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02 09:31:02
导语: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未来高校教育的必经之路。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积极心理学的实质是寻求人文关怀,本文通过探索贫困大学生的积极适应模式,搭建人格健全教育模型,从而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成长和获得幸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人格健全;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积极心理学的开源巨著《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马丁•塞利格曼在1998年就提出心理学应该通俗化,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学术研究和交流,而应该成为有用的心理学,成为象牙塔及大众之间的桥梁。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层面:第一,个人主观层面,指个人积极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如幸福感为核心积极情绪,希望、快乐、乐观等强调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中人以积极的状态感受生命;第二,个体层面,指个人积极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和塑造,如爱的能力、帮助别人的能力、自信的能力、规划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观察的能力等,关注通过能力提升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第三,群体层面,指研究积极的组织体验和社会系统,比如和谐的社区、良好的家庭关系、自由的学校平台等,将个人体验、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而使人有责任,敢于担当,博爱利他。心理学研究中,大量的关注点在于消极面,如各种心理问题抑郁、痛苦、悲伤、疾病等及其破坏力量,主动关注积极面的研究较少,如关于人类美好的幸福、爱、勇气、健康等及其建设作用。2000年,社会学家戴维•马尔斯(DavidMyers)做了一项关于“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比率的研究。他以1967—2000年(积极心理学形成期)公开发表的心理学论文为调查对象,在这些文章中,研究愤怒的文章有5584篇,研究沮丧的有41416篇,研究抑郁的有54040篇;研究喜悦的文章有515篇,研究快乐的文章有2000篇,研究生活满意度的文章有2300篇。结果发现,关于消极心理与积极心理研究的论文比例达到21∶1。[2]不论是心理学方面的学者或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社会大众,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不够健康的偏见研究。其实,积极心理研究同样重要,是时候转换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了,从更正面、更积极的角度探求人为什么会成功,怎样才能幸福。这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变革,也吸引了国内研究者通过学习来了解、研究和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2003年国内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其理念、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地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3]
二、贫困大学生的群体特质及分析
(一)贫困的定义及在校贫困生的经济现状。英国的奥本海默(1993)对贫困的理解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指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根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定义:所谓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4]现阶段,我国的“贫困”是指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如1998年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报告》中指出,“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2000/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向贫困开战》则认为,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5]针对成都某高校在校理工科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0分,其中男生253人,女生57人。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占比是47.0%,乡镇或县城的占比是33.2%,地级市或省会城市的占比是19.2%,可见农村生源比例占比较大。农村生源家庭的收入来源以务农、外出务工为主,所占比例高达83.7%,这些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也偏低。农村家庭学生的整体经济状况不佳,70%的学费会通过校园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生活费问题主要通过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等解决。在校生中约30%的学生,主要大学费用来源于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兼职工资,基本不从父母那里获得费用支持。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每月补助在贫困生的每月生活费中所占的比例达到80%以上。贫困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或兼职岗位来缓解经济压力,在读贫困生中88.9%的学生参加过勤工助学或兼职。贫困生在争取奖学金中大多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达69.8%,远高于平均比例47.3%。(二)贫困生的积极特质。以往研究过多地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消极面,本文主要关注贫困生群体优秀的品质和心理积极面。通过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自我认可和其他教师同学认可的贫困大学生身上明显的积极特质有5个。自立自强:因为面临经济压力,贫困大学生通常需要更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分配开销,同时寻找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经济压力。所以,大部分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自立自强。理性节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越发丰富,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多。贫困大学生更珍惜物质生活中食物、水电、服装、电子产品等的购买和使用,更加理性,生活也更加节俭。乐于助人:贫困大学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关注更多,他们感恩的心更强烈,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积极上进:贫困大学生更加明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的道理,更愿意主动积极争取各种成长的机会,努力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业表现,从而在未来有好的发展。意志力强:生活的不易,让贫困大学生早早学会面对困难,通过努力和坚持,去改变现状。所以,贫困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意志力更强,能坚持战胜困难,解决问题。
