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网络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06 10:05:04

导语:德育教育网络方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育教育网络方法研究

一、德育教育应用网络方法的优势

(一)交流的平等性。传统德育方法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强调师生之间“授”与“受”的角色关系,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虽然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教师的“权威”达到震慑学生的效果,但无法促成学生内心的真正转化。他们需要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互联网剥离了人的现实角色,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等交流空间。网络的这一特点为师生之间建构起了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工作者只有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德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德育的目标才容易达成。(二)内容的直观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直观材料的记忆保持效果比文字等抽象材料好。运用网络虚拟出具体的事务、场景及过程,把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人们对事物及过程的理解。网络这种虚拟情景展现具有直观性强的优势。运用网络媒体的技术手段,虚拟出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和发展流程,便于人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德育内容。比如教师的语言不生动,音色不美,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用最漂亮的音色为内容配音;德育的内容空洞抽象,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动画、图表,可以插入某个电影的情节,也可以引入现实生活的案例。互联网在实现德育内容直观性方面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生通过对生动鲜活的直观材料的感知,能更准确把握德育内容。(三)手段的多维度。互联网在每个单位和家庭的普及拓展了传统德育方法的时空观。传统德育方法从时间上看,一般只在上课时使用,从空间上看,一般只在教室或学校里使用,德育效果有限。而使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能让德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的道德行为,有针对性地施加德育影响。从时间看,可以拓展到学生需要德育影响的任何时候;从空间看,可以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从内容看,可以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德育主体看,可以拓展到家庭、社区、社会等多方力量。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传递手段,有利于实现手段多样、目标一致、齐抓共管的德育传播效果。(四)模式的开放性。相对传统德育封闭模式而言,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模式。这种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强迫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正视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尊重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所获得的道德体验。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对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激励他们在参与中的自我创新、提高与完善。

二、传统德育教育方法的弊端

(一)强调知识灌输,忽视生命体验。我国传统德育方法习惯把学生当做德育对象,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把德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既定的道德影响的过程,强调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德育方法常简单地将德育理解为单向的知识传播和灌输过程,重理性规范,轻情感体验,道德主体的生命体验在德育实践中被排除在外。对人的发展而言,这种“非人化”的德育本身便是不道德的。当这种德育方法和缺乏现实支撑的道德要求联系起来的时候,德育便与现实生活脱节,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二)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人格养成。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可被操作的德育评价标准,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没有方向。由于对德育工作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一些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往往设计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道德水平。这种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人格差异的做法,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道德现状,而且可能导致表里不一、伪善不实的人格障碍。(三)强调形式主义,忽视德育实效。学校和一些德育工作者或为政绩或为存在感或为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现实考虑,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追求规模效益,重视形式主义,关注外在表现,漠视情感体验,忽视德育实效的做法。比如在德育工作中重计划轻实际工作、重活动数量、轻活动质量、重大型活动轻日常生活等等,这样的做法“劳生伤财”,不仅浪费了德育资源,还可能招致学生反感,不能产生真正的德育效果。(四)强调学校德育,忽视社会和家庭力量。人的发展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对人的道德成长有特殊的影响,但学校德育无法承载学生道德成长的全部责任,社会、家庭、学校、班级、同辈群体等大大小小的环境因素在人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传统德育方法多在校内下功夫,割裂了学校德育和社会、家庭的联系。“5+2=0”现象(学校对学生进行5天正面教育被社会和家庭2天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说明“封闭式”的学校德育因为忽视了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力量使得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2〕。

三、德育工作中使用网络方法的原则

德育网络方法的使用原则是人们在德育工作中根据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网络的特点,概括出来的指导网络德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既要遵循网络的规律,也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的效果如何,跟德育理论的科学性有直接的关系,能反映德育规律指导人们现实生活的德育理论自然会慢慢被人接受。我国在德育的理论建构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对人性缺乏深入的探讨,在德育工作中“非黑即白”的道德视角往往不能解决学生现实的道德问题。网络丰富的理论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网络中科学的理论资源作为现有理论的补充,使我们的德育理论更接地气,便于学生接受。当然,在借鉴吸收网络道德理论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握理论的思想性原则,摈弃不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理论思潮。(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网络开放性、无中心的架构特点,使它成为一个拥有海量资源的信息库,这里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良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会不断冲击我国既有的道德理念和价值体系。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德育方向,在网络上实施德育方法必须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为主导,引领网上各种社会思潮,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德育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成道德行为,收到德育效果。因此,使用网络实施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发挥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坚持网络德育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德育主体的主体地位,网络德育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三)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网络虚拟性特点对德育工作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等的交流环境,由于在网络上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剥离自己现实的学生甚至是性别角色,所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比在现实世界更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特点提供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但网络德育不管有多大的优势,都必须坚持现实性的原则,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只有这样,德育才会从空洞的说教变成生命的体验,才会从僵化的教条变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四)引导选择与主动传播相结合的原则。网络的信息良莠不齐,有揭示规律的科学,也有混淆视听的伪科学,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也有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学生作为一个经验和认知都还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对网络信息往往缺乏鉴别能力,很多时候还没有能力去分辨真伪善恶和美丑。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坚持引导选择和主动传播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那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主动传播主流价值取向和人类先进文化,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德发展道路。

