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分析
时间:2022-05-10 09:43:51
导语: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95后的大学生党员中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党性修养教育路径,必须首先对新时代下95后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任何教育效果的实现本质上都是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传播而产生一定传播效果的过程。高校应将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应用于党性修养教育,从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效果维护、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三个阶段的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及其间的制约因素出发,尝试基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对象探讨能够确保教育实效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认知-认同-坚守”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传播效果;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
党的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想信念坚定、纪律作风过硬、业务能力扎实的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这其中,大学生党员是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未来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对他们进行体系化的党性修养教育至关重要,能够使他们在未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自觉地经受考验,成长为各行各业堪当重任的中流砥柱。任何教育效果的实现本质上都是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传播而产生一定传播效果的过程,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亦不例外。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1]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借鉴传播学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过程及教育效果、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是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本文将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应用于党性修养教育,从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出发,探索符合当前在校大学生党员群体特征的党性修养教育新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在校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
只有深刻了解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效。95后大学生党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个性鲜明的新一代,也是这一代大学生中走在最前列的青年骨干。他们既具有95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共性,又在青年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一)具备95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共性。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目前在校的95后青年大学生大多具有较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拥有更多开阔视野的社会机遇。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与其社会境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价值选择上独立思考、理智务实,但价值取向又趋向多元化和功利化;具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参与意识,正在从服从权威向强调个人自由和自我意志表达的政治参与转变;社会宽容度增强,不再具有层级制、防御性的社会态度,而向开放的、“他我互利”的社会观念转变。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95后青年大学生往往在人生观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却欠缺知行合一的行动力。他们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思想行为共性更替周期更短,分年级的特征更明显。同时,95后青年大学生长期与网络相伴,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渠道多,习惯网络化的社会生存交往方式。(二)党员发展要求的提高使大学生党员质量得到充分保障。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提出了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这与原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相比,把“保证质量”改为“提高质量”,把“改善结构”改为“优化结构”,同时也对党员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党员大多是在新的《细则》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党员发展的质量以及队伍结构的优化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这就使得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必须站在更高的标准上,以更加深刻的教育内容、更加科学的教育手段,确保教育实效。(三)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示范效应的群体大学生党员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3]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随着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示范效应得到强化。大学生党员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标准,在思想政治进步、素质全面发展、校风学风建设、奉献服务社会等方方面面成了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表率。
二、党性修养教育领域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
在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领域,教育是否能够产生实效,也要遵循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客观规律。只有从当前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特征出发,正确认识这一过程及其制约因素,才能够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言之有物”,并且贴近95后,成为真正契合大学生党员成长发展实际的有效的党性修养教育。(一)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三个阶段。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包括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效果维护、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三个阶段。环境认知也就是传播对象在接收到传播者给予的信息后,作用于自己的知觉和记忆系统,产生知识量的增长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处于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中最开始的认知层面。价值形成与效果维护是传播对象接触到知识中所蕴含的观念或价值体系之后,在心理和态度层面引起的情感变化。社会行为示范则是传播对象在行动层面上通过自己的言行将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念表现出来,也就是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传播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的过程。我们可以说,先有了对事物全面、深刻而科学的认知,才能够形成对这一事物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最终在行动上实现对这一价值观念的坚守和维护。这应用到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领域,就是对其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等实现“认知-认同-坚守”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目标始终是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二)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制约因素。从认知的形成到态度上的认同再到行为上的示范,传播效果的这一产生过程也是复杂的社会过程,在党性修养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从教育者发出教育内容到大学生党员接收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的党性修养、外化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坚守,教育效果的形成过程存在着众多的环节和因素,而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教育效果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来说,要提升教育实效,就应当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受众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首先,作为教育者的传播主体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在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主动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价值观念无一不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首要因素。其次,我们还应看到,随着95后大学生自我表达意识的增强,随着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党员作为党性修养教育的传播对象,已不再是单向的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研究初期强调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子弹论”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早已不再适用。“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法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的对象那里引起的反应都是不同的。”[4]因此,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属性特征也对传播效果的产生起着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修养教育,绝不能忽视其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最后,教育效果的形成是教育者和大学生党员交互作用的过程,在二者的“教学相长”中,教育的策略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信息载体,这些属于传播方式范畴的因素也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路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要以更高的标准取得实效,就必须充分尊重在校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遵循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并认清诸多制约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本文尝试在此基础上探讨能够确保教育实效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认知-认同-坚守”的教育路径。