三、构建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模型
基于积极心理学,本文转变以往针对贫困生教育成长的消极角度,比如经济压力大,自卑心理强,不自信等,而从积极角度关注贫困生的优秀品质,比如理性节约、自立自强、踏实肯干、善良乐观等,从而探索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模型的构建。(一)积极心理学普及教育。对于积极心理学,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新奇,未了解过这个领域,但普遍认可校内教师培养和活动开展会对自己的性格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健全和优秀品质的养成。针对学校在人格健全塑造方面开展的工作,81%的贫困大学生肯定了学校的培养效果,仅有19%的人认为基本没有效果。同时,62%的贫困大学生认为培养效果不够显著,应加强,仅21%的贫困大学生认为培养效果十分明显。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应改变心理学与学生个人健全教育的传统观念,让学生从意识上改变,从观念上改变,多关注自己的积极心理、优秀品质、个人魅力,主动发挥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关系带来的个人成长等。1.将积极心理学的观念融入新生普适性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时,应在大学新生教育环节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树立积极心理学观念,并有意识地把积极心理学作为终生幸福课的基础带入未来的生活学习。2.开设有趣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课程。在大学生通识史教育、全人教育过程中,重视有趣的、学生接受度高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课程的开设,让大学生科学认识积极心理学。3.将积极心理学变成一门有用的、可实践的幸福课程。在贫困大学生熟知的事情和行为中,通过不断实践积极心理学,让贫困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成长,从而推进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4.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培养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人格品质三方面。[6](二)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模型的构建及实施途径。通过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认为在成长过程中,与成长进步、幸福快乐关系最大且最有促进作用的是乐观、勇敢、奋斗、帮助父母分担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次———主观感受、人特质和群体支持,并与贫困大学生最突出相关的积极方面相结合,我们构建了以“主观感受:乐观,勇敢;个人特质:设立目标,培养自信;群体支持:帮助别人,组建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人格健全教育模型,真正落实积极心理学对于人的成长所发挥的积极有效作用。1.培养贫困大学生乐观、勇敢的主观情绪,是人格健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乐观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即便面对非常不利或者危险的环境,也能积极适应,敢于梦想。乐观是相信会成功,相信这次虽然没有成功,但依然能从发生的事情中学到东西,所以乐观是积极心理的前提。勇敢是指不管处在什么条件中,即便是弱势或者困难的局面,也能积极尝试,敢于行动。勇敢是相信会实现,相信勇于行动才有实现的可能,它是积极心理的保障。2.引导贫困大学生设立目标,培养自信,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品质。调查发现,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高中时有一个十年目标,即最大程度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这个目标又拆分为多个阶段目标,即考上本科,考上研究生,找一份好工作。每个阶段目标又有多个小目标,正是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才让学生越来越相信自己,缩短与大目标的距离。曾经的十年目标,更多的是源于生活的直接压力,单一而有局限性。在大学阶段,我们要健全人格教育,回归设立目标的本质,它也是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即发现幸福的真谛,收获人生的幸福,从本质出发,多元设立人生目标。既要设立长远的大目标,也要设立一个个小目标,一一去实现,从中获得自信,有所成长。3.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寻求帮助,是社会人人格健全教育的体现。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说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而帮助别人,是获得快乐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将个人体验、积极品质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最直接的方式。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常常是帮助的客体,而实际上,作为实施帮助的主体,将为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积极的作用。贫困大学生学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应学会寻求帮助。寻求帮助是认识自己与社会正确关系的关键一环。主动寻求帮助的人,清楚自己的长处,并有效发挥作,从而建立人与社会之间更加良性互动的关系。
四、结语
学校不断探索学生人格健全机制,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讲座、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培养和造就会生活、会创造、能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的心理健康且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重视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现代教育面向未来社会所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层层推进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教育新模式,也是帮助贫困大学生个体追求终身幸福、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1):5-14.
[2]王滟明.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M].中国华侨出版社:11.
[3]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4]刘佳琛,孙时进.高校贫困生心理隐患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5]杨昌江.贫困生与教育救助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6]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97-402.
作者:李丽娟 李花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 上一篇: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研究
- 下一篇: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10贫困生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