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教育扶贫思考

时间:2022-09-12 04:17:15

导语:江西省遂川县教育扶贫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江西省遂川县教育扶贫思考

遂川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境,全县现有总人口61万,国土面积3144.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耕地仅占8.3%,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罗霄山脉特殊困难地区连片开发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雨露计划”是专项扶贫和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资助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和青壮年劳动力接受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提升内生动力,促进稳定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源上实现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社会。2011年,遂川县被列为全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2013年,遂川县被列为全省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试点县,实施改革试点。几年来,遂川县瞄准贫困人口,精心探索扶智方式,投入扶贫资金419.44万元,帮助4213人(其中:一村三师168人、职业教育培训1535人、转移就业培训2510人)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学到了实用技能,实现了转移就业,改变了贫困面貌,探索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智力扶贫之路,打造了雨露计划的“江西样板”,值得进一步调查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效

1、贫困群众增强了转移能力、提升了就业层次遂川是著名革命老区,受历史、地理及自然禀赋等诸多因素制约,经济欠发达,农村贫困人口众多。导致贫困群众深陷贫困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思想观念的陈旧、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和基本职业素质的低下。通过“雨露计划”的资助,贫困户子女更好地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培训,提高了就业技能,从而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而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有了“洗脚进城”的本领,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如巾石乡贫困学子王小云,通过参加计算机培训,录用到浙江宁波的一家光电公司上班,几年下来,家里债务基本还清,日子大有好转。高坪镇贫困学子郭燕华,在南昌女子学校茶艺专业学习,2012年入选中央某机关工作,目前已在北京生活,人生从此转变。双桥乡贫困学子衷素兵,参加了驾驶员培训后,在广东一家广告公司负责开车接送货物,后来独自经营了一家副食品批发店,自己买了辆小货车配送货物,如今也有了点积蓄。2、加快贫困农村人口转移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遂川农村劳动力已明显超出农村和农业的需要。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和加速推进,又为贫困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供一需之间,存在无数机会和无限可能。通过加大转移培训力度,实现了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增收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现代规模农业的同步发展。3.提高了新生代贫困农村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遂川农村年青人进城打工,他们被现代化城市生活所吸引,对乡村的归属感下降,对城市的认同感上升,迫切渴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被城市群体接纳。但因缺乏在城市中自主生存和发展能力,加之受城乡二元制度的限制,很难实现市民身份的转变。“强市民化意愿”和“弱市民化能力”形成强烈反差,使他们一直游荡在现代城市的边缘。而让贫困“两后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在城市的适应能力,为其子孙后代融入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具体做法

“雨露计划”是扶贫部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而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是千千万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圆梦工程”,要确保专项扶持穷人的“雨露计划”真扶贫、扶真贫,必须在招生、培训、转移等几个关键环节上下足功夫。1.摸清家底,建立档案。按照“户户到、家家访、全覆盖”的要求,遂川县乡村两级共同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调查。各乡镇根据贫困人口名册,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道,逐户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子女参加中、高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情况。凡是各村有符合条件的就读对象,由驻村干部宣讲政策,并登记造册,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把全县23个乡(镇)、309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子女参加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贫困群众参加一年以下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情况,进行全面统计。2.改革创新,狠抓质量。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以来,遂川县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基本满足了现实需求。其培训政策发生了“三增一减”四大转变:一是增加培训时间,增强培训实效。由短期培训为主向中长期培训转变,保证充足的培训时间,让培训更系统、让知识技能展示更充分,实用性进一步显现。二是增加培训机构,增强培训能力。以往的培训主要由扶贫部门组织,只有在扶贫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才能享受“雨露计划”补助,选择空间小,如今借助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学校平台,培训水平大大提高,培训更专业、更科学。三是增加培训内容,增强选择空间。以往培训专业的选择上局限性较大,选择空间小,群众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如今可选择培训任何专业,群众的自主选择空间大大增加,实现了“零限制”。四是减少培训对象,增强扶持力度。培训对象由贫困农户缩小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非建档立卡户一律不纳入职业教育补助范围,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享受培训补助。在精准“滴灌”的前提下,贫困群众按照“自愿受训”、“自主选择”的原则参加培训,满足了群众在培训内容、地点、时间上的多样化需求,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的培训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3.抓住特色,优化转移。实践证明,培训穷人,就是为了减少穷人,减少穷人就必须下大力气转移穷人。遂川县立足县情,以“狗牯脑”茶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训茶艺师;抓住幼儿教育迅猛发展的势头,大力培训幼儿教师;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契机,大力培训计算机商务师。同时面向用工需求抓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训车工、驾驶员、维修工等。2016年,全县共转移就业2625人,转移就业率达98%。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可拿到工资,分配工作后的收入基本都在2000元/月以上。普通的家庭子女就业后,成为了主要劳动力,增加了家庭收入,帮助家里偿还债务,建新房,实现了脱贫。发展好的,还能彻底改变自身命运,成为老板,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三、经验及启示

1.转变理念,重在扶人现代反贫困理论认为,贫困农户的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本稀缺,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匮乏。在大面积解决温饱之后,素质贫困、能力贫困是贫困户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扶贫开发必须重在扶智,重在扶本,重在扶人。必须在扶贫理念上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在扶贫方向上,使扶贫开发的重点不断从注重自然资源开发向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二是在扶贫路径上,从依托项目带动向精准到人到户的转变;三是扶贫策略上,从单纯扶持传统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引导贫困农户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脱贫转变。2.健全机构,强化领导该县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县扶贫和移民办、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雨露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扶贫和移民办,由一名分管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之间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与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合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乡镇、村主要做好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乡村审核工作;扶贫和移民办主要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补助对象的确认、动态监管等工作;教育部门主要配合做好补助对象就读职业学校(院)的确认工作;财政部门主要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各部门权责分明,为扎实推进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3.广泛宣传,组织生源“雨露计划”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群众思想观念、信息渠道受到限制,工作难度较大。该县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宣传雨露计划培训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长期职业教育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一是召开会议宣传。向各乡镇印发了“关于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两项试点”的工作要求,县、乡镇层层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宣传试点政策。二是利用报刊网络电视媒体宣传。在《遂川信息公开平台》、《遂川新闻网》、《遂川电视台》、《今日遂川》、《遂川扶贫工作简报》等平台,就有关试点工作的意义、政策要求、程序等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宣传。三是进村入户宣传。各乡镇还利用黑板报、政务公开栏、宣传横幅等方式,在逢圩日发放有关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动员等,大力宣传试点政策,让贫困户家喻户晓。4.阳光操作,透明公开为简化程序及方便培训对象申报,今年全省一律实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统一使用全国“雨露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和“雨露百事通”申报,以便各级各部门监督、统计和审计。5.强化考核,注重实效把“雨露计划”培训完成情况纳入乡镇考核和贫困村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凡完不成任务的,不能评优评先。同时强化日常工作督查,督促了解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凡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进行通报。强有力的考核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上官涛 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参考文献]

[1]章康华,胡跃明.改革创新培训方式高效安全实施雨露计划———江西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培训方式改革转型[J].老区建设,2014,(9).

[2]余蓉,王可忠,推进“雨露计划”实施促进扶贫就业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08,(7).