剧,比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演出“三顾茅庐”的课本剧,激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采用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要在听障中职生中形成爱国学、演国学、背国学、用国学的良好氛围。为了提高大家对国学掌握的熟练程度,可以进行古诗快写默写比赛,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达到20分钟书写622字。同学们学习国学的效果很好,听障学生跳的《游子吟》舞蹈在元旦联欢会上演出,获得全校师生好评。对听障中职生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要在知识传授上培养他们“器”的硬实力,读懂文言篇章;也要在品格涵养上加强他们“道”的软实力,具备高风亮节。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学教育做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汪飞雪,吴静.听觉障碍学生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39.
[2]杨文静.以《论语》思想提升中职听障学生人文素养[J].广西教育,2017(38):134-137.
[3]田林.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0(18):27-28.
[4]王丽.让聋生从《论语》中汲取营养[J].中国残疾人,2018(3):36-37.
作者:王 丽 杨文静 单位: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 上一篇:建设项目合同商务管理论文
- 下一篇:高职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