(一)基于传播主体的党性修养认知教育路径。第一,“用懂理论的人讲理论”与“回归经典”。在传播学原理中,基于传播主体的传播效果研究提出了信源的可信性和“休眠”效果理论。也就是说,在传播过程的最初阶段,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决定了信源的可信度。传播者的信誉越高、在专业领域越具有权威性,其传播的信息往往可信度越高,进而传播效果也越大。当然,这样的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传播者的传播效果会逐渐衰减。在“认知-认同-坚守”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路径中,认知是处于最起始的阶段。也就是说,在认知教育阶段,教育者的专业权威性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党员信息来源渠道广泛,教育者要具有相当的专业权威才能够首先获得大学生党员的信赖,成为大学生党员认知学习的首选信息来源。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必须在一开始的认知教育阶段就坚持“用懂理论的人来讲理论”,以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深厚、道德修养较高、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名家学者来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教育。根据“休眠”效果理论,教育者的权威性对认知教育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育内容本身的说服力。由此,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还要坚持“回归经典”,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体系化。而这种体系化的课程绝不仅仅是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单重复。因为大学生党员是在校大学生中综合素质较高、示范性较强、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群体,针对他们的党性修养教育课程在认知阶段尤其应该注重对经典原著的大量阅读和研习,使他们能够在“懂理论的人”的引导下更加全面、充分、深入地接触经典、学习理论,真正打牢对经典理论的认知基础。第二,培养专业领域内党性修养强的大学生党员。传播学中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中,也就是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以自身对于教育重点的选择来影响着学生对于不同学习内容重要性的判断。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以极强的智慧与责任感来赋予不同教育内容以不同程度的重要性。正如前文所述,“回归经典”,对经典理论的学习是党性修养教育的第一要务。而我们也看到,当前95后大学生党员理智务实、价值取向多元,他们追求的是理想信念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得以升华,追求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教育者必须将满足大学生党员成长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内容作为“议程设置”的重点。这些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与学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了解的现实问题紧密相关,与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和成长成才需求紧密相关。同时,进入新时代,党的事业需要的是能够在各行各业堪当重任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空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并不能满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还应契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专业领域内党性修养强的大学生党员。(二)基于传播方式的党性修养认同教育路径。在认知教育阶段之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就可以进入情感和态度上的认同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效果的实现更多的是取决于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与科学的教育手段。第一,“寓观点于材料中”。传播学理论认为,对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受众,使用“寓观点于材料中”的传播方式更为有效,也就是不直接在受众面前摆明观点,而是给予诸多能够支撑观点的丰富材料,让受众从材料中自己归纳出观点。这样经过受众自己的深入思考和逻辑推演而得出的观点就更能够根植于受众脑中,得到受众的认同。同样地,大学生党员是同龄的青年人中文化层次最高、思维能力最强、视野最开阔的群体。正如前文所述,他们独立思考、强调自我意志的表达,对他们的党性修养教育仅仅依靠单纯的价值观念灌输并不能取得实效,甚至会适得其反。教育者可以采用“寓观点于材料中”的教育方式,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给予大学生党员大量生动而鲜活的事实材料,以案例研讨、小组研习等教育手段,引导他们自主地思考、提炼并主动阐述自己的价值观点。此外,95后大学生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思想行为共性更替周期更短,分年级的特征更明显,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年级特征。因此,“寓材料于观点中”的传播方式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中的应用还必须尊重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分年级、分层次的教育体系。第二,“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不管是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还是行为认同,大学生党员能够对党性修养形成认同,更多的都是感性层面的教育效果。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5]“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式较之单向的说教更加能够获得认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情”和“理”最直接的融合就是在广泛的实践中。教育者应充分运用情境教育、实践教育、实证分析等教育手段,提出现实国情、社情的热点难点,培养学生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党员更能深刻体认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实践。这也就在思想上、行动上形成了有效的认同。另一方面,95后大学生党员习惯网络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情”和“理”的认同还能够依托互联网的载体优势及其互动性来得以实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党性修养教育绝不仅仅是将互联网作为知识粘贴和信息的工具。教育者要具有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思维和应用能力,编制与95后大学生党员密切相关的网络教育内容,运用网络的自媒体属性,实现党性修养教育的多方位传播、动态传播和互动传播,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其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大学生党员为中心,在互动式的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三)基于传播对象的党性修养坚守教育路径。从认知到认同,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基本上完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内化。教育效果不仅在于内化于心,更在于外化于行。要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行为中坚守住党性修养,自觉地以党性修养来要求自我、规范自我,教育就必须以大学生党员自身为主体,也就是基于传播对象本身去探索路径。第一,培养“意见领袖”。传播学领域中的“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信息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的人。[6]当前95后大学生党员具有开放的、“他我互利”的社会观念,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他们绝不仅仅是党性修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要取得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将其转化为自我教育的教育者。因此,在大学生党员中精准地捕捉并培养“意见领袖”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成为在大学生党员群体甚至于整个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党性修养、开展自我教育的骨干力量。第二,建立“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由群体归属关系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外在行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也应重视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规范往往能成为个体行为的群体支柱、评价准则和行为动力,推动个体的社会化。党性修养教育还应注重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重点建设学生党支部,大力发展理论类学生社团、学生党员网络社群等,充分运用群体规范的压力和内聚力,使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并在一言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担当起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责任。第三,助推“个人成长”。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通过临床实验提出了“自信心假说”,认为人的自信心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个人的安全感、幸福感、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就越低,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就越能够坚守。95后大学生党员所追求的不再是对伟大理想的空谈,而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成长发展与远大理想信仰的高度契合。因此,要确保大学生党员对党性修养的坚守,就必须以他们的成长发展为立足点,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助推优秀的学生党员在更高的平台上、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追寻个人的成长成才,使其获得发展成就的同时努力成长为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真正的共产党员。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走在最前列、具有强烈示范效应的群体,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重任。党性修养教育要在95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党员中取得实效,就必须运用符合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引领、塑造他们,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着眼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着眼于个人成就与人生价值在伟大事业中的实现与升华。
参考文献:
[1]付长海,陈占安.传播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2003,(2).
[2]鲁杰,边卫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领域、内容与方法[J].教学与研究,2016,(6).
[3]杜吉林,王培彦.浅谈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9.
[5]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作者:陈妮娜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 上一篇:政治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
- 下一篇:医学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