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探讨

时间:2022-05-09 03:58:53

导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探讨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治理我国的基本战略方针,在全国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是全面提升我国依法治国进度的里程碑。本文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深度探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治理念培育和践行,是帮助我国大学生解决信仰问题和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关键,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行,还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角色变化,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维护我国法律的威严,让大学生信仰法律,利用法律与犯罪行为进行斗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非常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一)法治意识的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是我党在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如果公民没有法治意识,那么法律的权威将无人可以保卫,法治国家也只是说说,永远无法实现。现如今,中国虽然已经有了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可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并且更糟糕的是很多大学生对遵法、用法和护法的意识都不够强烈,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法治主要依靠法律来解决一切问题,但法治与法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法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司法宪章等等,这是一种静态的,而法治说的则是包括静态的法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守法活动等等。法治的功能非常丰富,法制能够保障公民的权益,还能以制度形式保障社会的良好运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健全是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高和优化在一起的,能帮助人民明确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发展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孕育而出的,在我国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首次提出,这个宏大的战略目标准确地提出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帮助中国全民族奋发图强,成为人民提高法制意识的精神纽带。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决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一定要加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我国的社会潮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的社会共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多方面分析,最终确定了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关键词。(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学生道德统一。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泱泱华夏的建设者和继承者,必须要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中法治的意识。法治中包含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等等多个方面,法治不仅是规则之治,还一定要是良法之治,而这个良,不能仅仅是道德上的善良,还应该是价值上的优良,良法必须是反映我国百姓意志和利益的,符合价值追求的,符合社会规则的,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提升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法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上文所述,法治依然是我国的兴国之魂,但如果大学生对法治的意识不高,对法治的拥护度不够,没有将法治看作是信仰,那么一切都只能成为空谈,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大学生能够注重法治,信仰法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帮助我国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我党的不断努力,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热议的重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广泛和权威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比单纯的法治更容易被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所熟知和接受,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和影响力作为帮助,能够更好地让我国大学生以最快速度了解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意识,推动我国未来的依法治国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规则意识,帮助他们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加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

法律知识是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的法律被不断完善,各项条款逐渐丰富,大学生的总体法律知识也应该得到对应的提高,但截至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都不够理想。(一)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作为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大学生连法治基础知识都不能完全掌握,那么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将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如此的环境也必将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情况。法律知识作为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文所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缺乏,同样也导致了大学生从内心对我国法律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错误的法律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权法不分家,很多大学生认为当前的中国,权大于法;二,违法与犯罪,道德与法的边界线掌握不清,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无法分辨违法与犯罪,这也是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比如,权力大的犯罪分子,总是能用权力逃脱法律的制裁,犯了相同过错的罪犯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判刑差异巨大。(二)法治教育课程不受重视。高校大学生经常只注重专业课程,对与专业课程无关的课程或者基础课程忽略度极高,导致很多时候都是到了考试学生们才会临时抱佛脚的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根本无法将法律基础课学好,更不要说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而且不仅是大学生的问题,除了法学院,很多高校对法律基础课也是毫不在意,甚至老师都不能够充分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三)学校法治文化建设落后。根据本人的深度对比,我国高校目前的法治文化构建非常不平均,政法等相关学科的学院在法治建设上要明显高于普通学院,特别是在与法治相关的物质文化构建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大部分高校的文化建设重心都在推崇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主抓实践理论二合一,精神道德方面大多忽略不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一)树立法治信仰。信仰能够带领一个人前行,引导他的行为和他的习惯,是拥有信仰的人的行为指南。法治,就是一种可以成为人们心中信仰的东西,而所谓的法治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再融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最终产生的一种对法治的接受、依靠和认同,并且利用法治来引导人们的行事规范以及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文所述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是我党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励民众积极向上,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二)重视法治教育课程。如果我国的大学生能够将法治看作信仰,那么不只是大学生,我国全民的法治意识都将得到提高,而想要将法治变成大学生的信仰,则需要重视法治教育课程,从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入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法律为辅,依靠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将法治思想深入到课本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课上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含义,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有初步的认识和好感,最好能达到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依靠律法基础课的知识普及,减少有损法律权威和公正的事件作为辅助,改变大学生对法律的错误观点,从而最终让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法治,并且信仰法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三)加强法治宣传阵地。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的人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如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事件,更是让大学生对于法治不感兴趣也不抱希望,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应当从目前我国影响力最大,大学生信任度最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不断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的优秀性,依靠社会各方的一致努力,例如媒体宣传,地方活动,学校活动,网络传播等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从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微小细节入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渗透和潜移默化的手法,让大学生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大学生目前较为追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传法治,这样不仅减少了让大学生直接接触法治的阻碍与难题,削弱大学生对法治的不信任性和抵抗性,还能加强大学生对法治的重视,因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上相当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我追捧你,所以我相信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将比单纯的法治更能让大学生重视。

四、总结

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的核心与灵魂,想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断提高法律的正面性和公正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更新,为了我们的每一个重要改革有理有据,我们一定要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速度,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与希望,作为推进法治进程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强弱,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进度,因此,我认为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谢小娼等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曲风.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5]何勤华.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谭智伞法治与社会和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7]陈俊宏.中国特色牡会主义理论体系核也观点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8]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李丽萍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