四、德育工作中使用网络方法的途径

(一)创建德育网站,开辟网络德育课堂首先要创建德育网站,这是从事网络德育工作的基础。德育网站的内容设计要区别于传统教材,不仅要丰富多彩、有新意,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除了网站建设,还要开辟网络德育课堂,建立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德育资信,利用网络基地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塑造美好心灵。还可以在网站上设计虚拟校园、虚拟家庭、虚拟社区等,通过虚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做人的道理,达成道德认知;设置互动频道可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学校信箱、知识之门、时政追踪、德育短波、网站链接等栏目可以拓展德育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爱好在网站上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德育客体变为主动发展的德育主体,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成认知,形成能力。(二)建立班级网页班级网页是班级网络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老师可以辅导学生自己创建班级网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通过班级动态、社会时事、道德事件、学习资源、交流讨论、心灵独白等栏目设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满足学生道德需求,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网络的资源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鲜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因为经验不足、鉴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建立班级网页的同时要加强班级网络资源的管理工作。(三)建立个人主页辅导或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个人主页,给学生建立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存放心灵的“网络家园”。这对网络德育工作有以下帮助: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个人主页的访问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对个人主页的互相访问加强学习交流,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最后,学生还能通过对自己个人主页的个性化设计,增强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个人主页的建立,变抽象为生活,变说教为画面,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四)开发网上论坛和微信微博交流讨论是提高道德认知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隐蔽性、开放性、超时空性、即时性等优势,开设诸如学校热线、教师寄语、家长建言、学生心声等网上论坛,建立学校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利用微信、微博、QQ、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平等对话。开发各种形式的线上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线上的交流讨论。讨论的内容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道德问题。可以是学生遇到的道德事件,也可以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就老师工作中的不足提意见。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实现了对现实角色身份的剥离,所以学生在网上交流的时候更容易讲真话,吐露心声。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矫正和解决问题。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注意语言艺术,把握启发时机,贴近生活现实,切忌空洞的道德说教。在讨论主题的设计上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使德育的内容与德育的目标一致,同学生多样性的道德需求一致。

五、德育工作中使用网络方法的保障体系

(一)环境保障道德行为和习惯是在环境中形成的,道德成长环境是影响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由于学生经验欠缺,道德鉴别能力有限,如果家庭、学校、社区各行其是的话,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为了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和家庭、社区的联系,通过网络,一方面和家庭、社区互通信息,研究德育工作方案;另一方面,做好家庭和社区的德育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覆盖学生生活环境的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构成的德育环境,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德育目标的达成,使传统德育相对狭小的德育空间变成全社会的、开放性的德育空间。(二)制度保障制度能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网络德育工作要有序开展和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但制度如果设计不合理不能反映规律,它就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不能促进工作,相反还会起反作用。网络德育工作的制度设计,一方面要对网络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其规律;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和学生道德需求和网络心理研究,了解师生在网络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如果网络德育工作的制度设计既能符合网络德育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能反映网络德育主客体的心理需求,它就能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德育环境,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运行方向和工作效率〔3〕。(三)技术保障首先,要加强网络设施的建设,为网络德育方法的运用提供物质基础,还要运用法律的、技术的和道德的约束保障网络规范有效运行;其次,要明确学校专职人员网上工作责任。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也为了防止学生受到网络负面文化的影响,学校应抽调专职人员,加强信息监管、堵截网上垃圾,抵制网上不文明行为,树立网络文明新风〔4〕。(四)人力保障提高师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网络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德育理论功底、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网络德育工作的能力。一要提升教师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网络正不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尽快适应这一变化,提高自己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把握学生文化的发展方向,知道现阶段学生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提高学生对复杂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容易受到诸如黄赌毒等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保证正确的德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韦吉锋,韦继光,陆家海.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1-145.

〔2〕潘勇,谢晓花.中学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29-131.

〔3〕苏星鸿.高校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构建探微〔J〕.前沿,2007,(3):103-105.

〔4〕王宇.德育寓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49+114.

作者:彭兴富 彭顺平 单位: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