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规划分析

时间:2022-05-11 11:07:41

导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规划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规划分析

摘要:在我国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过程中,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推动高校学子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化需求下降、精神危机加剧等,分别从加强德育教育、重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践及构建适应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发展规划中的融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发展规划;实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构成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及共同理想等,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人们社会道德、社会责任及政治理想等方面的培养。如何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入其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其内化为高校学子个人的价值观,是高校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手法和形式单调,没有充分激发课堂活力。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往往局限于公共课教学,并且课堂教学也多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往往忽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导致核心价值观教学与实际相脱离,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并直接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2.精神危机不断加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出现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数高校学子对于物质的追求要胜于对于精神的追求,使得精神危机不断加剧,并且对于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在不断下降。过分注重物质追求,导致高校学子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被蒙蔽,这一精神危机在高校具体表现为:政治信仰较为淡漠、社会公德及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浅薄、集体利益意识及团队精神较为缺乏[1]。在当前多元文化影响下,懒散、享乐意识使得部分大学生疲倦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在追求物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3.多元价值冲突。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文化的传入导致我国出现多种文化思潮。而在内容繁杂的文化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一再遭受冲击。并且,随着社会上有关社会核心价值的争论越来越多,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困惑。在此背景下,高校学子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无疑也会受到影响,并导致其内心价值观认知出现偏差,对于核心价值出现迷茫。所以,为有效确保针对高校学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需用动员学生家庭、高校、网络环境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1.加强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其核心价值观先导作用。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核心发展理念。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有效推动高校学子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与“十三五”完美融合,并不断促进其走向现代化,则需要高校在处理好高校学子个性化发展和学校规范化教学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充分提供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视度,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高校学子自主意识的锻炼[2]。针对高校学子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学子努力向“真、善、美”追求,并尽量避免千人一面,推动学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为使德育教育达到理想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加强自身德育教育现代化理念,并通过积极引导不断推动高校学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为进一步实现完善高校学子人格的目标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发展。2.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度。在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充分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教学改革方针,才能不断深入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高校专业教师的配合,高校其他相关教师和部门也应充分提高自身认识,并积极配合,耐心向学子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念[3]。同时,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校其他专业教师还应利用一切机会就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做正面指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责任及道德修养。此外,高校还应注意教材内容与当前时代变化保持同步,从而在符合时展需求的背景下,正确引导高校学子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学子对教材内容的接受以及应用程度,同时还能严格确保教材内容的创新性、时代性。3.提高高校实践教育重视度。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子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严重不平衡的局面,高校应在充分提高对学生实践教学重视度的前提下,通过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在指导学生不断实践、敢于实践的过程中,努力推动高校学子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虽然我国多数高校及地区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但高校学子的实践能力与当前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水平仍具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与我国高校教育方式及对学生成绩、能力的考核制度有莫大的联系。为此,要想有效转变高校学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并努力促进其进行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充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除高校的重视和改进之外,社会上各类企业及团体也要及时加强对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度,不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从而在积极承担自身社会责任的同时,为社会构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最后,在外界条件逐渐走向成熟之后,高校学子本人也要及时提高自身实践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思想,在系统进行自我规划的基础上,充分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意识,运用理性思维来正确面对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从而真正提升自身实践能力。4.构建清新、清正、先进的教学环境。高校教学环境与高校学子的全面发展有极为紧密的联系,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进一步强化高校课堂教育效果,同时还能让高校学子时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首先,高校负责人应积极构建一个清新、绿色的网络教学环境。因我国针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所以,针对网络环境中各种不良事端,例如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等,高校负责人应充分加强校园互联网监管力度,为高校学子进行网络浏览提供一个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此外,网络作为高校向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完善网络监督体系,并加强对网络上各种垃圾信息的监管力度,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推广和引导价值。其次,政府应构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环境。作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强廉政建设,是我国党政工作者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只有确保其能够始终坚守清正廉明,才能更好地向各地高校学子倡导核心价值观,并为其树立正面榜样。如果社会上各类腐败、贪污新闻层次不穷,对高校学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确保政治环境的清明廉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内的推行有着极大促进作用。最后,构建一个积极、先进、丰富的文化环境。要想将核心价值观充分为高校学子所吸收,并进一步内化为其个人价值观,还需要浓厚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时刻对其进行熏陶,这样一来,高校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接受这种核心价值观。为此,无论高校、学生家庭还是社会整体,都要在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合理借鉴国外较为先进、较为适宜的文化层面上,积极构建一个适宜高校学子价值观正确发展的文化环境,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内化,来促进高校学子个人价值观的正确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度、充分提高高校实践教育重视度,以及构建清新、清正、先进的教学环境等措施,在大幅度提升高校学子对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学子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断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15,152-160.

[2]林蕙青.抓紧做好高校“十三五”规划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7).

[3]郑承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个人自觉与社会自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

作者:李明超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